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到底怎么吃?尿酸数值能保持稳定?痛风专家周桂兰教你用药!

痛风专家周桂兰 2024-08-21 11:50:23

尿酸过高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健康困扰,而正确用药是控制尿酸数值稳定的关键。那么,药到底该怎么吃?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

升高尿酸的四大因素

1、饮食不当

摄入过多含嘌呤的食物是导致尿酸升高的重要原因。嘌呤是尿酸的前体,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内脏器官、动物内脏、海鲜、肉汤以及酒类(尤其是啤酒)等,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尿酸。长期大量摄入这些食物会增加尿酸的生成,导致尿酸升高。

2、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如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阿司匹林、噻嗪类降压药等,可能会干扰尿酸的代谢和排泄,引起尿酸升高。一些喹诺酮类药物和青霉素类药物也可能抑制尿酸的排泄,导致血清尿酸水平升高。

3、肾功能不全或肾脏疾病

肾脏是尿酸的主要排泄器官,肾脏功能不良会导致尿酸排泄减少。例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功能异常,以及肾功能不全,都可能导致尿酸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在体内积累,导致尿酸升高。

4、遗传因素与代谢障碍

某些人天生代谢尿酸的能力较差,这可能是由于遗传基因中的变异导致的。这些变异可能导致肾小管尿酸分泌功能异常,降低体内尿酸的排泄能力。此外,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也可能导致嘌呤代谢过程中酶活性发生障碍,进而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增高。

常见降尿酸药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降尿酸药物主要有两大类。

分别是减少尿酸生成的药物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减少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醇和非布司他,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尿酸的生成。别嘌醇价格相对较低,但可能会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使用前需要进行基因检测。非布司他则相对较为安全有效,但价格较高。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酸的排泄。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注意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并且要多喝水,以防止尿酸在尿路形成结晶。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降尿酸药物正在研发和临床应用中,为尿酸高的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用药剂量把握

正确的用药剂量是保证尿酸数值稳定的重要因素。用药剂量不足,可能无法有效控制尿酸;而剂量过大,则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一般来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肾功能、合并疾病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用药剂量。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切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例如,对于轻度尿酸升高的患者,初始剂量可能会相对较低,随着尿酸水平的监测和病情的变化,逐渐调整剂量。而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会受到影响,剂量也需要相应地减少。在用药期间,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定期复查血尿酸、肾功能等指标,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用药时间规律

按时、规律地用药对于稳定尿酸数值同样至关重要。不同的降尿酸药物,其用药时间和频率可能会有所不同。有些药物需要每天服用一次,有些则需要每天服用两次。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设置提醒,避免漏服或错服。

同时,要注意药物与饮食、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例如,某些降压药可能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在同时使用时需要谨慎。另外,在服用降尿酸药物期间,如果需要服用其他药物,应提前咨询医生或药师,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注意药物反应

在服用降尿酸药物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胃肠道不适、皮疹、肝功能异常等。患者在用药期间,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例如,服用别嘌醇期间,如果出现皮疹、发热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而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根据肝功能的指标,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治疗药物。总之,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能够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生活方式配合

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来稳定尿酸数值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良好的生活方式。饮食方面,要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同时,要控制体重,避免肥胖,适量运动,多喝水,促进尿酸的排泄。

此外,戒烟限酒也非常重要。酒精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增加尿酸的生成,尤其是啤酒。吸烟则可能会加重血管内皮的损伤,影响肾脏的功能,进而影响尿酸的排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更好地控制尿酸数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0 阅读: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