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大臣被赐死,断头饭吃了2块肉喝了3杯酒,皇帝看后:放了他+

小郭子讲历史 2024-11-14 21:28:46

乾隆年间,70岁的大臣尹嘉铨因为多次冒犯皇权,被乾隆帝赐死。然而,就在最后的断头饭时,他仅浅尝两块肉,又饮了三杯酒,举止显得从容不迫。乾隆帝得知后,竟决定赦免他的死罪。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情感和逻辑?为何乾隆会对一个“罪无可赦”的文人手下留情?

求谥失礼——尹嘉铨激怒乾隆帝

乾隆年间,70岁的尹嘉铨原本已退居家中,享受晚年生活。按理说,这位曾位居大理寺卿的老臣,历经宦海风雨,应当安然度日,不再涉足朝政。然而,尹嘉铨并非安于现状之人,尤其对于家庭声望和祖先荣誉更是执着。此时,他心中有个长期未解的心愿——为其父亲追谥,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盘旋,最终促使他再次走上朝堂之路。然而,这一看似简单的请求却意外触动了乾隆的禁忌,开启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博弈。

话说尹嘉铨的父亲虽也曾任高官,但未获朝廷谥号。尹嘉铨对此深感遗憾,心中一直想着替父亲争取一个“忠正廉洁”或“功德可嘉”的后世之名。然而,清朝朝廷谥号是由皇帝一言而定的重权,尤其在乾隆一朝,皇帝的意志极其强势,尹嘉铨的请求看似无伤大雅,却是触及乾隆极为敏感的底线。对于乾隆来说,谥号的授予权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怎容臣下多嘴干预?朝廷中的老臣们自然深知这一点,平日里谁也不敢触碰。然而,尹嘉铨一心想为父亲争光,这份执拗之心早已超出他对乾隆脾气的顾忌。

尹嘉铨最终在一个秋日递上了奏折。他深知此举的分量,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奏折中,他言辞恳切,详述了其父一生为官的功绩、清廉操守,还不忘在结尾处表达对乾隆圣明的敬仰之情。递交奏折后,他内心虽紧张,却也充满期待,仿佛已看到朝廷为其父谥号的恢弘场面。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乾隆阅读奏折后,并未如他所愿。取而代之的是,乾隆的脸色愈发阴沉,怒意逐渐显露。乾隆心想,一个臣子居然敢来要谥号,这不等于说朕的权威是儿戏吗?一股愤怒涌上心头,乾隆毅然将奏折丢到一旁,丝毫不予理会。他冷冷地哼道:“谥号之事,是天下之事,岂能任由他人妄言!”

尹嘉铨几日后听闻此事,心中虽有怨念,却并未气馁。对于他而言,这不仅关乎个人荣辱,更关乎祖辈荣光。思虑再三后,尹嘉铨决定不顾一切,再次上书,这一次,他在奏折中进一步请求将其父亲牌位入孔庙接受后人祭祀。这个请求对尹嘉铨来说意义重大,孔庙为祭祀圣贤之所,入庙象征着无上的荣誉。然而,尹嘉铨的二次上书无异于火上浇油。乾隆读后怒火中烧,这哪是谥号之事,这分明是一次公然的挑衅!

乾隆冷笑一声,严词责斥道:“此人真是老不知羞,不识安分守己。”他当即下令将尹嘉铨关入大理寺,彻底斩断他的幻想。在乾隆看来,若不加以惩戒,日后定会有更多文人效仿尹嘉铨,干涉皇权。作为一国之君,他怎能容忍这样的僭越行为?然而,尹嘉铨似乎未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为父亲争谥的执念已然蒙蔽了他的理智,仿佛自己是一名为正义而战的英雄,不惜牺牲自己的声名,也要实现这份孝道。

文字狱罪名——从文人之罪到生死边缘

尹嘉铨被投入大理寺狱中的时候,心中并未觉得有多大的恐惧。他只是一个七十岁的老人,或许觉得世事已经看得透彻,纵然面对这样的变故,心中并未完全绝望。毕竟在他看来,这不过是自己为父亲争取荣誉的坚守罢了,甚至是对皇帝与朝廷的忠心所在。可是,这样的想法在现实面前无疑显得有些天真——乾隆帝并非一个可以轻易容忍臣下“放肆”的君主,更何况在乾隆眼里,尹嘉铨的请求不仅僭越,更带有不恭的意味。尤其是尹嘉铨屡次不屈服地请求谥号一事,已经在乾隆心中埋下了深深的不满。

为了让尹嘉铨彻底“悔悟”,乾隆下令彻查尹嘉铨的私人著作。结果,在这位老臣的书稿中,果然找到了不少的“罪证”。在他的文字中,尹嘉铨多次自比古圣贤,甚至引用《孟子》之语来暗示自己的道德高尚和内心的坚贞,而其中一些文字表述,确实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对君主的微词。这种文字虽然在当时的文人笔下并不罕见,但在乾隆眼中,尹嘉铨的文字带有“狂妄”和“不知敬畏”的意味。于是,他将这些话理解为“犯上作乱”的证据。

乾隆怒气冲冲地将这些“证据”展示在朝堂之上,面对群臣的议论,尹嘉铨顿时成为众矢之的。乾隆的权威不容挑战,任何被视为“不敬”的行为都可能让他大为光火。于是,尹嘉铨的案子迅速发酵,从一个寻常的谥号请求,发展为一桩动摇君主权威的“文字狱”。在乾隆的直接干预下,大理寺不但对尹嘉铨的文稿进行了详细审查,还将他的家产进行抄没,甚至连他的家人也被牵连其中,家族中无论老幼,无一幸免。

当尹嘉铨在狱中得知自己因文字获罪、家人也因此受牵连时,心情可想而知是极度愤慨的。尽管年岁已高,但他内心的傲气仍然不减。此时的他回想起当年为官之时的清廉自律,越发觉得自己是含冤受屈。尹嘉铨并非无知之人,他深知乾隆的心思,也知道这一切皆源于自己执着追求谥号一事。然而他不解的是,为父追求一份谥号,为何竟演变成文字狱?为什么乾隆会对一个七旬老人产生如此强烈的戒心?

尹嘉铨在狱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日夜。尽管他从未在乾隆面前低头,甚至在狱中依旧保持自己的尊严。但这场“文字狱”所带来的沉重打击,逐渐消磨着他的内心。他开始明白,自己已经无路可走了,生与死之间的选择权已经不在自己手中。最终,尹嘉铨的案件被定性为“冒犯君主、不知尊卑”,被判处斩立决。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尽管生命的终点似乎已经不可避免,但他对乾隆的愤怒与失望依然挥之不去,甚至愈发强烈。

断头饭与赦免——乾隆的“仁君”之举

在宣判的最后时刻,尹嘉铨得到了最后一顿“断头饭”。所谓“断头饭”,就是行刑前给犯人提供的最后一餐。通常来说,犯人面对这顿饭时心情都十分沉重,或恐惧,或后悔,或悲愤。然而,尹嘉铨并非如此。在这顿断头饭面前,他表现得异常从容。尽管被抄没家产、家人受累,但他仍然保持着一丝文人傲骨。他拿起筷子,淡然地吃了两块肉,又慢慢地端起酒杯,一杯接一杯,饮了三杯酒。整个人神情泰然,仿佛他面前的并不是最后的晚餐,而只是普通的一顿饭。

尹嘉铨的从容举止让一旁的狱卒和官员们看在眼里,无不感到震撼。在他们看来,尹嘉铨此刻该是悔恨交加,甚至是泪流满面才对。然而,他却坦然自若,丝毫没有任何的惧意或怨怼。尹嘉铨心中明白,自己虽然将付出生命的代价,但作为一位文人,他已然尽到了对父亲的孝道。至于其他的生死荣辱,于他而言早已变得不再重要。对于那些朝廷的勾心斗角,他也不再留恋,他的心中只余下一份对自己所坚持的信念的执着。

尹嘉铨的举动很快被传到了乾隆帝的耳中。听闻尹嘉铨竟在断头饭上表现得如此从容,乾隆的内心竟然隐隐感到一丝复杂的情感。此时的乾隆帝,已是一位年近花甲的皇帝,他看着朝中无数臣子的生死成败,似乎已对一切冷眼旁观。然而,尹嘉铨的这份不惧生死的坚定却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某个柔软角落。乾隆帝忽然意识到,或许在他和尹嘉铨之间,存在一种深层次的共鸣——那种无论世俗的眼光如何评判、也不畏任何权力的内心执着。尽管二人身份天差地别,但此刻,尹嘉铨的顽强似乎让乾隆产生了几分钦佩。

乾隆沉吟片刻,忽然一改初衷,下令赦免尹嘉铨的死罪,并将他遣送回家。这一决定令整个朝堂哗然,也让尹嘉铨的大起大落、九死一生的经历划上了一个惊人的转折。这位已准备迎接死亡的老人,如今得以重获自由。当尹嘉铨听到赦免命令时,心中百感交集。他并未想到乾隆会在最后一刻手下留情,而他对乾隆的怨愤与失望,也在这一刻逐渐消散。或许,乾隆帝并不是如他所想的那般冷酷无情,他的内心仍有一份仁慈存在,只是往日高高在上的帝王姿态遮掩了这份仁心。

这一事件也成为乾隆帝在位期间的一个经典传闻,流传于后世之人之间。人们在提起尹嘉铨的故事时,既对他的勇气钦佩不已,也对乾隆的宽容产生了一丝敬意。乾隆帝在这一事件中的表现,既展现了他的帝王权威,也展现了他在权力面前的人性一面。或许在乾隆心中,他希望通过赦免尹嘉铨来传递一种信息——他不仅是一位严厉的皇帝,也是一位仁慈的君王。这份“仁君”之心,使得乾隆的形象在后世的传说中愈发丰盈而复杂。

尹嘉铨从此过上了平静的生活,虽未能为父亲争得谥号,但在后世的记忆中,他的名字却因这场生死博弈而流传下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