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喜欢看空套话的奏折

方圆奇闻异事 2024-11-15 23:10:59

在明朝的浩瀚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故事流传甚广,成为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是关于明太祖朱元璋与一位大臣的奇闻异事,讲述了一个因冗长奏疏而引发的风波。

故事发生在洪武八年秋季,那时的华夏大地正遭受着天灾人祸的折磨。水灾、地震接连不断,民众苦不堪言,连天空中都出现了异象,太自星(即金星)在白昼显现,令人心生不安。古人信奉天命,认为这些异象是上天对统治者的警示。面对如此局面,朱元璋下令召集大臣们,鼓励他们上书直言,指出自己的过失,以期改正朝政,换取苍天的宽恕与国民的安宁。

在这股风潮中,茹太素,一位来自山西泽州的刑部侍郎,毅然决然地写下了一篇长达千言的奏折。他的笔锋犀利,直言不讳,然而,字数的冗长却让朱元璋心生厌倦。作为一位勤勉的皇帝,朱元璋日理万机,处理政务时向来追求高效,面对这样一封厚重的奏疏,他的耐心渐渐被消磨殆尽。

当茹太素在早朝时将奏折呈上,朱元璋心中虽有不快,却仍耐着性子让总管政务的王敏为他朗读。可王敏的声音在殿内回荡,读了半天也未触及要点,朱元璋的耐心终于到了极限。就在他准备发作之际,王敏读到了一句:“现今的官员多是腐儒和庸吏”,朱元璋顿时火冒三丈,召来茹太素,质问他:“你说的腐儒和庸吏,能否举出例子?”

茹太素愣住了,他心中想着,自己并不想纠结于这些细节,真正想说的内容还在后面。然而,面对朱元璋的怒火,他只能结结巴巴地回应:“皇上,微臣只是笼统地说,并不是说我能一一分辨。”这句话如同火上浇油,朱元璋的怒火彻底爆发,命人将茹太素拖出去重打。

其实,朱元璋的怒火并非全因茹太素的奏折,而是因其冗长的篇幅耗费了他宝贵的时间。作为一位独断专行的皇帝,他对下属的要求极为严格,奏疏中任何空话都令他感到厌烦。此时,殿内的其他大臣或幸灾乐祸,或心不在焉,唯独宋濂神色凝重,朱元璋注意到了他,便询问:“景濂,你有什么想法?”

宋濂犹豫片刻,终于说道:“茹太素是出于对时政的关心,才敢于直言。望陛下念在他忠心的份上,宽恕他一回。”朱元璋听后,心中虽有不悦,却也觉得有理。夜深人静,他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思索着宋濂的话,心中渐渐生出几分愧疚。

第二天,朱元璋召来茹太素,亲自翻阅他的奏折,发现其中的确有不少可行之策。于是,他决定不再追究,甚至将奏折中可采纳的内容摘录下来,发给朝廷内外的大臣,显示出自己愿意听取意见的姿态。

在一次宴会上,朱元璋举杯对茹太素说道:“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意即:你我同饮美酒,但若你犯错,我也不会手下留情。茹太素感激涕零,答道:“丹诚图报国,不避圣心焦。”这场风波以和解告终,朱元璋不仅收回了对茹太素的责罚,还严厉斥责了那些落井下石的大臣,告诫他们应当直言不讳,而不是迎合自己的意志。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朱元璋决定制定奏折的书写规范,要求大臣们简明扼要地表达意见。自此以后,朝堂上的奏疏再也没有冗长的空话,反而更加高效、务实。

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见识了朱元璋的刚毅与宽容,也让我们明白了在朝堂之上,直言与务实的重要性。茹太素的遭遇成为了后人反思官场文化的一面镜子,提醒着每一个人:在权力与忠诚之间,如何把握分寸,才是治国理政的智慧所在。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