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和做到是两码事

北山读书 2024-11-21 14:09:49

读书之后,一定要去实践,要去做。比如你学习知识,就像进入一个水池,水池分上层和下层,中间有一个漏网。你吸取再多的知识,可能只是停留在表层,是一些浑浊的水。你必须实践,就是透过这个漏网之后,进入下一层,才能真正体会到知识背后的深刻道理。

我说:你这个比喻让我想到一句话,“把知识穿过身体”。你刚才说看书学习,只是看和听,只是知道,但还没有真正做到。知道和做到之间还有巨大的差别。这又回到那本书《知道做到》。阻碍我们从知道到做到的重要一条就是“消极过滤”。如果你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老师,带着消极的心态去听课,你的漏网就会漏掉很多重要的知识,就不能很好的吸收。除了这一条,还有哪几条?他说:还有“信息过载”。我说:有的人看似学了很多知识和方法,其实都是信息过载。就像你刚才的比喻,他们的知识都只停留在表层,没有亲自实践,没有穿过身体,没有真正学懂。他说:第三条是“缺少跟进”。如果你不是天天做、坚持做,没有养成习惯,你就很难真正学会。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把三点都说全了。我说:对啊,你看人家书里面写的很精妙。但是呢,你要是只看这三点,就会说“哎呀就这三点啊,我都知道”。其实,你只是浅浅地了解,你没有实践和体会,没有亲身经历,你根本不知道、不理解,所以做不到。只要你亲自做了,哪怕失败了,只要你能够正视失败,能够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失败,那些失败和教训也会成为你的宝贵财富。刚才说不要“消极过滤”,只要你对自己是积极的,你就会真正有收获。培根有一句名言:“阅读使人丰富,交谈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确”。还是要多看书,阅读是重要的入口。藤藤说:是的。虽然只输入不输出,第一层池子水太多,都是浑浊的水。但如果第一层水太少也不行,就漏不到第二层。我说:基数要大。他说:对。但也不能都在第一层攒着,把水放黑了也没用。我说:我突然有一个认识,培根说的这三句话也是三个层次,也是有逻辑关系和顺序的。你要先阅读,先输入,这是吸收充分的养分,这是第一层;第二层,交谈使人机敏,今天咱俩聊了这么多,也激发了很多思考;第三层写作使人精确,写作是输出是表达,是把知识真正穿过身体。他说:把思维层次比作水的话,就是三层池子:第一层池子吸收;第二层池子加工、交流、思考;

第三层就是输出、复述、提取练习,关键是实践。中间的漏网就会一层一层撇出其中的杂质。我说:就是越来越精,写出来的都是精华,越来越精、越来越清。你这么说又给了我一个启发。我们说“写作使人精确”,所以写出来的东西都是精华,但是你看书的时候,往往理解不了那么丰富的信息。例如《红楼梦》,有非常丰富的文本信息,有很深刻的思想,你只是浅浅的看一遍,一定是理解不了的。为什么呢?因为你是直接看精华。我们总是热衷于找“干货”,但如果干货太干了,你就很难体会到细节,你就很难真正理解干货。你不理解,就做不到。藤藤说:我们学生物,讲到肾小管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重新吸收。人每天其实能够产生150升原尿,最终排出体外的只有1.5升。就是因为肾小管重复吸收了。你看的一本两百多页的书中,可能有成千上万的思想,你只是停留在最表层,你看得这么清楚,其实可能只是上面一点皮毛。我说:所以说为什么读书和实践要相辅相成呢?你光看书很容易,认为自己都知道了。只有当你去实践之后,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才会丰富你对于书的理解。他说:而且会促使你往下多想一步,想一想书里具体写了什么?就是从池子的第三层往上推,推到第二层池子,然后再推到第一层,这样才算把知识全部吸收了。我说:对。就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读书、实践,再读书、再实践。我们老说不要“死记硬背”。死记硬背就是不理解,硬记。我们为什么强调公式要知道推导过程?要理解背景故事?要去问why?

他说:推导和背景是最上面的,你只有知道了这些,才能往下理解,才能真正理解公式、定理、定义。我说:太好了。今天聊了很多内容,不只是一篇文章,是好多篇文章,之后可以慢慢总结。而且今天给我一个重要的思考是:当一个人的认知层次更高的时候,就可以有更多维度和视角看待问题,相同层次的人可以进行高信息密度的交流探讨。高认知层次的人可以向下兼容,但是低认知层次的人很难理解高认知的人说的是什么。你认为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可能完全没有听说过,他根本不理解你在说什么?张一鸣说:“所有竞争最终都是认知的竞争。你对于一件事情的理解有多深,你在这件事情上的竞争力就有多强。”他说需要什么资源啊、找什么人啊这些,都能买到,只有你对于一件事情的认知买不了。所以我说培养你的能力,不是你考多少分、以后到底能不能上清华,而是提升你的认知水平,提高你的底层能力。藤藤说:其实能买认知,只是很费劲。你看那些越出名越伟大的人物,他们最后得出的那点认知,是筛选了很多步骤的精华,他删减的步骤越多,你就越需要往回推,推很多步、花很多时间才能理解。所以你非常难以get到他们的思想。我说:对,越是干货,越容易噎着。他说:对,你听稀货你能够理解,你听干货根本听不懂。

我说:是的,为什么学习的过程需要老师解释?其实老师给你讲的那些知识,书上都有、网上都有,你为什么需要老师的解释?因为他如果不解释,你就不理解。藤藤说:人只能向下包容,不能向上兼容。这词儿硬。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