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民警帮助,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昨日,市民琚(jū)先生反映,他经公安机关同意,成功将女儿的姓登记为“璩”。
琚先生为何不愿女儿随自己的姓?今年28岁的琚先生说,他老家是栾川县冷水镇南泥湖村。村里大部分村民原本都姓“璩”,从他爷爷那辈起,连同他爷爷在内的部分村民把“璩”姓写成了“琚”姓。如今,村里既有姓“璩”的,也有姓“琚”的,双方都视对方为一个家族的人。同族血亲,为何用两个姓?琚先生问了不少人,没有得到确切回答。琚先生翻阅家谱得知,“璩”姓起源于“蘧”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应该把姓氏正确地传承下去。”琚先生说,他本来想把自己的姓改回去,但考虑到涉及不少证件的改换,便放弃了这个念头。前段时间女儿出生,他便打算给女儿“换姓”。
随后,琚先生向公安机关进行了申请。“琚先生的情况比较特殊。”市公安局治安和出入境管理支队户政大队相关负责人详细了解情况后说,开始,他们在户籍系统中查询登记的信息,只能查询到琚先生的爷爷那辈。“如果在这几代琚先生的直系亲属中,没有人登记姓“璩”,琚先生就无法为女儿选择“璩”姓。”随后,当地公安机关户籍民警查阅纸质档案并进行实地调查,确认琚先生的祖辈姓“璩”,便同意了琚先生的申请。
璩琚大不同qú璩●释义《现代汉语词典》释义:1.玉环。2.姓。《辞海》释义:1.一种耳环。《说文·玉部新附》:“璩,环属。从玉,豦声。”郑珍新附考:“《众经音义》引《字书》:‘璩,玉名,耳饰也。’”2.玉名。邹阳《酒赋》:“绡绮为席,犀璩为镇。”3.姓。“璩”在大多数字典中都标有姓氏的义项。在北宋《百家姓》中,“璩”姓居第306位。●姓氏演变《百家姓考略》记载,璩与蘧通用。相传至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有功的公族子弟被卫君封于蘧邑,便以“蘧”为姓,史称蘧伯玉,他的后代以“蘧”为姓。唐天宝年间,他的后代蒙冤遭参,为避祸将全家分“璩”“瞿”“渠”三姓各自逃亡。“璩”字是“蘧”字去草头,去走之,意在愿后人不做官、不坐车,做布衣平民,耕读传家;加王字旁,意为不忘伯玉。
●历史名人璩伯昆:明安庆府桐城人,字山甫。历官江西武宁令、广东道御史等。璩光岳:明江西新城人,擅长草书,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官至兵部职方司员外郎。著有《石波馆集》《老子解说》。jū琚●释义《现代汉语词典》释义:1.古人佩戴的一种玉。2.姓。《辞海》释义:佩玉。《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文选·曹植〈洛神赋〉》: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李善注引毛苌曰:“琚,佩玉名。”“琚”字在《辞海》《中华古汉语字典》等字典中没有见到关于姓氏的解释。在北宋《百家姓》中,没有出现“琚”字。●姓氏演变记者查阅资料显示,琚氏、蘧氏、璩氏音同字异,仍为一家。“璩”为何成了“琚”?琚先生猜测,这与数十年前的文字简化改革有关。
我市民俗学家刘百灵说,受汉字简化改革的影响,一些汉字确实出现了未被简化但被人误写的情况。当时,官方公布的简体字表中,并没有把“璩”字简化为“琚”字,可是有两个形近的常用字被简化了,并且都以“居”字作声旁,一个是“據”字,简化为“据”;另一个是“劇”字,简化为“剧”。他推测,当时有人以此类推,把“璩”字也误简化为“琚”字,随着时间的推移,“璩”姓就被习惯地写作“琚”姓了。●同“命”相“联”刘百灵说,与“璩”姓有同样遭遇的,还有这些姓。萧→肖 殷→尹傅→付 敬→苟市公安局治安和出入境管理支队户政大队相关负责人说,公民原则上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在三种情况下,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第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第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第三,有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