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起义部队顺利突出宜川,孰料骡子受惊冲散队伍,招致严重损失

晚上回忆这百年 2024-11-20 12:54:49

1927年8月的陕北,秋天过早地降临了。小河断流,土地干裂,秋风扬着黄沙,荡着野草,重复着一年一度的萧条风景。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九军军长井岳秀借冯玉祥在陕“清党”之机,设计杀害了所部思想进步的旅长石谦。

石旅的李象九、谢子长几乎同时得到了旅长被害的噩耗。很明显,石谦是代他们而死的,井岳秀已经向他们发出了一个危险信号。中共石谦旅特别支部研究后,决定由唐澍回西安向陕西省委汇报陕北发生的一切,请求省委指示。

省委当即决定,抓住有利时机,举行起义。

雨后的清涧城,空气被过滤得干干净净,大雨冲刷过的石板路泛着发腻的青光,折射出小城沧桑的往昔。谢子长一身戎装,走过清涧雨后的石板路。

十天前,谢子长连已经移驻到了清涧城外,与李象九营距离很近。唐澍也在一星期前返回了李象九营,这一段时间,他们几乎天天在开会。

谢子长走进李象九营部时,唐澍、李象九、白乐亭几个人正在低声说着什么。没等他坐下,唐澍就递给他两页纸:“你来得正好,省委来函了,指示我们,当前要尽可能多地把学校和社会上的党员同志都吸收到我们队伍里。”

“子长,你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子洲对你非常关心,特别向我询问了你的情况。”唐澍问。

谢子长说:“是吗?子洲可是兄长和革命导师啊。”

李子洲是谢子长的革命引路人。

1923年秋天,阴雨连绵,谢子长到河南考察后又前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在那里,他第一个要找的是绥德人李子洲。

他找到北京大学,恰逢李子洲刚刚毕业。正在准备离京返陕。李子洲非常热情地接待了这位来访的陕北老乡。不仅向他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共产党、陈独秀、李大钊,还带他去看了北大的“共产主义小室”。在那间布置庄严的“小室”里,他看到了一片明朗的天空,一束圣火在谢子长心中点燃了。

这年冬天,在榆林会馆的一间房子里,谢子长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地举起了拳头。从此,他的人生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尽管这条路还很遥远。

1924年,谢子长回到安定时,正值国共合作。为了对付大小军阀的骚扰,陕北各地都在拉民团,他和当警察局长的李象九一商量,也决定挑头拉民团。

老百姓都知道他上过军校,走过大地方,见过大世面,纷纷报名参加,一支七十多人的安定民团很快就办了起来,谢子长任团总。1925年,石谦团驻瓦窑堡时,安定民团被编为石部第十二连,他出任连长。

谢子长站起身来,斩钉截铁地说:“一切都已就绪,就等着动手了。连里的党、团员和几个班、排长我们都秘密打过招呼了,大家说早就应该闹他一家伙了!”

唐澍激动地站了起来,“好!周恩来、朱德在南昌举行了南昌起义,毛泽东在湖南发动了秋收起义,而我们北方还没有一点动静。我们清涧的这一点部队,人数虽少力量虽小,但要用我们微弱的声音给西北一个震惊,给中国一个震惊!”

10月12日清晨,当东方渐渐露出一抹鱼肚白时,随着“嗒嗒嗒”的脚步声,一支支队伍迅速集中在了大操场。唐澍、李象九、谢子长、白乐亭早已全副武装,站在秋风瑟瑟的阅兵台上。

李象九掏出怀表看了看,迅速与唐澍、谢子长等相互交换了一下目光,随即向着新一天的黎明大声宣布:“为了替石旅长报仇,从现在起,我们起义了!”响应他的喊声的,是一阵激昂的口号声。

目标很明确:南下,攻打宜川。起义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出了清涧城。

15日下午,起义部队来到宜川城下。由于城内情况不明,暂驻白家原。

其实,就在清涧起义的当天晚上,共产党员李瑞成已率部在宜川城里起事。城里城外的的起义部队取得联系后,迅速确定了攻城方案。里外互相配合,几十把冲锋号同时响起,向敌人发起进攻。城内守军长官康子祥见势不妙,带领 19人向延安方向仓皇逃去,其余敌军全部投降。清涧南下部队与宜川城内的九连、十连、骑兵连胜利会师。

风尘仆仆的唐澍、李象九、谢子长等起义领导人出现在欢呼的人潮里。谢子长走到一个臂缠绷带的战士面前,轻轻扶了扶他的肩膀,问道:“挂彩了,疼不疼?”

战士使劲摇着头:“不疼!心里痛快!”

唐澍说:“好后生!你今天干的事情,全中国都会知道的,你是英雄!”

李象九站在一个高台上,向黑压压的部队说:“弟兄们,我们起义胜利了!”

一阵热烈的欢呼声淹没了他的声音……

可是,占领宜川以后,起义队伍如何整编?打什么旗号?向哪里发展或转移?用哪些人?起义领导人面临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

就在这时,分歧出现了。

省委曾有指示,拿下宜川后,谋求与许权中旅会合。但是许权中旅的具体位置在何处,是起义部队向许旅靠拢,还是许旅向起义部队靠拢,省委都没有交代。情况不明,李象九决定暂时驻守宜川,一面整编,一面等待省委指示。

就在这时,井岳秀命高双成师向宜川急进。同时派兵从榆林南下,企图对起义部队围而歼之。加之凤翅山、虎头山两个制高点因守军变节而失守,此时,守住宜川城已十分困难。形势越来越严峻,旅长李象九不得不命令起义部队突围。

突围是在夜间进行的,谢子长营首先冲锋,打退南门的敌人,为起义部队打开了一条通道。谁知谢营后面却紧跟着两百多匹驮运辎重的骡马。这些骡马一听枪声,四散惊逃,冲散了后续跟进的队伍。

后续部队因不知前锋情况,只得匆匆折回,再由西门突围。不料敌人的重机枪全在西门,起义部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次突围除谢子长营和韩起胜营部分冲出包围外,其他连队均被冲散,辎重全部丢失。

突出宜川后,李象九、谢子长指挥起义部队向韩城方向退却。到达韩城西庄镇时,只剩下了两百多人。

浑身裹着烟尘的李象九沉重地走在七零八落的队伍中间,一脸哀戚。他忽然转过脸来问谢子长:“你说,我们还能把队伍拉起来吗?”

谢子长眼里露出了坚毅的目光:“能,一准能!”

之后唐澍、谢子长率领起义部队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旗号“西北工农革命军游击第一支队”。

这支从清涧起义走出来的部队,面对强敌围追,顽强坚持三个多月,转战千余里,传播革命火种。他们打响了西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将西北工农武装的第一面旗帜高高竖起!

0 阅读: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