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下人有上上智:往最高处着眼,向最低处用功

徙竹散人 2020-06-23 11:55:32

“无助”是这个时代人的通病,总是想依靠点什么,或者说没有点外力作用就“自信”无法成事,甚至“自信”到自以为不可能成事。但“无助”这个命题本身成不成立却鲜有所论及——即使“有助”了,怎么“助”?

依靠

“无助”的反面不是“有助”

那定然是自己已经在路上,才会有个事情需要人来“助”,不然就不会有个“助力点”,路上的自己只是“邀人同行”。所谓“无助感”,其实就是没有“助力点”,因为自己什么也没做。

“前途”这件事实质是“走”出来的,所以这个词里有个“途”字,“走”就意味着要行动起来。高大上的事业实则是出自平凡的“行”,但人们一般只会盯着“高大上”,伸手就要往这上面来,这怎么能够得到呢?一旦够不到,自己就会退缩下来,想要又够不到,“无助”就是必然的。

任何华丽的东西里子都是朴实无华的,金刚石也是碳元素构成的,只是原子排列方式的不同。外在是内里的一种自然流露,要紧处还是要向“内里”来用功,就像水满自溢一样,不“满”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空洞”,“空洞”却又要掩饰,就是“装”,越“装”就离真功夫越远。

金刚石

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成功是种质变,就是真功夫、笨功夫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自然而然。此处一眼望去,结局尽收眼底,“理”上没有那么复杂,要搞什么“深度思考”,“行”上却真不容易,因为它要的反而是平凡,打心底认可自己的所做平凡。

最奇妙的恐怕是一旦真的自认平凡后,每一脚就都会落到实处,最终反而会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来。所以,成功的人始终是“往下看”的,越是描绘得精彩绝伦就越要注意他了,因为他明显是在仰视,那些只在意“身边事”的人才是“真人”。

生活中有着很多爱看“国际大事”新闻的人,别人不关心档次立即就下来了,再听他们谈论起来,好像事情由他们来做三两下就能解决一样。但明显他们连身边的事都懒得管,不然哪来那么多时间看“国际大事”呢?

怎么办

而一旦事来了就一点主意都没有,因为没有在实际事务中训练过,而练得最多的就是这个“怎么办”!怎么走出阴影?怎么处理关系?怎么拒绝?怎么开口?

如果一个人总爱问“怎么”,要分两种情况来看。一种是问“技术”,说明他很好学;一种是“做事”,这就完全不同了。

在“做事”上爱问“怎么”就完全是“患得患失”,得失心太重了。

根源在于面临取舍的时候无法下定决心,却想以一种取巧的方式两相顾及。但现实却是越是得失心重,就越是动弹不得,于是就只能停留在“想”上。

“想得多,做得少”的必然性

人一旦“想”得太多就不会去做,这是必然的。

时光

首先,时间都被“想”过去了,时间越过得快就越懒得动起来,离目标也就越远;

其次,想得越多,困难就越多。困难全部都是“想”出来的,有些甚至是自己凭空幻化的,反过来,真去做的人同样没时间去“想”困难,不去想,那困难自然就不存在。

但只要自己动起来,不论向哪个方向去,都必然会离开自己原来的位置,这个“失”是一定的,只不过向好的走势占比不大,所谓“吉凶悔吝”,“吉”只占¼。

做个有福的人

《指月录》载,洪州廉使问马祖道一禅师:“吃酒肉即是?不吃即是?”酒肉是吃呢,还是不吃呢?马祖答:“若吃是中丞禄,不吃是中丞福。”吃是你的“禄”;不吃,则是你的“福”。

所以,了却得失心者才有可能是个有福的人。

负重前行

沉浸在自己所做的事中是种幸福,想做到真的很容易——专注事情本身就可以了。这样就在客观上保证了自己不会过多去“想”,自然而然就摆脱了干扰。“高低上下”这些念头无非是“想”出来的,升职加薪只是本职工作的水满自溢——这个岗位真的装不下自己了,自然就会被挪地方。不要不信,也不要迷在搞关系上,自己能力强了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哪个老板也没有理由不动你,这是老板在为自己考虑。

这就是最朴实无华的道理,就是最低处,没有策略,也没有权谋,权谋必然遭受权谋的反噬,最踏实的路就是低头走,一步一步地稳住走,所以你一直都在进步。

那些习惯仰视的人,只是不肯向自己低头,“与自己和解”也只是他们“想”出来的新词。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