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力量,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开展家校沟通、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承受着多重压力,特别是新手教师群体更是尤为明显。为助力新任教师在本学期教育教学困境中寻找突破,运用结构化思维梳理教育策略,并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2025年1月9日下午,海淀区万泉小学教育集团教师发展中心精心组织了一场以“倾听·分享·赋能”为主题的工作坊研培活动,暨第二届新教师“吐槽”大会。
2025年新入职的15位教师及其师傅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同时,工作坊邀请了北京优善教育研究院院长高勤丽来到现场进行指导。朱郁书记、金毅校长以及万泉小学与星火小学的教育教学干部,作为嘉宾出席了此次活动。万泉小学的科研副校长管立担任了本次工作坊的主持人。
分享困境,寻找共鸣
活动开始阶段,新任教师们在小组内积极分享了自己本学期工作中遇到的最棘手的小故事。这些故事涉及学生管理、教学方法创新、家校沟通等多个维度,真实反映了新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难题。通过分享,教师们发现彼此的困境具有共性,这不仅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共鸣,也为后续的讨论和策略制定提供了坚实基础。
集思广益,共寻策略
在“吐槽”环节之后,教师们进入“脱困”宝典的形成与分享阶段。小组成员们围绕各自分享的困境,积极探讨解决方法,形成了组内的“脱困”宝典。在集体交流环节,新任教师、师傅和行政领导们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从不同角度出发,为每个困境提出了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通过倾听、交流和思考,新教师们不仅获得了实用的解决策略,还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合作与交流,共同面对教育中的挑战。
师生为本,共筑和谐
李希贵曾说过:“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没有关系就没有教育。如果你不喜欢这个孩子,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一个孩子不会去相信、认可他不喜欢的一方说的任何观点。很多孩子能够学好一门学科,首先是因为他喜欢这个老师。”基于这一核心理念,工作坊引导教师们系统地梳理“校园关系”树。新入职的教师们通过细致分析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及家校关系等多维度关系,普遍认识到师生关系在整个校园关系网络中的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新任教师们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进一步完成了“校园关系”红绿灯表格的制定工作,清晰界定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当遵循的“要”与“不要”,从而构建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
感恩成长,传承经验
在新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师傅的指导和帮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感谢师恩”环节,新教师们通过一束鲜花和一段温情的话语,向自己的师傅表达感激之情。师傅们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付出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增强了对新教师培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不仅加深了师徒之间的情感联系,也为教师团队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坚定信念
在总结发言中,金毅校长对年轻教师们寄予了深情厚望。她强调,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教师要有“智慧”,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之处,并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助力其成长。教师要能“坚持”,坚定不移地支持每一个学生,通过鼓励、合作等方式为学生的成长赋能。教师要有“信仰”,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视为己任。
朱郁书记回忆自己1988年工作时的迷茫,理解作为青年教师的困惑,深知每个追求卓越的教师都经历挣扎,背后是对教育的热爱和成长的渴望,这份初心让她坚信青年教师未来可期。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要努力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关注孩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此外,她还勉励青年教师坚信所学理论,结合实际工作,不断反思总结,成为智慧型教师。
专业引领,提升素养
高勤丽院长分享了三个关键词。首先是“问题情境”,她指出新教师虽然学科知识扎实,但初入职场面临诸多问题。通过吐槽大会和扑克牌方式,将问题情境浮现出来,精准定义问题,便于找到解决办法。其次是“实践性知识”,教育是实践领域,每个问题具体而独特,教师在工作中创造实践性知识,将其上升为策略方法乃至理论,实现专业成长。最后是“教育的价值在关系里”,教育核心是师生关系,只有孩子认可、喜欢教师,教育才能顺利开展。教师需将生命、情感融入职业,成为好老师,影响孩子,实现自身幸福。
通过本次新教师“吐槽”大会,新任教师们不仅生产了一个个教育或教学案例产品,还深刻体会到了师傅及团队对自己成长的帮助,学会了如何构建和谐的同事关系。同时,师傅及干部也通过参与工作坊,体验了参与式工作坊的设计思路、工具方法和具体实施流程,有效提高了设计教师研训课程的能力。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万泉小学教育集团的新教师们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坚定的信念,迎接新的挑战,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