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是慢病第一。其中高血压既是心血管病,又是其他心血管病如脑卒中、冠心病等的危险因素。据调查,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比例为23.2%,算起来患病人数达到了2.45亿,有些统计数据还要高。三五人中,就有一位高血压患者。
得了高血压就要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要贯穿始终,药物治疗也不可或缺。
什么情况下应该开始药物降压治疗?1级高血压,没有什么危险因素或者危险因素很少,评估为低中危的患者,允许改善生活方式观察,但这个时间也不能长,1~3个月,血压高、风险高观察时间就短一些,效果不好就开始用药。
对于1级高血压心血管风险评估为高危或以上的患者,已经出现了靶器官损害如心肌肥厚、微量蛋白尿、动脉硬化的患者,或者已经得了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对于2级或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诊断明确了就不要再等了,就应该开始药物降压治疗。因为实践证明,对于这样的患者,尽早地把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就可以大大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
即将发布的高血压新指南推荐六大类降压药,我们就从临床医生的角度,谈谈怎样选择降压药。不过,这里只能是原则性地介绍,具体用药还要在经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对于1级高血压,也就是血压在140~159/90~99mmHg的高血压,或者是80岁或以上高龄老人收缩压160mmHg以上的2级高血压,初始通常选用一种降压药。
选用一种降压药,理论上六大类药任选一类都可以,可是医生还会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有所区别,因为药物作用也各有特点。
高血压患者中,老年人常常是单纯收缩压升高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中青年人则往往是舒张压升高的高血压;有些高血压患者单纯是血压高,有些则是合并不同的疾病、合并了靶器官损害;有些患者不光是血压高,还会有心跳快、心律失常等。
一般来说,“地平”类的钙拮抗剂、“普利”或者“沙坦”类的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是临床医生最常单用的一线降压药。新增加的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现在临床用得也比较多了。
长效“地平”类药物,像氨氯地平、左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注意,是控释片)、贝尼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等。降压作用稳定,降低收缩压的效果比较好,不受肾功能影响,价格也相对低廉,临床应用最为广泛。钙拮抗剂还是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对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也可以兼顾。
“普利”或者“沙坦”类药物。在降压之外有抗心肌肥厚、保护心功能、改善肾血流减少蛋白尿的作用,对于糖尿病人,已经有心肌肥厚、心脏扩大、或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肾损害的患者,或者有过心肌梗死、心功能受损的患者,是为首选。不过注意,这两类药一般是不合用的。
“普利”类的药物出现干咳副作用的比较多,“沙坦”类药物这类不良反应比较少。
在心功能保护上,“普利”类药物属于类效应,用哪一种都行;“沙坦”类药物还有所区别,研究对心功能改善获益的是缬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对缺血性心脏病获益的是替米沙坦。
在降低尿蛋白方面,厄贝沙坦、氯沙坦临床研究较多,一般需要大一些的剂量,比如厄贝沙坦每天300mg、氯沙坦钾每天100mg。
“洛尔”类的β阻滞剂。像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罗洛尔等,既降低血压,又减慢心率,常常是以舒张压高为主、心率又偏快的中青年高血压首选。拉贝洛尔,是妊娠高血压常用的药物。
有时β阻滞剂的降压效果会弱一些,如果血压比较高,常常和“地平”类药物合用。
β阻滞剂会引起气道痉挛、抑制心脏起搏传导,有支气管哮喘、2度或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不能用。
利尿剂。常用的是噻嗪类药物。氢氯噻嗪,单用比较少,一般都是和其他降压药组方用的。吲达帕胺,单用的比较多,服药后要注意血电解质水平,有没有低钠、低钾的情况。
螺内酯(安体舒通),多用于难治性高血压、醛固酮增多症、或者心功能不好的高血压患者。因为也有储钾作用,所以对肾功能不好的患者、和“普利”、“沙坦”类药物合用时要当心。
新增一类,沙库巴曲缬沙坦,实际上是两种药物成分。研究显示降压作用比其他五类都要强一些,对心肾功能的保护更好一些。可以根据血压及病情首选。
说几个平时常遇到的问题。1.用药的剂量。一般建议起始就服用常规的剂量。如果是高龄年人、或者是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可以从半量、小剂量开始。
2.不要频繁换药。每天1次的长效降压药,从开始服药到药物作用稳定,一般需要一周或者更长时间。药物半衰期比较长的氨氯地平、左氨氯地平,甚至需要两到四周的时间。所以服药后不要着急,血压逐渐下降就好,频繁换药不利于药物的蓄积稳定。
3.要求尽早达标也是相对而言。因为早先对降压要求达标的时间长达3个月到半年,现在要求是1~3个月,最好是在1个月内降压达标。
4.服降压药血压降到正常了当然不能随意停药,因为那是药物作用的结果。
联合用药的问题,我们下篇文章讨论。
(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