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门中竟暗藏那么多玄机(下)

鶴鳴晴空 2025-01-10 17:04:59

认识不?啥?不认识?

那这三个字您总认识吧。😀😀

跟您开个玩笑。

您开心了、笑了,不就“十年少”了嘛。

回归正题:有人说是刘伯温和姚广孝共同设计规划的北京城。

实际上这里面根本就没有刘伯温啥事。

刘伯温死了差不多40年后才建的北京城呢。

那至于姚广孝怎么设计规划的北京城,今天咱先不聊。

以后肯定还会讲到这位“黑子宰相”的故事的。

还是先聊咱们的北京城门吧。

这过去老北京的城门啊,每个城门都有它的专门用途或作用。

另外,城门楼子上的一些摆设,也都是有寓意的,特别是内城的九个城门。

这九座门洞上头都刻着花纹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西直门的门洞上,刻着几道水纹儿,寓意是水。

为啥一个城门会和水扯上联系呢?

因为在老北京,西直门是进水车的。

您会问了:进什么水车呀,城里难道不会打井喝井水吗?

上集中在聊崇文门时,咱聊到北京城的地下井水那是甜的少,苦的多。

老百姓没办法呀,苦水也得喝。

皇上可就不同了,天之子啊,他哪里喝得了苦水呀!

于是,皇上到处派人去找甜水。

最后选定了西山玉泉山的泉水。

每天从玉泉山用水车运水供紫禁城专用。

乾隆皇帝到哪里亲自品尝,感觉确实甘甜清冽,兴趣盎然,还御笔亲书:“天下第一泉”。

每天天不亮,宫里的太监推着独轮车,插着面小黄旗,挂着两个水桶,在玉泉山的泉眼装满水,再嘎吱嘎吱得,从西直门进城,直奔紫禁城。

这种水车一直到民国还有呢。

哎,咱们在电视连续剧《末代皇帝》里,不是还看到了吗?

西直门进水车,就俗称“水门了”。

现在这“水门”是早就拆除了,可水门的位置上新建的西直门地铁大楼和“凯德MALL”购物中心最上面,还有那个三个“水纹”标志的高大建筑呢。

咱再说东直门,过去老东直门的门洞上啊,刻着个方框儿。

啥意思?砖呗,砖基本都是方形的呀。

在老北京,东直门是走砖车的。当年,北京的砖窑、瓦窑基本上都设在东直门、朝阳门外。

城里哪能有砖窑呀?烧窑一冒烟儿还不把皇上给熏着。

您瞧,那会儿北京人就讲环保了,城里盖房用砖,都从东直门往里拉。朝阳门呢,是走粮车的,城门洞上边刻着个谷穗。

在早啊,这北京没有铁路,从南方运粮食得走运河,这就是有名的“京杭大运河”了。

这大运河的北方终点站是通州的张家湾。

运粮船到张家湾码头,然后再装车进城,走朝阳门。阜成门呢,城门洞上刻着的图案是一枝梅花。

“梅”呢,是“煤”的谐音。

那会儿,北京城烧煤,都是从京西门头沟一带的煤矿拉。拉煤是用骆驼,京西有不少驼户,专干这个差事。

拉煤的骆驼是打阜成门进城的,当时阜成门的附近,有不少骆驼客店,供他们歇脚打尖儿。

我记得咱们在前面第22集中聊过,崇文门走的是酒车。

那时候啊,老北京城里不但没有砖瓦窑,也没酒厂。

老百姓喝的“烧刀子”,也就是烧酒,都得从外面运。

运酒的车走别的门不行,非得走崇文门,因为必须得到这儿上税。崇文门是京南的城门,所以老北京卖酒的招牌上全写着“南路烧酒”。

有这四个字,就表明这酒是打崇文门进来的,已然上了税。宣武门就不好了,是走囚车的。

清朝,宣武门外的菜市口是刑场,也就是开刀问斩,杀人的地方。

由于死囚犯都是从宣武门押出去的,所以也就被人称为“死门”。

宣武门上面还刻着三个大字:后悔迟。

犯人一旦经过这个门可不就后悔也来不及了嘛。

袁崇焕就是从宣武门走过,然后被刽子手割了三千多刀才死。

不过也有从宣武门出去时,大义凛然,从不后悔的。

当年文天祥跪在刑场上,态度庄严地对监斩官说:

“我为宋朝能做的事,现在终于做完了”,

然后慷慨就义。

数百年后,同样为国而死的“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也是在这里被杀害。

他怒喊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明清两朝呢,出兵打仗都是走德胜门。

收兵回城呢,就走安定门了。

仗还没打呢,就想得胜。

打胜了仗,就安定了。

当然,这只是借个名儿图个吉利而已,

打仗这事,胜败是有许多的决定因素的。正阳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前门”了,这个最重要的门咱前面《游中轴·话北京》第21期详细聊过。

这里不再啰嗦了。这北京呀,还有两个特殊的带“门”字的地名,分别在东西长安街,一边一个。

东头的叫建国门,西头的叫复兴门。

这两座门,并没有城门楼子。

那这是咋回事呢?原来呀,那是日本鬼子侵占北京的时候,在东单的东面和西面,各拆了一截城墙,扒开了两个门。

小日本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呢。

城门建起来,还给这两个门取了名字,东头的叫启明门,西头的叫长安门。

有小鬼子在,本身就是一个乱,还能长安吗?

结果这名字还没被广泛叫开,小日本就完蛋了。

日本投降以后,北京的市民们想,总得给这两座城门起个名字呀。

有人就建议,不是抗战胜利了吗,干脆这两座城门一个叫“胜利东门”,一个叫“胜利西门”得了。当时的北平市政府呢,觉着这俩名儿意义虽好,但听着别扭。

日本投降以后,正是复兴建设的时期,就把两座城门改成“建国门”和“复兴门”了。

现在,这两座城门早已拆掉了,只留下这么一个地名儿。

北京的城门楼子,实际上是分为城楼和箭楼两部分的。

两楼之间有城墙环绕,形成一个瓮城。

所以,城门楼子由这三个部分组成。

这个咱在《游中轴·话北京》第21集说到前门时详细说过,在此也不多聊了。

从 20 世纪 60 年代起,北京的城门楼子便陆续地被拆了,现在仅存的是正阳门城楼和箭楼。

不过瓮城已没有了,变成了宽阔的公路。

现在我们还能看到的德胜门和东便门,也只是箭楼,城楼已经拆除了。20 世纪 90 年代,北京重建了永定门城楼。

2016 年,东部又复建了左安门角楼。

只不过,在群楼林立,现代化气息浓郁的京城,复建的永定门城楼和左安门角楼,显得有些孤单。

既看不出往日的巍峨雄伟,又看不出它立在那里的实际意义,更难以像过去那样形成地标。但它毕竟还是城楼,还是古都代表性的建筑。

它的存在也许能告诉人们,当年这里的城楼曾经是那么的雄伟,那么的重要。

而它的一砖一瓦,一灰一石,不但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还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向人们讲述着北京这座古都发生的巨变。

清朝末年,有个瑞典人叫奥斯伍尔德·喜仁龙,他把北京的各个城门,都实地查证了一番,照了不少照片,出了一本书,叫《北京的城墙和城门》。

这位瑞典人说,北京这些美妙的城门和城墙是生动的、鲜活的。

记录着北京城的脉动,记录在北京动人辉煌的历史……

好,老北京城门的那些事咱就算是简单聊完了,

北京,是个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城市,古老的城市焕发着青春的勃勃生机。

有些景点,比如天安门广场、故宫、天坛、颐和园等一年四季都是旅游旺季。

但有个地方却很容易被人忽略,有的导游说:“如果你没来过这里”就不算来过北京。

这个地方,是全北京有史以来最大的金丝楠木单体建筑,它的规制甚至超过故宫金銮殿。

故宫金銮殿里的地面“金砖”你只能隔着门远远的看上一眼。

但这个地方的地面金砖你可以随便踩、随便摸。

单根价值二十多个亿的金丝楠木,这里竟有68根之多,并且你可以近距离接触。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