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甘蔗不赚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森林驴 2024-07-14 21:45:17

甘蔗,是广西的特色优势产业,且拥有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完整的产业链,照理说这样的产业,参与各方都应该能赚到钱,否则早已是昨下日黄花,难以为继。

事实上,甘蔗一直是广西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关于这一点,应该毋庸置疑吧。

早年间,农民种植甘蔗的积极性非常高,因为能够挣上一些钱,解决了简单生活,供得起孩子读书,于是满山遍野都是甘蔗,蔚为壮观!

现在,农民种植甘蔗的积极性明显不如从前,肥料、农药、人工等经营成本不断攀升,而糖料蔗收购价却涨幅甚微,更何况农民有了更多的收入渠道,比如入厂打工、进城经商等,种植收益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比如,D网友在广西老家种植甘蔗,扣除经营成本,辛苦一年下来,大概收入折合每月1300元;

而P君全家7人,同样以种植甘蔗为业,年终一结算,收入减去开支,再减去日常开销,最后收益为0。

结论:

种植甘蔗并不是不赚钱,只是赚得不多,无法赚到心目中期盼的收益。

有期盼就是好事。毕竟,有追求才有进步。

平心而论,从上至下都在努力维系、提升广西糖业,糖企整合、划定保护区、推广良种化、机械化……千方百计提高种植的收益,但实际效果呢?大家有目共睹。一波“退桉还蔗”,反而让农民心里很“受伤”。

我们知道,糖,和粮、油、盐一样,都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维系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安全。既然关系国计民生之大事,那容不得半点闪失。

今天,我们就不谈产业层面的高深话题,只谈农民最关心的、最接地气的。

糖料蔗的收购价N多年涨幅极其有限,自有其内在因素和其它原因,但围绕糖料蔗的生产成本又在不断上涨,每年的辛苦付出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难怪现在的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呆在家里种甘蔗。

很多人吐槽糖料蔗收购价格低,纷纷指责糖厂黑心拼命压价,那可真的“骂”错了!

糖厂心里苦呀,这糖料蔗收购价还真说了不算,毕竟自身的食糖产量不能以满足国内需求,还得依靠进口,受着国际糖价的影响。

国外巴西、印度等产糖大国生产成本低,销售价格也就较低,有时甚至出现“倒挂”,也即是进口价格比国内价格低,加上我国实行进口配额制,如果价格“倒挂”,走私的压力就非常大。

这些产糖大国生产成本,为什么会比我们低呢?

究其原因,皆为作为制糖原料的糖料蔗价格低廉,那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比我们低了差不多一倍,人家进厂价250元/吨,我们却高达540元/吨,正是受到外国糖料蔗巨大成本价差影响,糖厂效益起伏不定,几年赚钱,几年亏损,苦不堪言。

如果不信,请参考上市公司南宁糖业(现已更名广农糖业)的业绩。

那么,在制糖工艺相差无几、价格话语权无法掌握的情况下,我们凭怎么去竞争呢?

尽管经过整合优化,广西糖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能利用率大幅提高,但有国有、私营、股份制等混合其中,强制提高糖料蔗收购价格不可行,也不现实。

那么,要怎么做才能提高种植收益呢?

第一,降本增效。在肥料、农药、人工等成本高企的当下,降低生产成本,谈何容易?更何况低投入,很大程度意味着低产出,甚至0产出。

第二,技术增效。通过种植、管理技术升级,比如更好的甘蔗品种、更好的甘蔗肥料等,千方百计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据崇左新闻网报道,“糖都”崇左2023/2024榨季糖料蔗种植406.49万亩,总榨蔗量1725.05万吨,平均亩产量为4.24吨。假如把每亩产量提到7吨左右,那么,至少能够增产增收65%。

第三,补贴增效。尽管种植糖料蔗能够享受推广良种、购置农机具、水肥一体化等多项补贴,但补贴力度明显不足,且各地政策不一,普惠性不高,难以形成补贴合力,种植效益提升不大。

我们来总结一下:

降本增效难,技术提升可行,但无论是研发新品种还是技术示范推广,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提高补贴力度,则可以保护和提高种植积极性,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应是当下最好的途径选择。

本文应网友要求所写,不曾从事过甘蔗种植,对行业了解不深,一些个人理解和想法,权当抛砖引玉吧。

如有不妥的,还请指正;如有想喷的,还请轻点!

就此谢过。

1 阅读:97
评论列表
  • 2024-08-06 01:45

    十年前就是五百块一吨。现在还是一样的价格。到肥料农药人工都涨了好多。利润都没了[横脸笑]

  • 2024-08-29 17:07

    甘蔗要发展,必须提高机械化加强微耕机的广泛使用,如果全程都机械化,一个人就能种原来需要十几人甚至几十人的甘蔗面积能不赚钱,这需要政府的配套工作,比如购买农机政府给予大力度的补贴或政府组建农机公司微利帮农民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