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这是..."我掏照片的手突然发颤。母亲望着那张泛黄的军装照,双目圆睁,喃喃自语:"老孟,真的是老孟啊..."
一九八五年的早春,我就要告别部队了。那天天还没亮,营区笼罩在一层薄雾中。我换下戎装,穿上便服,背着简单的行囊,站在营区大门前,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面飘扬的军旗上。
"小武子!站住!"身后传来一声急促的呼喊。我回头一看,是咱们团的孟团长。这位在战士们眼中威严如山的硬汉,此刻竟有些慌乱地小跑过来。
"哎呀,团长,您这是..."我心里一阵激动。这位与我父亲同龄的长官,三年来待我如亲子。
"臭小子,走得这么急,连个照都不让咱老孟照?"他喘着粗气,从破旧的军装口袋里掏出一台"海鸥"牌照相机,递给警卫员小李。那时候能有照相机的人不多,我知道这是团长最宝贝的东西。
朝阳刚刚升起,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我们身上。孟团长穿着那件褪了色的军装,右手使劲搭在我肩膀上。"咔嚓"一声,这温暖的瞬间被永远定格。
"小武子啊,你爹要是在天有灵,准得为你骄傲。"临别时,孟团长的声音有些哽咽。我咬着嘴唇,使劲点了点头。
部队里常说:"军营是男儿血性的摇篮。"可那一刻,我和团长都红了眼眶。这种场面,在那个年代的军营里并不多见。
退伍后的日子如流水,转眼到了八七年深秋。那天,我正在收拾箱底的旧物,突然翻出了那张与孟团长的合影。照片已经微微泛黄,但孟团长那慈父般的笑容依然清晰。
"这是谁啊?"身后传来母亲的声音。我回头正要解释,却见母亲的目光直勾勾地盯着照片,浑身颤抖。
"娘,您这是咋了?"我连忙扶住摇摇欲坠的母亲。
"这...这不是老孟吗?"母亲声音颤抖,"你咋会和他..."
我一头雾水:"娘,您认识孟团长?"
母亲坐在炕沿上,摸着照片,眼神恍惚:"那是四九年,你爹和老孟都在咱们村的民兵队。那时候,老孟还是个愣头青,整天跟你爹混在一起。"
"啥?民兵队?"我惊讶地张大了嘴。
"可不是嘛。那会儿,村里的年轻人都参加民兵训练。你爹是队长,老孟是副的。后来解放军来征兵,你爹第一个报了名,老孟二话不说也跟着去了。"
母亲的话,让我仿佛看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两个年轻人,穿着粗布衣裳,背着土造步枪,在村口站岗放哨的模样。
"娘,那后来呢?"我急切地问道。父亲在我五岁那年就牺牲了,关于他的记忆,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背影。
母亲叹了口气:"你爹和老孟啊,那是过命的交情。五零年,在那场边境战斗中,你爹为了掩护战友,身负重伤。是老孟冒着枪林弹雨,硬是把你爹背了回来。"
我的心猛地揪紧。原来,孟团长对我格外关照,是因为这段尘封的往事。
"你爹养伤那会儿,老孟天天守在病床前。等伤好了七分,你爹就嚷嚷着要回前线。临走前,他拉着老孟的手说:'老孟,要是我有啥不测,你可得照应好我媳妇儿子。'"
母亲说着,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老孟拍着胸脯答应了。可你爹...五一年那场战斗,他......"
我默默地搂住母亲的肩膀。那时候,我还太小,不懂得失去父亲意味着什么。现在想来,心里却像压着一块大石头。
母亲擦了擦眼泪,继续说道:"你爹走后,老孟经常偷偷托人给咱们送东西。那会儿日子苦,每次送来的粮票布票,都解了咱们的燃眉之急。"
"后来呢?"我追问道。
"后来啊,老孟去了军校深造,慢慢熬成了军官。他托人打听到你要当兵,就使了劲把你调到他的部队。"母亲说着,摸了摸我的脸,"你爹走得早,亏得有老孟这些年一直在背后照应着咱们。"
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每次休假,孟团长都要细问家里的情况;为什么逢年过节,总会收到一笔来历不明的慰问金;为什么我在部队犯了错,他总是第一个替我说话...
"娘,咱们去看看孟团长吧。"我轻声说道。母亲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第二天一早,我和母亲就踏上了探访孟团长的路。可当我们赶到部队时,却得知孟团长已经调任边防部队。临行前,他留下了一封信和一个破旧的公文包。
信是用那种老式的蓝格纸写的,字迹歪歪扭扭:"小武子,你娘来信说要来看我,可惜组织上突然有任务,我不得不提前离开。包里是这些年给你拍的照片,从你入伍第一天起,我就想着要给你爹看看他儿子有出息。"
我和母亲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里面是一摞摞照片:有我第一次穿军装的样子,有我站岗执勤的英姿,有我参加演习的身影,还有我获得表彰时的喜悦...每张照片背后,都写着简短的说明,就像在向天堂里的父亲汇报。
"你看,这是你第一次打靶,这小子,一上来就打了个八环!"
"这是参加越野训练,累得跟条狗似的,可愣是坚持到了最后!"
"这回立功了,评上了优秀士兵,像极了当年他爹!"
......
看着这些照片,我和母亲相拥而泣。三十多年来,这位父亲的战友,用最朴实的方式,履行着对战友的承诺。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父亲和孟团长年轻时的模样:他们在战火纷飞中并肩作战,在生死关头相互扶持,在和平年代默默坚守...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军人,用热血和生命,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战友情谊。
多年后的一个深夜,我又一次翻出那张与孟团长的合影。照片虽然泛黄,但每一次端详,都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深情。我知道,这不仅是一张简单的退伍留念,更是一个关于信义、责任与坚守的动人传奇。
那个年代的军人,或许没有豪言壮语,但他们用一生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军人的担当。就像孟团长守护着我们母子一样,用最朴实的方式,传承着那个火热年代的精神。
如今,我已人到中年,可每当夜深人静,我依然会取出那张老照片,轻轻抚摸。照片中的孟团长,依然挂着那抹慈父般的笑容。而这张小小的照片,却是连接两代军人的纽带,见证着一段跨越时空的战友情谊。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那张泛黄的照片上。我仿佛又听见了营区的早号声,看见了飘扬的军旗,想起了那个朝阳初升的告别时刻。那一刻,我终于明白:真正的军人精神,不是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而是这默默无闻的坚守,是对战友承诺的永远信守。
文章写得还不错,可惜图不对文。
乱编一通,毫无意义
风儿"这
能告诉我们五零年边境发生了什么军事行动?
那两个女战士是怎么回事?
文写的不错,图片驴头不对马屁股!
不知什么海鸥牌照相机可以放进军装口袋。
时间完全对不上,不知哪里听闻,自己再整理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