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业绩降速难凉高涨薪“热情”,谁来为洋河“降速”买单?

向善财 2024-11-05 13:16:41

文:向善财经

10月30日晚洋河股份发布了第三季度的业绩报告。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75.16亿元,同比下降9.14%;实现归母净利润85.79亿元,同比下降15.92%。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6.41亿元,同比下降44.82%;实现归母净利润6.31亿元,同比下降73.03%。

你敢相信?这是白酒“探花”的最新业绩,核心数据下滑的有点厉害。

市场是用脚投票的,第二天,二级市场上洋河股份低开五个点。客观地看,整个白酒行业市场热度不高,不能完全把锅甩给业绩,但是,业绩是企业经营的“晴雨表”,净利润下滑是事实。

按理说,白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市场,马太效应越来越显著,洋河股份作为巨头酒企,不仅没有表现为强者恒强,反而业绩下滑如此严重?

其中缘由,值得深究。

压力山大,洋河股份“探花”位不保?

洋河股份虽然是酒企中的巨头,但奈何强中自有强中手。

茅台与五粮液就是两座大山,压在所有酒企之上。洋河股份作为多年的酒中“老三”,自然要承接更多来自前者的压力。

高端白酒一直被飞天茅台、八代普五、国窖1573牢牢地把守着,洋河一直想通过梦之蓝M9或者手工班系列酒打开市场,拉升品牌高度,虽然有一点效果,但似乎缺乏后劲儿。

根据2023年的销售考核口径,梦在之蓝产品2023年占公司销售比重超过30%,梦6+的销量最好,手工班和梦9占比很小。

尤其是近两年,洋河股份的高端酒难以动销,价格压力严重,部分渠道出现产品价格倒挂现象。

白酒企业要想品牌高端化,那就要推出高价格的产品,这个逻辑没有问题。但高端化,是先有品牌后有市场,品牌含金量到了,价格自然会上去,而不是主观的去推出高价的新品,然后砸钱做投放。

洋河高端不高端,市场是有判断的。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当你请客户吃饭时,你带来的好酒需要客户一眼就能看出,茅台也好,五粮液也很好,甚至泸州老窖的1573,也都能做到这点。

所以,高端白酒市场品牌一定要够硬,如果你花了几万买了一瓶听花酒(上过315的酒),客户没听过,你还要跟他解释这是好酒,那么这饭局就输了一半儿。

越是高端的酒,品牌价值的解释成本就越低,就比如飞天茅台与八代普五,国窖1573。

在高端产品上,洋河似乎还做不到这一点。

近两年来洋河股份不断推出新品手工班,如22年推出手工班(大师),今年又推出手工班(精品),本身手工班系列销量并不如人意,而且价格又普遍高于飞天茅台,那么现在又大量推出新品,很难打透市场认知。

高端白酒,核心价值就在于能够打透认知。

打透认知既要依靠“提价”,也要依靠“走量”,做透大单品,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它的销量提上去,进一步打造出自己的高端市场。

很多品牌做不透高端,原因可能在于精力有限,总是被其他市场的竞争所牵绊。

在次高端市场上,洋河股份始终面临山西汾酒,剑南春等与其激烈竞争,洋河股份的主要产品就是梦6+,也形成不了绝对的压制力,山西汾酒的青花系列,剑南春的水晶剑等等,都是相当能打的。

尤其是山西汾酒,之前业绩一直紧随洋河股份,而今年前三季度山西汾酒实现营收313.58亿元,同比增长17.25%;实现归母净利润84.10亿元,同比增长24.27%。

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山西汾酒的业绩已经全面超过洋河股份,要知道,今年上半年山西汾酒还是与其刚刚比肩,现在已被其超过近40亿元,并且目前来看山西汾酒增长势头不减。

此消彼长之下,中国白酒“探花”的地位可能会被山西汾酒彻底接手,以后洋河股份见了山西汾酒也要称一声“汾老大”了。

“探花”有之位不保之势,主要原因可能是洋河股份的“后花园”起火了。

对于洋河股份和山西汾酒这种酒企而言,自身在省内地位被挑战就意味着自家的护城河有被挖掘的风险。

在今年6月份的股东大会上,张联东就表示:“江苏省内市场做不好,我们就要反思”。从去年和今年业绩上来看,洋河股份确实要反思了。

今年上半年,洋河股份省内营收增速就只有1.42%,而今世缘依然保持着20%的增速。接下来的下半年,能不能稳得住省内市场,可能是洋河业绩“止跌回稳”的重要一环。

客观上,业绩表现不佳与市场结构性调整也有关系。

洋河股份早期白酒定位于政商用酒,这在早期房地产市场,基建市场等兴旺时期选择这种定位无疑是正确的。但现在众所周知,房地产不景气,地方债务压力,多地实行禁酒令等原因,造成政商用酒市场大幅缩减。

相比政商用酒的减少,宴席用酒一直存在,有着刚需性,并且消费降级的时代已经来临,消费者对白酒消费更加理性,而今世缘价格相对较低,名声在江苏又好,并且其主打的就是“缘”文化,也更符合宴席市场的需要。

这就导致洋河股份在江苏省内的宴席市场一直能被今世缘蚕食。

如今,洋河股份意识到省内的短板开始做出调整其实也不晚,目光回到省内市场,接下来怎么进一步调整渠道策略,就显得很关键了。

高管薪酬远超同行?业绩掉队挡不住“涨薪”热情

虽然业绩降速厉害,但洋河股份的董事长、总裁等高管“涨薪”热情不减。

根据之前公布的年报,洋河股份的董事长张联东、总裁钟雨薪酬分别为197.94万元、197.94万元,位列茅五泸汾洋河5家上市酒企之首。

以全部董监高管团队的总薪酬来看,茅台的总薪酬为888.91万,五粮液为906.57万,山西汾酒为1129.99万,泸州老窖为1467.85万。

洋河股份是多少呢?2104.93万。天眼查APP信息显示,洋河股份登记的董监共有16人。

客观地讲,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同,江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薪酬高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对比今世缘董监高1934.13万的总薪酬看,洋河也依旧高不少。

特别是董事长薪酬,今世缘董事长兼总经理顾祥悦的薪酬有166.7万,比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还要低了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洋河股份业绩并不出彩,董事长张联东2023年的薪酬还是涨了6万元。虽然涨的金额不多,但也是涨薪了。而2023年整个洋河股份的董监高薪资比2022年涨了12.1%。

业绩呢?

2022年洋河股份营收增长18%,23年增速下滑到了10%,净利润增速从24.98%下滑到6.72%。增速降了,但薪酬却涨了。

接下来24年高管薪酬会不会再涨下去?值得持续关注。

涨薪这件事儿,不一定是坏事,关键还是得看业绩,看企业的经营情况,如果企业经营得好,那么涨薪就是正向激励,无可厚非。

洋河第三季度财报发布之后,市场上还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一部分人认为洋河股份是在做战略性调整,主动进行降速,为了长期主义发展。

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今年确实宣称过,目前白酒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存量竞争、结构增长、品牌集中”等趋势将持续凸显,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公司主动降速转型,是为了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加健康发展。

话说得没问题,但是三季度这个业绩来看,这个“主动降速”,倒是有点像“急刹车”。

今年洋河股份的目标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0%,与去年要求增长15%相比确实是主动降低了目标。

但目前前三季度洋河股份业绩增速还是负增长,要实现5%的目标需要最后一季度营业收入达到72.623亿元,需要是去年第四季度营收的两倍多。

这就好比一个学生,平时水平就普通一本,然后临近高考突然说要考清北。但是靠清北要的不光是热情,还得有过硬的实力。所以,即便是四季度冲刺之后,这个年度目标能达成吗?

恐怕很难。

按理说,目前行业调整期,帮助渠道去库存才是关键词,这也应是白酒企业主动降速的主要原因。

毕竟保渠道就是保酒企可持续发展。在行业周期到来以后,许多酒企为了短期业绩选择向经销商压货,经销商迫于酒厂压力,只能选择接受。

所以,降速的本质是“降风险”,而不是“降业绩”。

现实是,即便是旺季,市场也不会翻天覆地的突然就繁荣,定的目标过头儿了,感到为难的反而是渠道,经销商夹在两头,好像钻风向的老鼠—两头受气,最终白酒只能落在自己手上。

根据洋河股份最新合同负债情况来看,洋河股份前三季度末的合同负债为49.7亿元,同比减少了10%。

合同负债代表了经销商的打款意愿,一定程度上可能也反映出市场的实际动销。

所以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洋河股份到底是因为向渠道压货严重,最终压不下了导致自身被动降速?还是洋河股份主动承压帮助渠道缓解压力?

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就是这波业绩降速的真实原因所在。

不过,白酒行业,基本面还是在的,对于洋河来说,增长的拐点也需要还要一段时间调整才能出现。

洋河股份在过去几个月的努力还是不能否认的,无论是与其他酒企卷开瓶率,还是与刘德华合作开演唱会做营销,又或者推进自身品牌全球行,都是在为基本面筑底。

白酒行业,有时候也是“尽人事,知天命”。

尽管目前来看洋河业绩不够好,不过相信洋河股份能够做出更好的战略调整,就像02年时洋河股份从濒临破产到崛起一样,最终再创蓝色经典。

未来,洋河股份如何改变?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1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