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立陶宛外交部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宣布将中国驻立代办处有关外交人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要求限期离境。中方对此粗暴挑衅行径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
众所周知,2021年6月18日,立陶宛宣布与中国断交。立陶宛政府于2021年7月20日宣布将与台湾相互设立“办事处”,公然违背了1991年中国与立陶宛建交时承诺的“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宣言,背弃两国建交公报中所作政治承诺,导致中立关系陷入严重困难。中立关系降级3年来,立方反而变本加厉,一再破坏双边关系。
立陶宛反复无常其实才是他的常态,君不见,立陶宛一路走来一路作,曾经为加入欧盟自废武功,拆掉供应全国80%电力需求的唯一核电站。
立陶宛,总人口约280万,和我国一个普通的地级市差不多,1940年成为苏联的加盟国之一。在苏联解体后,为加入欧盟而不惜关停了波罗的海地区唯一一座核电站。也就是伊格纳利纳核电站。
伊格纳利纳核电站是立陶宛维萨基纳斯一个核电站,位置靠近白俄罗斯的国界,该核电站由苏联打造,于1987年5月全面投入运行,共有一号和二号两个反应堆,两个反应堆的年发电量可以满足立陶宛国内80%的电力需求,还可以出口到邻国获得额外收入。
核电站起名自附近一个城镇伊格纳利纳(Ignalina)。由于核电站的反应堆设计和发生严重事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相似,且没有强劲的核反应堆安全壳,立陶宛同意关闭此核电站并作为加入欧盟的条件之一。
一号反应堆于2004年12月关闭,二号反应堆于2009年12月31日关闭。核能电厂关闭之后,立陶宛使用石化燃料补部分能源缺口,立陶宛也曾经计划兴建新的新核电站,但被立陶宛全民公决否决。
2009年之前立陶宛是电力出口国,但2010年至今立陶宛是电力进口国。
但其实,虽然立陶宛的伊格纳利纳核电站核电站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都采用了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但立陶宛的核电站所使用的,是该型反应堆的改进型,已经进行了很多现代化的改造。
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严重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的,当时经过专家综合评估来看,伊格纳利纳核电站的安全性还是很可靠的。有不少专家指出,伊格纳利纳核电站至少可以再稳定使用至2030年,
然而,对于迫切想加入欧盟的立陶宛来说,其并不想让核电站成为绊脚石,在几番纠结之后答应了欧盟的要求,分别在2004年和2009年关停了该核电站的两个反应堆。结果好好的核电站,被一群败家子给拆了。
当这两个核反应堆关停之后,立陶宛才明白过来这是多么痛苦的一个决定。
时至今日,立陶宛仍然没有彻底完成对两个核反应堆、核废料、核燃料的清除工作,因为这项复杂的工作面临着巨大的经费缺口。除了拿不到拆除经费,更痛苦的是立陶宛国内的电力出现了严重的空缺。
在核电站关停之前,伊格纳利纳核电站满足着立陶宛国内80%的电力需求,在2009年该核电站彻底关停后,立陶宛国内出现了大量的电力缺口,一下子从电力出口国变成了电力短缺国,不得不从周边国家进口电力,电价也连年上涨。
2022年5月22日,俄罗斯停止向立陶宛供电,俄罗斯进口电力占立陶宛电力消耗的16%。立陶宛不得不通过与瑞典、波兰和拉脱维亚的现有互连电网进口电来保障用电需求。
2024年11月,立陶宛国民议会还通过了一项法案,旨在阻止中国企业远程访问100千瓦以上光伏、风能项目以及储能电池的控制系统。
据介绍,目前立陶宛有1000多个容量大于100千瓦的光伏和风电项目,其中一些控制系统制造于中国,并可进行远程控制。立陶宛能源部向议会提交了修正案,并表示该立法旨在降低电力系统运行的风险和威胁,防止电力系统因远程使用“敌对国家”生产的设备而受到干扰。
立陶宛一路走来,在“作死”的节奏上越走越远,不仅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经常断自己的后路,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外交关系,也引起了国内民众的不满和失望,立陶宛真是政府昏庸,百姓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