五首诗词中的海上奇观,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星辰大海”

快乐鉴骚词 2024-11-22 04:36:46

当老美致力于死磕中华民族,生怕中国超越美国时,中国网友们却别开生面的提出了一个更加宏大的命题:中华民族的目标不是老美,而是“星辰大海”。当我第一次看到“星辰大海”这个词,就很纳闷。因为从我们的常识知道,大海算是广阔的了,但如何能够日月星辰相提并论?

星辰大海

其实,提到这个问题的人,要么是没有接触过大海,要么是接触大海比较少,一般在浅海区。真正感受过大海的人,对“星辰大海”的说法,是不会有疑问的。“大海”表示宏大无比,无边无际;而“星辰”则代表了遥远和未知。两者并列,严丝无缝。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诗词上来看,大海从来都是跟日月星辰联系在一起的。古人看到大海,马上就会联想到日月星辰。不信,我们就来看看这六首诗词中的“星辰大海”,特别是大海。

1.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写大海的诗人可能不是曹操,但第一个写大海,写出名篇的诗人,那一定是曹操。这首《观沧海》,写得极度的雄壮,对曹操而言,写出了一种四海一统的气势。但对于我们读者而言,可以感受到什么是“星辰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当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读到这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当时没有太多的感觉;这很正常,我生在一个内陆省份,没见过大海,当然也就没有太多感觉。后来上大学,在渤海湾乘船,当我在甲板上,看到阴森森、一望无际的大海,亮而无光的太阳,终于理解了这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大海真的是大,大到吸收了所有直射到海面上的太阳光,让太阳再也没有陆地上的那种光彩夺目的光芒;大海之大,太阳之小,在海面上,太阳也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部分。所以,你脑海里就是那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而到了晚上,海上的空气又是那么纯净,以至于我们在大陆夜晚看不到的星星,在大海上都能看到,而且离海面那么近,就像是在远处大海里一样。这时,你就会想到那句,“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时候,你才能真正体会什么是“星辰大海”,人类首先要征服大海,然后,才能向着更加遥远,更加广阔的星辰进发。

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这首唐代政治家、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其核心在于月,但客观上,他却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雄伟、宏大的大海背景。只有在这个大海背景下,圆月才显得那么圆、那么大,那么明亮。“星辰大海”,果然是相互映衬,名不虚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旷阔的大海上,碧空是那么蔚蓝,一轮明月正缓缓地,从海面上生出。我在大海的这边,可以想象,你在大海的那边,我们同处一个大海,共同欣赏这一轮明月。以大海的广阔,也不能阻挡我们同赏这一轮圆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埋怨我们相距遥远呢?

这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最有趣的是,诗人写的是“海上生明月”,而不是“海上升明月”。客观上来讲,“升”字比“生”字更为准确。但这首诗,历经了上千年,人们都异口同声的称赞“生”字用得好,为什么呢?

因为大海在人们眼中,是无边无际,而明月像是从大海中慢慢生长出来的。一个“升”字,是要强调明月从海中升起来的速度之快。但实际上,明月从大海中升起来的过程是十分缓慢的,就像一个新生儿,慢慢从母亲体内生出来,先是露个头,慢慢的,身体也出来了。对了,就是这个“生”字才准确。

一句,“海上生明月”,以月亮之大,也是慢慢的从大海身上“生”出来。可见,“星辰大海”中,大海一定都不拖星辰的后腿,它们都十分宏大叙事。

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

大海的另一个奇观是“海上日出”,清晨太阳出来的时候会使海平面升起一层水汽,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折射现象。由于折射,海边通常比大陆上先看到太阳,而且看到的太阳也比大陆看到的太阳更大。这就是著名的“海上日出”奇观,唐代诗人王湾在《次北固山下》,就写出了这种“海上日出”奇观,而且是大年初一的“海上日出”: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大海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这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直让人有一个疑问,因为“北固山”在今天的江苏镇江,我们都知道,镇江濒临长江,离大海还远着,即使在北固山最高处,也看不到大海。但实际上,镇江曾用名过“镇海”,实际上,在隋唐时期,镇江还是沿海的。所以,诗人在北固山下,长江上,是可以看到大海的。

一句,“海日生残夜”,正是因为海边的人们可以较早看到日出,所以,天还没亮,太阳就从海面上生出来了,正所谓“海日生残夜”。

而“江春入旧年”,则是因为大海之大,海水的比热容大比陆地大,所以,海边气温没有大陆变化那么大,冬天也没有那么冷;给从北国而来之诗人的感觉就是海边春来早,造成了“江春入旧年”的感觉。

总之,一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时间流转、季节更迭的美感,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循环和时光流逝的深层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但这种奇观,只有在海边才能感受到,在内陆,是没有这样的感觉的。比如,“日生残夜”是不可能有的,内陆冬天的太阳很晚才出来,要晚到九点,到十点才能看到太阳。

4.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大海还有一个奇观,就是江河入海口的潮水,特别是明月随着潮水一起涌上来的景观,让人叹为观止。这首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描写的就是富春江、钱塘江入海口,明月随潮水一起涨上来的情形: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秖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沈沈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潮水连海平”,这里生动的描写了春天江水涨潮时与海面齐平的景象,春天的江水因为雨水增多而水位上升,与海面连成一片,形成了一种水天一色的视觉效果。

“海上明月共潮生”,这句诗描绘了明月从海平面上升起,仿佛与潮水一同涌现的景象。这里的“生”字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力,形象地表现了月亮随潮水一同升起的自然景观。

一句,“海上明月共潮生”,像是广阔的大海,孕育出来了明月和大潮一起出生的奇观。进一步反衬了大海之大,才能产生“明月共潮生”的震撼。

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钱塘江每年九月、十月都有大潮,看过大潮的人不在少数。但看到“海上明月共潮生”的人,应该来说,从古到今,也没有多少人,特别是能将这种奇观写下来的人。

5.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苏轼

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大文豪苏轼在海南岛遇赦北还。这首《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写的就是他渡海北还的经历。在盛唐及北宋的那些大诗人、大文豪中,恐怕苏东坡是唯一一个有着渡海经验的人,也只有他能写出真正的海上奇观: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馀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参横斗转欲三更”,渡海正是三更时分(约在晚上十一时至十二时),参星横挂在天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已转得很低。诗人在大海中看到参星和北斗七星,可以说位置是非常低的,低到像是在大海中一样。这是在大陆上无法看到的奇观,三国诗人曹植在《善哉行》:中写道,“月没参横,北斗阑干”,这句写作地点在大陆平原,所以,是北斗横斜。而大苏是在海上,所以是“参横斗转”,北斗七星的斗柄已转得离海面很低。

还是借用曹操的那句,“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写海上的星辰,准确无比。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天上的乌云散了,一弯明月挂在天空,不知这景致是什么人安排点缀的?但实际上,天空的面貌,海水的颜色,本来就是澄澈清白的。不需要谁安排,也不需要谁来点缀。

这次,苏东坡看到的是半夜已经在空中的明月,而不是张九龄所看到的“海上生明月”,在澄清无比的海天一色中,明月显得更加皎洁,没有一点遮挡,也没有一点乌云,这也是在大陆无法看到的场景。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特别喜欢这首诗,他也有特别长的海上经历,也经历了苏轼所遇到的这种海上奇观。他在《出海·其二》中写道:

水天一色玉空明,便似乘槎上太清。

我爱东坡南海句,兹游奇绝冠平生。

水天一色玉空明,便似乘槎上太清

“水天一色玉空明”,毫无疑问,同样的海天一色,同样的明月如玉一样。这时候,明月也像是在大海里一样,“便似乘槎上太清”,诗人乘着小船,就像是仙人乘槎,遨游在太空中一样。

这句,进一步描写了大海的深邃和广袤,明月就像是在大海中,人在大海中,就像是在太空中一样。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