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现象学》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哲学著作之一,是黑格尔公开发表的第一部哲学巨著,被誉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马克思语),亦是当代最受关注、最有影响力的黑格尔著作。
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求学于图宾根大学(与谢林、荷尔德林为同窗),先后任教于耶拿大学、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主要著作有《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体系的差别》(1801)、《精神现象学》(1807)、《逻辑学》(1812-1816)、《哲学科学百科全书》(1817)、《法哲学原理》(1821);除此之外,《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等课堂讲授录也是黑格尔哲学的重要呈现。
同样,由于对某一哲学著作与讨论同一对象的其他论著所持有的关系进行规定,这就引进来一种外来的兴趣,使真理认识的关键所在为之模糊。人的 见解愈是把真理与错误的对立视为固定的,就愈习惯于以为对某一现有的哲学体系的态度不是赞成就必是反对,而且在一篇关于某一哲学体系的声明里也 就愈习惯于只在其中寻找赞成或反对。这种人不那么把不同的哲学体系理解为真理的前进发展,而毋宁在不同的体系中只看见了矛盾。花朵开放的时候花 蕾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了的;同样地,当结果的时候花朵又被解释为植物的一种虚假的存在形式,而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而代替花 朵的。这些形式不但彼此不同,并且互相排斥互不相容。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同时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它们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互相抵
触,而且彼此都同样是必要的;而正是这种同样的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生命。但对一个哲学体系的矛盾,人们并不习惯于以这样的方式去理解,同时那把 握这种矛盾的意识通常也不知道把这种矛盾从其片面性中解放出来或保持其无片面性,并且不知道在看起来冲突矛盾着的形态里去认识其中相辅相成的环 节。
这段话强调了人们往往倾向于将哲学体系视为固定不变的真理与错误的对立,而不是看作是不断前进发展的过程。这种看法导致了对哲学体系的态度只能是绝对的支持或反对,而不是去理解和接纳其中的复杂性和发展性。
这里还用了植物的生长过程作比喻,说明不同的哲学体系(如同花蕾和花朵)虽然看似是互相排斥和独立的,但在更宏观的视角下,它们是同一个生命过程的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观点指出,哲学体系的矛盾和对立,如果能够被正确理解,可以被视为一种整体生命力的体现,而不是需要被简单否定的错误。
然而,实际情况下,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要去理解和接纳这种矛盾,而是倾向于从片面的角度去看待哲学体系的矛盾,忽略了在看似冲突的形态中寻找相辅相成的环节。
这段话挑战了那种简单化、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提倡对哲学体系持有更加开放和综合的理解。这种理解方式认为,即使是看似矛盾的哲学观念,也可以在更宽广的视角下找到它们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方式,从而构成一个更为丰富和完整的知识体系。
认识事件本身,而永远是飘浮在事物的表面。
这段话是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对哲学研究方法的批判。黑格尔认为,许多人将理解哲学著作的内在含义和目的视为哲学的主要任务,他们试图通过比较不同哲学著作之间的差异来获得对它们的理解。然而,黑格尔指出,这种方法并不足够,因为它只是认识的开始,而不是实际的认识。
黑格尔认为,事物的真正本质不仅仅在于其目的,而在于其实现。现实的整体不仅仅是结果,而是结果及其产生过程的总和。目的和倾向都是抽象的概念,它们没有现实的具体性。因此,仅仅关注目的或结果,或者在不同的体系之间进行区别和判断,并不能真正掌握事物的本质。
黑格尔强调,真正的哲学研究应该深入到事物的内在过程和发展中,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比较和判断。他提倡一种动态的、历史的方法,通过对事物的发展过程的理解来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和真理。这种方法要求我们超越简单的二元对立,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更大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之,黑格尔在这里批判了一种肤浅的哲学研究方法,强调真正的哲学认识需要深入到事物的内在过程和发展中,理解事物的全面性和历史性。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讨论了哲学研究的起点和过程。他指出,在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开始追求超越直接生活的实质,这是哲学研究的起点。在这个阶段,人们需要掌握普遍原理和观点,开始对事物进行抽象的思考,并根据这些原理和观点来支持或反对某些观点,理解其具体内容,并能够有条理地进行陈述和判断。
然而,黑格尔强调,这种初始的哲学研究方法只是文化的开端,它必须让位于现实生活的严肃性。现实生活的严肃性指的是直接经验事物本身,这种经验使人们更深入地理解事情的本质。当概念的严肃性深入到事情的深处时,哲学知识和判断就应该在日常谈话中保持其应有的位置。
黑格尔的这一观点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他认为,哲学不应该脱离现实生活,而是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来深化哲学概念。这种方法要求哲学家用抽象的思考来把握事物的普遍性,同时也要深入到现实生活的具体实践中,以此来验证和发展哲学理论。
总之,黑格尔在这里强调了哲学研究应该既包含对普遍原理的思考,也包含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哲学不应该脱离现实,而应该在与现实生活的互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了哲学科学化的目标,并探讨了哲学如何达到这一目标。他认为,真理的科学体系应该是一种真正的形态,其中真理得以存在。黑格尔的目标是促使哲学接近于科学的形式,这样哲学就不再仅仅是“对知识的爱”,而是真正的知识。
黑格尔指出,知识必然是科学,因为这是知识的本性所决定的。为了说明这一点,他依赖于对哲学自身的陈述。他区分了内在的必然性和外在的必然性。内在的必然性是指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而外在的必然性是指知识在历史时间中的发展。黑格尔认为,外在的必然性与内在的必然性是相同的,因为时间在呈现自己的发展环节时,实际上展现了一种形态,这种形态就是哲学科学化的过程。
黑格尔认为,如果能够揭示哲学如何在历史时间中升高为科学体系,那么这就为使哲学达到科学体系这一目的的尝试提供了唯一的真实辩护。时间不仅指出了这一目的的必然性,而且同时也实现了这一目的。
总之,黑格尔在这里强调了哲学的科学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它不仅仅是逻辑上的必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哲学通过在时间中的发展,逐渐形成科学体系,这一过程既是哲学内在逻辑的展开,也是哲学在历史实践中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讨论了真理的科学性和概念的重要性,并批判了当时流行的直接知识或直观的观念。他认为,真理不仅仅存在于直观或直接的知识中,而是存在于概念之中。这与当时某些观念相矛盾,这些观念认为真理应该是直接的、直观的,而不是通过概念来把握。
黑格尔认为,这种直观的真理观念与我们时代的自觉精神的发展阶段有关。自觉的精神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实体性生活,超越了信仰的直接性,它意识到自己的本质性的生活的丧失和内容的有限性。因此,自觉的精神不再满足于从哲学中得到关于自己的知识,而是要求通过哲学恢复存在的实体性和充实性。
黑格尔认为,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哲学不应该只是展开实体的重封密锁,将实体提高到自我意识的水平,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将思想分解开来的东西搅拌到一起去,压制有区别作用的概念,建立关于本质的感觉体会。哲学不应该只提供洞见,而应该更主要地给予启发或启示。美、神圣、永恒、宗教和爱情都是诱饵,是为了引起对真理的渴望。保持并开拓实体的财富所依靠的力量不是概念,而是喜悦,不是事实自身冷静地循序前进的必然性,而是我们对待它的那种激扬狂放的热情。
总的来说,黑格尔在这里批判了当时流行的直观真理观念,强调了概念在把握真理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哲学应该恢复存在的实体性和充实性的观点。
适应这种要求,就有一种非常紧张而几乎带有焦急和急躁情绪的努力,要想将人类从其沉溺于感激的、庸俗的、个别的事物中解救出来,使其目光远瞻星 辰;仿佛人类已完全忘记了神圣的东西而正在象蠕虫一样以泥土和水来自足自娱似的。从前有一个时期,人们的上天是充满了思想和图景的无穷财富的。
在那 个时候,一切存在着的东西的意义都在于光线,光线把万物与上天联结起来;在光线里,人们的目光并不停滞在此岸的现实存在里,而是越出于它之外,瞥向 神圣的东西,瞥向一个,如果我们可以这样说的话,彼岸的现实存在。那时候精神的目光必须以强制力量才能指向世俗的东西而停留于此尘世;费了很长时间 才把上天独具的那种光明清彻引进来照高尘世之见的昏暗混乱,费了很长时间才使人相信被称之为经验的那种对现世事物的注意研究是有益和有效的。 --而 现在的当务之急却似乎恰恰相反,人的目光是过于执着于世俗事物了,以至于必须花费同样大的气力来使它高举于尘世之上。人的精神已显示出它的极端贫 乏,就如同沙漠旅行者渴望获得一口饮水那样在急切盼望能对一般的神圣事物获得一点点感受。从精神之如此易于满足,我们就可以估量它的损失是如何巨大 了 。
在这一段中,黑格尔进一步批判了一种态度,即那些寻求启示而非理性思考的人,那些愿意在模糊不清的神性中寻求满足的人。他认为,这种寻求启示的态度并不符合科学的性质,因为科学追求的是清晰、确切和理性的知识。
黑格尔指出,有些人可能认为放弃科学而追求某种蒙昧的热情是一种更高超的东西,但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他认为,这种空洞的深邃和无内容的深度实际上与肤浅是同一回事,因为它们都没有真正的内容和实质。
黑格尔强调,精神的力量和深度必须通过它在现实世界中的实际表现来衡量。他认为,真正的哲学思辨必须基于概念和必然性,而不是逃避它们。那些声称已经沉浸于本质之中、进行真正的神圣哲学思辨的人,实际上可能只是在隐藏他们没有真正皈依于上帝的事实。他们可能因为蔑视尺度和规定,时而听任内容的偶然性,时而以自己的任意武断加之于上帝。
最后,黑格尔指出,那些完全委身于实质的毫无节制的热情的人,认为只要蒙蔽了自我意识并放弃了知性,他们就是属于上帝的,上帝会在他们睡觉中给予他们智慧。但事实上,他们所接受和产生出来的,不过是些梦而已。这里黑格尔批判了一种逃避现实、拒绝理性思考的态度,他认为这种态度不会带来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真理之为原则及其展开
此外,我们不难看到,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新时期的降生和过渡的时代。人的精神已经跟他旧日的生活与观念世界决裂,正使旧日的一切葬入于过去 而着手进行他的自我改造。事实上,精神从来没有停止不动,它永远是在前进运动着。但是,犹如在母亲长期怀胎之后,第一次呼吸才把过去仅仅是逐渐 增长的那种渐变性打断--一个质的飞跃——从而生出一个小孩来那样,成长着的精神也是慢慢地静悄悄地向着它新的形态发展, 一块一块地拆除了它旧 有的世界结构。只有通过个别的征象才预示着旧世界行将倒塌。现存世界里充满了的那种粗率和无聊,以及对某种未知的东西的那种模模糊糊若有所感, 在在都预示着有什么别的东西正在到来。可是这种逐渐的、并未改变整个面貌的颓毁败坏,突然为日出所中断,升起的太阳就如闪电般一下子建立起了新 世界的形相。
但这个新世界也正如一个初生儿那样还不是一个完全的现实。这一点十分要紧,必须牢牢记住。首先呈现出来的才仅只是它的直接性或者说它的概 念。我们不能说一个建筑物在奠基的时候就算是已经落成,同样我们也不能把对于一个全体所获得的概念视为是该全体自身。
当我们盼望看见一棵身干粗 壮枝叶茂密的橡树,而所见到的不是橡树而是一粒橡实的时候,我们是不会满意的。同样,科学作为一个精神世界的王冠,也决不是一开始就完成了的。 新精神的开端乃是各种文化形式的一个彻底变革的产物,乃是走完各种错综复杂的道路并作出各种艰苦的奋斗努力而后取得的代价。这个开端乃是在继承 了过去并扩展了自己以后重返自身的全体,乃是对这全体所形成的单纯概念。但这个单纯的全体,只在现在已变成环节了的那些以前的形态,在它们新的 原素中以已经形成了的意义而重新获得发展并取得新形态时,才达到它的现实。
论科学认识二、从意识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1.绝对即主体的概念: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同时还必须注意到,实体性自身既包含著共相(或普遍)或知识自身的直接性,也包含著存在或作为知识之对象的那种直接性。
——如 果说,上帝是唯一实体①这个概念曾在它被宣布出来时使整个时代为之激怒,那么所以如此, 一部分是因为人们本能地觉得在这样的概念中自我意识不是被保 留下来而是完全殿灭了,但另一部分则是因为人们相反地坚持思维就是思维,坚持普遍性本身就是这个单一性或这个无差别不运动的实体性②。而如莱说有第 三种见解,认为思维在其自身中就是与实体的存在合为一体的并且把直接性或直观视为思维,那还要看这种理智的直观是否不重新堕入毫无生气的单一性中以 及是否它不重新以一种不现实的方式来陈述现实自身①指斯宾诺莎哲学。
——拉松版编者 ②指康德和费希特哲学。 ——拉松版编者 ③指谢林哲学。 ——拉松版编者 而且活的实体,只当它是建立自身的运动时,或者说,只当它是自身转化与其自己之间的中介时,它才真正是个现实的存在,或换个说法也一样,它这个 存在才真正是主体。实体作为主体是纯粹的简单的否定性,唯其如此,它是单一的东西的分裂为二的过程或树立对立面的双重化过程,而这种过程则又是这种 漠不相干的区别及其对立的否定。
所以唯有这种正在重建其自身的同一性或在他物中的自身反映,才是绝对的真理,而原始的或直接的统一性,就其本身而 言,则不是绝对的真理。真理就是它自己的完成过程,就是这样一个园图,预悬它的终点为目的并以它的终点为起点,而且只当它实现了并达到了它的终点它 才是现实的。 上帝的生活和上帝的知识因而很可以说是一种自己爱自己的游戏;但这个理念如果内中缺乏否定物的严肃、痛苦、容忍和劳作,它就沦为一种虔诚,甚至 于沦为一种无味的举动。
在这段文字中,黑格尔讨论了绝对理念或绝对实体与主体的关系,以及真理的概念。他认为,真理不仅仅是实体,也不仅仅是主体,而是两者的统一。实体性包含了共相(普遍性)和存在(知识对象)的直接性。
黑格尔提到了历史上对“上帝是唯一实体”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和反应。这一概念曾经引起争议,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担心自我意识被消灭,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坚持思维的独立性和普遍性的实体性。黑格尔认为,这些理解都偏向了单一方面,没有达到真理的全面性。
黑格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真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实体作为主体建立自身的运动。实体作为主体是纯粹的否定性,是通过自我分裂和对立统一的进程来实现的。这个过程是绝对的真理,而原始的直接统一性本身并不是绝对的真理。
黑格尔进一步阐述了真理的本质,即它是一个完整过程,一个预设终点为目的并以此为起点的圆圈。只有当真理实现了并达到了它的终点时,它才是现实的。
最后,黑格尔以“上帝的生活和上帝的知识”为例,说明真理是一个自我爱和自我反思的游戏。然而,如果这个理念缺乏否定性的严肃、痛苦、容忍和劳作,它就变成了虔诚甚至无味的举动。这里,黑格尔强调了真理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以及它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体现。
这种神性的生活就其自在而言确实是纯粹的自身同一性和统一性,它并没严肃地对待他物和异化,以及这种异化的克服问题。但是,这种自在乃是抽象的 普遍性,而在抽象的普遍性里自在的那种自为而存在的本性就被忽视了,因而形式的自身运动也根本被忽视了,正因为形式被宣布为等于本质,所以如果以为 只认识自在或本质就够了而可以忽略形式,以为有了绝对原则或绝对直观就不需要使本质实现或使形式展开,乃是一个大大的误解。正因为形式就像本质自己 那样对本质是非常本质的东西,所以不应该把本质只理解和表述为本质,为直接的实体,或为上帝的纯粹自身直观,而同样应该把本质理解和表述为形式,具 有着展开了的形式的全部丰富内容。
只有这样,本质才真正被理解和表达为现实的东西。 真理是全体。但全体只是通过自身发展而达于完满的那种本质。关于绝对,我们可以说,它本质上是个结乘,它只有到终点才真正成为它之所以为它;而 它的本性恰恰就在这里,因为按照它的本性,它是现实、主体、或自我形成。不错,把绝对本质地理解为结果好像是矛盾的,但只要稍微考虑一下,就能把这 矛盾的假相予以揭示。开端、原则或绝对,最初直接说出来时只是个共相。
当我说”一切动物”时,这句话并不能就算是一部动物学,那么同样,我们都很明 白,上帝、绝对、永恒等字也并不说出其中所含的东西,事实上这样的字只是把直观当作直接性的东西表述出来。比这样的字更多些的东西,即使仅只变为一 句话,其中也包含替一个向他物的转化(这个转化而成的他物还必须重新被吸收回来),或一个中介。而这个中介却为人嫌恶,仿佛如莱承认中介不仅限于表 明它自己不是绝对的东西并且决不存在于绝对之中,而还具有更多的含义,那就等于放弃了绝对知识。
在这段文字中,黑格尔继续探讨了绝对真理的概念,特别是绝对本质和形式的统一。他认为,神性的生活在其自身是纯粹的自我同一性和统一性,但这种抽象的普遍性忽视了形式的自身运动和异化的克服问题。黑格尔指出,形式对本质来说是本质性的,因此不能仅仅将本质理解为直接的实体或上帝的纯粹自我直观。相反,本质也应该被理解为具有展开了的形式的丰富内容。
黑格尔强调,真理是全体,是通过对自身的不断发展而达到完满的本质。绝对本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只有到终点,它才真正成为它所是。绝对的本质在于它是现实、主体或自我形成的过程。
黑格尔提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观点,即把绝对,本质地理解为结果。他指出,开端、原则或绝对最初只是共相,就像说“一切动物”并不构成一部动物学。绝对的真理不是简单的共相,而是包含了一个向他物的转化,这个转化的他物还必须被重新吸收回来。这个中介过程是绝对知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黑格尔认为,中介过程被人们所厌恶,因为人们害怕承认中介不仅表明自己不是绝对的东西,而且也不存在于绝对之中。然而,黑格尔认为,放弃中介就等于放弃了绝对知识。中介是绝对真理实现自身的过程,是真理的动态和复杂性的体现。
总的来说,黑格尔在这里强调了绝对真理的全体性、发展性和中介过程的重要性,以及真理不仅仅是共相,而是通过不断的自我转化和发展来实现的。
但事实上人们所以嫌恶中介,纯然是由于不了解中介和绝对知识本身的性质。因为中介不是别的,只是运动著的自身同一,换句话说,它是自身反映,自 为存在著的自我的环节,纯粹的否定性,或就其纯粹的抽象而言,它是单纯的形成过程。这个中介、自我、 一般的形成,由于具有简单性,就恰恰既是正在形 成中的直接性又是直接的东西自身。 ——因此,如果中介或反映不被理解为绝对的积极环节而被排除于绝对真理之外,那就是对理性的一种读解。正是这个反 映,使真理成为发展出来的结果,而同时却又将结果与其形成过程之间的对立予以扬弃;
因为这个形成过程同样也是单一的,因而它与真理的形式(真理在结 果中表现为单一的)没有区别,它勿宁就是这个返回于单一性的返回过程。诚然,胎儿自在地是人,但并非自为地是人;只有作为有教养的理性,它才是自为 的人,而有教养的理性使自己成为自己自在地是的那个东西。这才是理性的现实。但这结果自身却是单纯的直接性,因为它是自觉的自由,它静止于自身, 并且它不是把对立置于一边听其自生自灭,而是己与对立取得了和解。 上面所说的话还可以表示为:理性乃是有目的的行动。
过去有人误解了自然也错认了思维,把自然高举于思维之上,特别是否认外在自然中含有目的性, 因而使一般的目的形式处于很不名誉的地位。但是,亚里士多德曾规定自然为有目的的行动,同样我们认为,目的是直接的、静止的、不动的东西;不动的东西自身却能引起运动,所以它是主体。它引起运动的力量,抽象地说,就是自为存在或纯粹的否定性。
结果之所以就是开端,只因为开端就是目的;或者换句 话说,现实之所以就是关于此现实的概念,只因为直接性的东西,作为目的其本身就包含著”自身”(dasselbst) 或纯粹的现实。 实现了的目的或具体存在著的现实就是运动,就是展开了的形成过程;但恰恰这个运动就是”自身”,而它之所以与开端的那种直接性和单纯性是同一 的,乃因它就是结果,就是返回于自身的东西;但返回于自身的东西恰恰就是”自身”,而”自身”就是自相关联的同一性和单纯性。
在这段文字中,黑格尔进一步阐述了他对中介过程的理解,并强调了中介在绝对知识中的重要性。中介,对于黑格尔来说,不是某种外在的或消极的东西,而是真理自我展开的积极环节。它是运动中的自我同一性,是自我反思、自我存在的环节,是纯粹的否定性,也是一种形成过程。
黑格尔指出,中介既是正在形成中的直接性,也是直接的实体自身。如果中介或反思不被理解为绝对真理的积极环节,那么就是对理性的误解。中介是真理成为发展出来的结果的同时,也将结果与其形成过程之间的对立予以扬弃。这个形成过程与真理的形式没有区别,因为它本身就是返回于单一性的返回过程。
黑格尔使用了胎儿和人的比喻来说明这一点。胎儿自在地是人,但不是自为地是人,只有当它成为有教养的理性时,它才是自为的人。有教养的理性使自己成为自己自在地是的那个东西,这才是理性的现实。这个现实是单纯的直接性,因为它是自觉的自由,它静止于自身,并且与对立取得了和解。
黑格尔还提到,理性是有目的的行动。他批评了那些误解自然和思维的人,他们把自然高举于思维之上,否认自然中的目的性。然而,黑格尔认为自然是有目的的行动,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规定的。目的不是外在的、静止的、不动的东西,而是主体,是引起运动的力量,是自为存在或纯粹的否定性。结果之所以是开端,是因为开端就是目的。现实之所以是关于现实的概念,是因为直接性的东西作为目的本身就包含了“自身”或纯粹的现实。
实现了的目的或具体存在的现实就是运动,就是展开的形成过程。这个运动就是“自身”,它是返回于自身的东西,是与开端的那种直接性和单纯性相同的。这个“自身”是自相关联的同一性和单纯性。
总的来说,黑格尔在这里强调了中介过程的重要性,以及理性作为有目的的行动的角色。他认为真理是通过中介过程自我展开的,这个过程既是运动,也是返回于自身的同一性。
照我看来, ——我的这种看法的正确性只能由体系的陈述本身来予以证明—--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同时还必须注意到,实体性自身既包含著共相(或普遍)或知识自身的直接性,也包含著存在或作为知识之对象的那种直接性。
——如 果说,上帝是唯一实体①这个概念曾在它被宣布出来时使整个时代为之激怒,那么所以如此, 一部分是因为人们本能地觉得在这样的概念中自我意识不是被保 留下来而是完全殿灭了,但另一部分则是因为人们相反地坚持思维就是思维,坚持普遍性本身就是这个单一性或这个无差别不运动的实体性②。而如莱说有第 三种见解,认为思维在其自身中就是与实体的存在合为一体的并且把直接性或直观视为思维,那还要看这种理智的直观是否不重新堕入毫无生气的单一性中以 及是否它不重新以一种不现实的方式来陈述现实自身③.
①指斯宾诺莎哲学。 ——拉松版编者
②指康德和费希特哲学。 ——拉松版编者
③指谢林哲学。 ——拉松版编者
而且活的实体,只当它是建立自身的运动时,或者说,只当它是自身转化与其自己之间的中介时,它才真正是个现实的存在,或换个说法也一样,它这个 存在才真正是主体。实体作为主体是纯粹的简单的否定性,唯其如此,它是单一的东西的分裂为二的过程或树立对立面的双重化过程,而这种过程则又是这种 漠不相干的区别及其对立的否定。所以唯有这种正在重建其自身的同一性或在他物中的自身反映,才是绝对的真理,而原始的或直接的统一性,就其本身而
言,则不是绝对的真理。真理就是它自己的完成过程,就是这样一个园图,预悬它的终点为目的并以它的终点为起点,而且只当它实现了并达到了它的终点它 才是现实的。
上帝的生活和上帝的知识因而很可以说是一种自己爱自己的游戏;但这个理念如果内中缺乏否定物的严肃、痛苦、容忍和劳作,它就沦为一种虔诚,甚至 于沦为一种无味的举动。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似乎在探讨真理、实体和主体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作者强调,理解真理的关键不仅在于将其视为实体,而且也要将其视为主体。实体性包含了共相或普遍性,以及作为知识对象的存在或直接性。
作者提到了上帝作为唯一实体的概念,这个概念曾经引起时代的激怒。一部分原因是人们感觉自我意识在这样一个概念中被完全消灭了,另一部分原因是人们坚持思维就是思维,坚持普遍性本身就是无差别的、不运动的实体性。作者还提到了第三种见解,即思维在其自身中就是与实体的存在合为一体的,并且将直接性或直观视为思维。然而,这种理智的直观可能会重新陷入单一性,或者以一种不现实的方式来陈述现实。
作者进一步阐述,活的实体只有在建立自身的运动中,或者说,只有在自身转化与其自己之间的中介时,才是一个真正现实的存在,或者说,才是一个主体。实体作为主体是纯粹的简单的否定性,是单一的东西的分裂为二的过程,是树立对立面的双重化过程,同时也是这种区别及其对立的否定。因此,只有这种正在重建其自身的同一性或在他物中的自身反映,才是绝对的真理。原始的或直接的统一性,就其本身而言,不是绝对的真理。真理就是它自己的完成过程,是一个循环,预悬它的终点为目的并以它的终点为起点,而且只有实现了并达到了它的终点,它才是现实的。
最后,作者提到上帝的生活和上帝的知识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自己爱自己的游戏。然而,如果这个理念缺乏否定物的严肃、痛苦、容忍和劳作,它就沦为一种虔诚,甚至沦为一种无味的举动。这表明作者认为真理的实现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自我满足或自我肯定。
整体而言,这段文字探讨了真理、实体和主体的复杂关系,以及在哲学体系中它们的动态互动。作者强调了真理的自我完成过程和中介的重要性,以及真理实现过程中的否定和挑战。
这种神性的生活就其自在而言确实是纯粹的自身同一性和统一性,它并没严肃地对待他物和异化,以及这种异化的克服问题。但是,这种自在乃是抽象的 普遍性,而在抽象的普遍性里自在的那种自为而存在的本性就被忽视了,因而形式的自身运动也根本被忽视了,正因为形式被宣布为等于本质,所以如果以为 只认识自在或本质就够了而可以忽略形式,以为有了绝对原则或绝对直观就不需要使本质实现或使形式展开,乃是一个大大的误解。正因为形式就象本质自己 那样对本质是非常本质的东西,所以不应该把本质只理解和表述为本质,为直接的实体,或为上帝的纯粹自身直观,而同样应该把本质理解和表述为形式,具 有著展开了的形式的全部丰富内容。只有这样,本质才真正被理解和表达为现实的东西。
真理是全体。但全体只是通过自身发展而达于完满的那种本质。关于绝对,我们可以说,它本质上是个结乘,它只有到终点才真正成为它之所以为它;而 它的本性恰怡就在这里,因为按照它的本性,它是现实、主体、或自我形成。不错,把绝对本质地理解为结果好象是矛盾的,但只要稍微考虑一下,就能把这 矛盾的假相子以揭示。开端、原则或绝对,最初直接说出来时只是个共相。当我说”一切动物”时,这句话并不能就算是一部动物学,那么同样,我们都很明
白,上帝、绝对、永恒等字也并不说出其中所含的东西,事实上这样的字只是把直观当作直接性的东西表述出来。比这样的字更多些的东西,即使仅只变为一 句话,其中也包含替一个向他物的转化(这个转化而成的他物还必须重新被吸收回来),或一个中介。而这个中介却为人嫌恶,仿佛如莱承认中介不仅限于表 明它自己不是绝对的东西并且决不存在于绝对之中,而还具有更多的含义,那就等于放弃了绝对知识。
但事实上人们所以嫌恶中介,纯然是由于不了解中介和绝对知识本身的性质。因为中介不是别的,只是运动著的自身同一,换句话说,它是自身反映,自 为存在著的自我的环节,纯粹的否定性,或就其纯粹的抽象而言,它是单纯的形成过程。这个中介、自我、 一般的形成,由于具有简单性,就怡怡既是正在形 成中的直接性又是直接的东西自身。
——因此,如果中介或反映不被理解为绝对的积极环节而被排除于绝对真理之外,那就是对理性的一种读解。正是这个反 映,使真理成为发展出来的结果,而同时却又将结果与其形成过程之间的对立予以扬弃;因为这个形成过程同样也是单一的,因而它与真理的形式(真理在结 果中表现为单一的)没有区别,它勿宁就是这个返回于单一性的返回过程。诚然,胎儿自在地是人,但并非自为地是人;只有作为有教养的理性,它才是自为 的人,而有教养的理性使自己成为自己自在地是的那个东西。这才是理性的现实。但这结果自身却是单纯的直接性,因为它是自觉的自由,它静止于自身,
并且它不是把对立置子一边听其自生自灭,而是己与对立取得了和解。
上面所说的话还可以表示为:理性乃是有目的的行动。过去有人误解了自然也错认了思维,把自然高举于思维之上,特别是否认外在自然中含有目的性, 因而使一般的目的形式处于很不名蓄的地位。但是,亚里士多德曾规定自然为有目的的行动,同样我们认为,目的是直接的、静止的、不动的东西;不动的东
西自身却能引起运动,所以它是主体。它引起运动的力量,抽象地说,就是自为存在或纯粹的否定性。结果之所以就是开端,只因为开端就是目的;或者换句 话说,现实之所以就是关于此现实的概念,只因为直接性的东西,作为目的其本身就包含著”自身”(dasselbst) 或纯粹的现实。
实现了的目的或具体存在著的现实就是运动,就是展开了的形成过程;但恰恰这个运动就是”自身”,而它之所以与开端的那种直接性和单纯性是同一 的,乃因它就是结果,就是返回于自身的东西;但返回于自身的东西恰怡就是”自身”,而”自身”就是自相关联的同一性和单纯性。
这段文字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主要围绕着“自在”与“自为”的关系,以及真理、中介、目的性等概念展开。这里尝试对这些概念进行解读:
1. **自在与自为**:在中国哲学中,“自在”通常指事物自然存在的状态,而“自为”则指事物通过自我活动达到的状态。作者指出,只看到事物的“自在”层面,即其本来的、未经反思的状态,是不够的。真理的完满状态需要通过事物自身的内在活动来实现,即通过“自为”的过程。
2. **中介的作用**:中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环节,它连接着事物的不同阶段。在作者看来,中介不仅是事物发展的手段,也是其本质的一部分。排除中介,就误解了理性的本质。
3. **真理是全体**:真理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开端、原则、绝对等概念,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固定的,但实际上是动态发展的。真理在结果中展现,但结果又包含着过程,过程与结果是统一的。
4. **目的性与自然**:作者提到,自然和思维都具有目的性。在这里,目的性不仅仅是指外在的、明显的目标,更指的是事物内在的、推动其发展的动力。这种目的性是事物自身内在的逻辑和必然。
5. **现实的实现**:现实不仅是已经存在的事物,也是事物发展的过程。实现的目的或现实,是事物内在运动和形成过程的展开。这个运动是自我相关的,即事物通过自身的否定性(即内在矛盾)推动自身的发展。
综上所述,作者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的真理观,认为真理是事物通过内在活动自我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事物不断地与自己对话,不断地通过中介环节发展,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状态。这种观点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强调的“道”的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即道是万物运行的内在规律,而万物又通过遵循这道实现自身。
由于需要将绝对想象为主体,人们就使用这样的命题:上帝是永恒,上帝是世界的道德秩序,或上帝是爱等等。在这样的命题里,真理只直接被当作主
体,而不是被表述为自身反映运动。在这样的命题里,人们从上帝这个词开始。但这个词就其本身来说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声音, 一个空洞的名称。只有宾词 说出究竟上帝是什么之后,这个声音或名称才有内容和意义;空虚的开端只在达到这个终点时,才是一个现实的知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不出,何以人们 不仅限于谈永恒、世界的道德秩序等等,或者不象古人所做的那样仅限于谈本身即是意义的纯粹概念、存在、 一等等,而还外加上毫无意义的声调?但通过这 种名词,人们恰怡是想表示这里所建立的不是一般的存在或本质或共相,而是一种反映了其自身的东西, 一种主体。但同时须知这个主体只是被摘测到的。
摘 测中的主体被当成一个固定的点,宾词通过一个运动被粘附在这个作为它们的支持物的点上;而这个运动是认识这个固定点的人的运动,根本不能视为是这个 固定点自身的运动;但只有通过固定点自身的运动,内容才能被表述为主体。按照这个运动的发生经过来说,它不可能是固定点的运动;但既然假定了这个固 定点,这个运动也就不可能是别的,而只能是外在的。因此,上述关于绝对即主体的那个摘测,不仅不是主体这个概念的现实,而且甚至于使现实成为不可能 的,因为揣测把主体当作静止的点,但现实却是自身运动。
在上面的讨论所能得出的一些结论中,这一条是可以强调指出的:知识只有作为科学或体系才是现实的,才可以被陈述出来;而且一个所调哲学原理或原 则,即使是真的,只要它仅仅是个原理或原则,它就已经也是假的了;要反驳它因此也就很容易。反驳一个原则就是揭露它的缺陷,但它是有缺陷的,因为它 仅只是共相或本原或开端。如果反驳得彻底,则这个反驳一定是从原则自身里发展出来的,而不是根据外来的反面主张或意见编造出来的。所以真正说来,对 一个原则的反驳就是对该原则的发展以及对其缺陷的补足,如果这种反驳不因为它只注意了它自己的行动的否定方面没意识它的发展和结果的肯定方面从而错 认了它自己的话。 ——
真正地展并开端固然是对开端的一种肯定的行动,同时却也是对它的一种否定的行动,即否定它仅仅才是直接的或仅仅才是目的这个片面性。因此,人们 也同样可以说展开或实现乃是对体系的根据(grund) 的一种反驳,但比较正确的观点是把开端的展开视为一种表示,它表明体系的根据或原则事实上仅只是体系的开端。
说真理只作为体系才是现实的,或者说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这乃是绝对即精神这句话所要表达的观念。精神是最高贵的概念,是新时代及其宗教的概 念,惟有精神的东西才是现实的;精神的东西是本质或自在而存在著的东西, ——自身关系稽的和规定了的东西,他在和自为存在——并且它是在这种规定性 中或在它的他在性中仍然停留于其自身的东西;
——或者说,它是自在而自为。 —-但它首先只对我们而言或自在地是这个自在而自为的存在,它是精神的实 体。它必须为它自身而言也是自在而自为的存在,它必须是关于精神的东西的知识和关于作为精神的自身的知识,即是说,它必须是它自己的对象,但既是直 接的又是扬弃过的、自身反映了的对象,当对象的精神内容是由对象自己所产生出来的时候,对象只对我们而言是自为的;但当它对它自身而言也是自为的时 候,这个自己产生,即纯粹概念,就同时又是对象的客观因亲,而对象在这种客观因素里取得它的具体存在,并且因此在它的具体存在重对它自身而言是自身 反映了的对象。 ——经过这样发展而知道其自己是精神的这种精神,乃是科学。科学是精神的现实,是精神在其自己的因素里为自己所建造的王国。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探讨了人类精神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认识过程。他认为,真理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是一种自我反映的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主体(精神)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通过自我运动和自我认识不断发展的。
黑格尔批评了那些把上帝或其他概念仅仅看作是静态存在的观点。他认为,这样的观点不能真正理解概念的本质,因为概念只有在其自我反映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才具有真正的意义。例如,说“上帝是爱”或“上帝是永恒”这样的命题,只是把上帝当作一个静止的、不变的概念,而忽略了上帝作为自我发展的主体的本质。
黑格尔进一步阐述了哲学体系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作为体系的哲学才是现实的,因为体系能够展现概念的全面发展,包括其肯定和否定的方面。一个孤立的哲学原则或概念,由于没有展现其全面发展,容易被反驳。真正的哲学应该是一个不断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最后,黑格尔提出了“精神”这一概念,认为精神是最高贵的概念,是新时代及其宗教的概念。精神是现实的,是自我相关、自我规定的。精神必须自我认识,既是直接的,又是经过反思的。当精神达到这种自我认识的时候,它就成为了科学。科学是精神的现实,是精神在其自身因素里为自己建立的王国。
总的来说,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强调了主体性、自我发展、自我认识和科学的重要性,认为这些都是理解真理的关键。
尼采哲学以其对权力意志、永恒回归和超人概念的强调而著称。如果用尼采的风格来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材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权力意志的视角:** 尼采可能会批判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概念,认为它是一种权力的幻觉。在尼采看来,所谓的绝对精神实质上是某种权力意志的体现,是历史上某些强大个体或群体的意志的抽象表现。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通过把上帝想象为永恒、道德秩序或爱,人们实际上是在把他们的意志强加给上帝概念,使上帝成为他们所欲求的秩序的象征。
2. **永恒回归的观念:** 尼采的永恒回归概念强调的是生命的循环和重复。相对于黑格尔的线性历史观,尼采可能会指出,即使绝对精神被认为是历史的终点,这种终极状态也不过是生命循环中的一个环节。从永恒回归的观点来看,任何被认为是最终或绝对的东西都不过是生命流程中的一个瞬间,而生命本身是不断循环和重复的。
3. **超人的理念:** 尼采提出的超人概念是对传统价值观的超越,包括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尼采可能会认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一种虚弱的表现,因为它过于依赖概念和抽象,而缺乏生命力和权力的体现。超人则是具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个体,他们不仅超越了传统道德,也超越了抽象的哲学概念。
4. **知识的现实性:** 黑格尔认为真理只有作为体系才是现实的,而尼采可能会反驳这一点,认为这种观点忽略了生命本身的现实性。在尼采看来,生命、身体和本能比任何抽象概念或体系更为真实。尼采可能会强调,真正的知识来自于对生命的体验和肉的感知,而非抽象的思维游戏。
综上所述,尼采可能会从权力意志、永恒回归和超人概念的角度来批判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概念,认为它是一种权力的幻觉,忽略了生命的循环和重复,以及个体生命的力量和现实性。
王阳明(1472-1529),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被誉为“心学大师”。他的心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两个概念,至今仍被广泛讨论。
王阳明出生于浙江余姚一个官宦家庭,父王华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的状元。他自幼聪明过人,十二岁时曾问老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读书登第”,但王阳明却认为“登第”并非第一等事,而是“圣贤”才是第一等事。这表明王阳明从小就有着追求圣贤的志向。
他二十岁中举人,后连续三次参加殿试,终于在弘治十二年(1499年)成为进士,被分配到南京国子监任职。然而,他的政治生涯并不平坦,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贵,历经坎坷。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在贵州龙场的三年时间里,王阳明经历了人生的重大转变,这一时期被称为“龙场悟道”。在这里,他不仅在生活上有诸多困境,如断粮、疾病等生死挑战,而且在思想上也有了飞跃。他深刻地认识到,心是主宰万物的根本,提出了“心即理”的观念,认为一切真理都在心中,只要良知良能得以发挥,就能实现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标志着他心学思想的形成,此后他走出贵州,历任南京太仆寺少卿、江西布政司参政、江西巡抚等职,在任内推广心学教育,强调实践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取得了显著的政绩和影响力。他的学生遍布天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
王阳明的心学认为,人的本性本善,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他的思想不仅在中国,还对东亚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至今,王阳明的思想仍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阳明心学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所创立的一种哲学思想,它强调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一切真理都在心中。阳明心学具有三个核心观念: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1. 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不仅是人的情感和意识的所在,也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说:“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传习录》上)这句话表明,宇宙间的真理和规律都在人的心中,只要发掘和实现心中的良知,就能领悟到宇宙的真理。
2. 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知识与实践是紧密相连的,知道了就应该去做。他说:“知之而不行,等于不知。”(《传习录》下)知行合一的观点强调,认识和实践不能分割开来,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地掌握和领悟知识。
3. 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心固有的道德意识,是实现道德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他说:“夫良知者,自然之明也,即孟子所谓‘不学而能知者’是也。”(《传习录》上)致良知的意义在于,通过发掘和实现心中的良知,人可以达到道德的自我完善,成为圣贤。
阳明心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当代社会,阳明心学提倡的“知行合一”观念,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将知识付诸实践,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同时,阳明心学强调的“致良知”,也为我们提供了实现道德自我完善的指引,鼓励我们发掘内心的善良和道德意识,为社会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阳明心学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在真理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阳明心学与黑格尔绝对精神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强调了一种宇宙本原的存在。阳明心学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一切真理都在心中;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则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万物的内在本质和核心。两者都认为宇宙间的真理和规律都在一个更高的存在中,只是这个存在的具体表述不同。
然而,阳明心学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在真理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阳明心学认为真理是主观的,强调个体内心的良知和道德意识。阳明心学认为,通过发掘和实现心中的良知,人可以达到道德的自我完善,成为圣贤。这种观点强调了个体在认识和实践真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相比之下,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则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强调逻辑思维和概念的内在发展。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万物的内在本质和核心,它通过辩证法运动,分阶段地将种种事物实现出来。这种观点强调了客观世界和逻辑思维在认识真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阳明心学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在真理观上存在着主观与客观、个体与整体的差异。阳明心学强调个体内心的良知和道德意识,认为通过个体努力可以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则强调客观世界和逻辑思维,认为通过概念的内在发展可以认识真理。这两种观点在认识真理的途径和本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舞台背景:阿尔卑斯山脉之巅,阳光照耀下,雪山巍峨壮观。黑格尔与尼采两位思想家站在山顶,遥望着宇宙的辽阔。)
黑格尔:(庄严地)啊,我的朋友,站在这阿尔卑斯之巅,感受着绝对精神的呼唤,你是否能体会到宇宙的真理呢?
尼采:(狂热地)黑格尔先生,我感受到了那股力量,但我不认为真理是绝对的。在这撒哈拉大沙漠的烈日下,我看到了权利意志的火焰,它燃烧着人类的心灵,驱使我们成为超人。
黑格尔:(冷静地)尼采先生,你的观点确实独特。然而,在这地中海的泛舟之上,古希腊与罗马的文化遗产仍然闪耀着光芒。它们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辉煌,也揭示了绝对精神的轨迹。
尼采:(挑战地)但黑格尔先生,我不认为那些文化遗产代表了真理。在希腊历史与罗马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人类无尽的痛苦与挣扎。我们必须超越这些束缚,追求更高的权力意志,成为超人!
黑格尔:(理性地)尼采先生,我理解你的渴望。然而,在太阳神的照耀下,我们必须认识到,宇宙的真理是客观存在的。绝对精神通过辩证的运动,将世界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峰。而你的权利意志学说,不过是绝对精神发展中的一部分。
尼采:(激烈地)不!黑格尔先生,我认为真理是主观的,是人类创造的。在这地中海的波光粼粼中,我看到了人类的力量,我们有能力创造自己的真理,成为超凡的存在!
黑格尔:(平静地)尼采先生,你的观点充满了激情。然而,在这阿尔卑斯山脉的怀抱中,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从古希腊到罗马,再到现代文明,人类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成长。我相信,绝对精神会引导我们走向更高的真理。
尼采:(坚决地)好吧,黑格尔先生。虽然我们的观点有所不同,但我尊重你的信仰。在这宇宙的辽阔面前,让我们各自追求心中的真理,成为超人的先驱!
(两位思想家遥望着宇宙,各自陷入了沉思。舞台渐渐淡出,留下阿尔卑斯山脉的壮丽景色。)
(舞台背景:东方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巍峨,雪山连绵,黄河与长江奔腾不息,云贵高原的丛山峻岭尽收眼底。王阳明从舞台后面走出,神态从容,目光坚定。)
王阳明:(自信地)各位,在这东方的壮丽山水之间,我悟出了心学的真谛。正如我所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我们的内心才是真理的源泉。
尼采:(好奇地)王阳明先生,您的心学与我的强力意志学说似乎有所不同。我主张人类通过强大的意志力超越自我,而您则认为真理存在于内心。我们能否在这个美丽的舞台上,探讨一下这两种思想的共通之处与差异?
王阳明:(微笑地)尼采先生,您的强力意志学说展现了人类超越自我的决心,这与中国心学的理念不谋而合。然而,我认为真理的实现离不开内心的悟道。正如我在龙场悟道时所体会到的,心即理,真理与我们的内心紧密相连。
黑格尔:(沉思地)王阳明先生,您的观点令人深思。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绝对精神被认为是宇宙的真理。然而,您的心学似乎更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能否探讨一下,如何在您的内心悟道与我的绝对精神之间找到平衡?
王阳明:(平静地)黑格尔先生,您的绝对精神揭示了宇宙的真理,而我的心学则关注个体如何实现这一真理。在这个美丽的舞台上,让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在您的绝对精神与我的内心悟道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王阳明、尼采和黑格尔三人围坐在一起,开始深入地探讨心学、强力意志学说和绝对精神之间的异同。他们的对话在东方壮丽山水的背景下展开,思想的光芒在对话中碰撞,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舞台灯光渐渐变暗,三人继续深入探讨,舞台渐渐淡出,留下喜马拉雅山脉的壮丽景色。)
(结束)
在这里,黑格尔讨论了意识从直接的自我认识到科学知识的过渡,强调了绝对精神作为科学知识的根据和基地。
黑格尔认为,个体的自我意识开始时是处于一种直接的、未经反思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意识是感性的,还没有达到真正的知识。为了达到真正的知识,意识必须经历一个形成过程,这个过程中意识会逐渐超越直接的自我确定性,通过反思和自我意识的提升,最终达到科学的概念和真理。
黑格尔将这个过程描述为一种从简单直接性到复杂抽象概念的演变,这个过程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意识不断地自我超越,形成更高级的概念和真理。这种过程是哲学的核心,也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中“辩证法”的基础。
黑格尔认为,科学的任务就是揭示这个过程,科学本身是这个过程的产物。因此,科学不是与个体直接自我意识相对立的东西,而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阶段,是意识自我超越的产物。
关于个体教养和发展的深刻哲学思考。在这里,个体教养被理解为一种从无知到知识的过程,不仅仅是个体自我意识的提升,也是普遍精神在个体身上的体现。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被阐述为:特殊性是普遍性在具体形态中的展现,而普遍性则是包含所有特殊性的更高范畴。
文中提到,每个个体都必须经历普遍精神所经历的发展阶段,但这些阶段对于个体而言,已经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财产,是精神发展的历史积累。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仅要消化这些现成的财产,还要将其转化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
科学的角色在于描述这种发展过程及其必然性,并且揭示精神在知识中的自我体现。耐心在这个过程中至关重要,它既意味着忍受发展道路的漫长,也在于在每个发展阶段中细致、深入地探索和理解。
最后,作者指出,由于世界精神在历史长河中耐心地经历各种形式,并在每个阶段中体现其内容,因此个体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也不可能找到捷径。然而,由于历史的发展,个体任务的艰巨性已经减小,因为所有这些都已经成为历史记忆中的可能性,个体不再需要创造,而只需要将记忆中的自在存在转化为自为存在。
知识、存在和自我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否定的力量来达到真正的理解和存在。这段文字似乎体现了黑格尔式的辩证法,其中包含了对于具体存在的扬弃、表象的分析以及对熟知事物的批判。
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具体存在通过否定的过程被收回至精神实体,但仅仅被搬进自我的因素里还不够,必须进一步理解和消化这些具体存在,才能转化为自我的一部分,从而成为真正的实体。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对熟知事物的再认识和再理解,超越简单的直接性和表面现象,达到更深层次的存在和知识。
熟知的东西往往被误认为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但黑格尔指出,正是因为它是熟知的,所以它往往不是真正的知识。真正的知识需要对熟知的事物进行质疑和分析,超越它们的表象,理解它们的本质。
此外,黑格尔还强调了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回避否定,而是直面否定,并在否定中找到存在和真理。这种力量使得精神能够在绝对的支离破碎中保持其自身,并赢得它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