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第七天,《第二十条》终于反超,后劲勃发的力量让人欣慰!

张绣谈电影 2024-02-18 04:54:17

连续落后了六天,在上班前的最后一天,众望所归的《第二十条》,终于迎来了逆风飞扬。

“价值回归,正常,如果烂片卖得好,天理不容”、“第二十条好看,更是对法律和社会的一次公平正义的呼唤,关乎每一个人对社会对人的态度,可以说它是见义勇为时代的吹哨人”。

“自信的电影从来都是靠口碑赢麻的,二十条后劲很足”、“排名前三的电影都看了,第二十条最值得一看,因为它有深度有角度”。

“从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小故事入手,展现了柔软真实、善良坚强的高贵品质,通过影片把大家渴望的公平正义给完美地诠释了出来,演员的演技也很到位。”

“第二十条不拿冠军,是这个时代的悲哀”、“有内涵和没内涵的区别,迟早的事”,太多太多这样的留言了,看到一条条发自于观众肺腑的声音,胸中的郁闷一下子就畅快了起来。

一条条的留言,让我想到了当年的《我不是药神》,记得若干年前,《我不是药神》在上市初时,也遇到了相似的滑铁卢。

可之后的好口碑让它一举封神,多年以后再来看此片,发现它依然是那么的生动感人,而这部电影能够让人印象深刻,是因为它推动了医保的改革,可以说,此片具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当然,在该片上映后,它也是引来了诸多的非议,一些悲观的人认为,影片只是艺术,它只生活在童话里。

这些不太乐观的人,用自己狭隘的思想,去桎梏它、嘲笑它、打击它,可最后发生了什么呢?它的出现不仅拯救了无数的癌症患者,更推动了医保的建设更为全面更为完善。

现在《第二十条》与《我不是药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它们都站在立意深远的角度上,为了未来生活的更美好添砖加瓦。

所以,你可以质疑它的艺术加工,却不能质疑它的积极影响,因为,一句“法律不是冰冷的逻辑”,这句话道出了太多人的心声。

“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了不敢乐于助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因为,帮人的并不一定会有好报,没准一次的好心相助,就成了一生的负累。

什么时候让好人能无所顾忌地做好事,什么时候让见义勇为者不再蒙冤受屈,未来,还有太长太长的路要走。

那么身为普通大众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不是对着不完善冷嘲热讽,也不是对着未来心灰意冷。

我们应该面对着不平不公之事,发出我们的声音,让为众人抱薪者,不冻毙于风雪之中。

通过最高检高调地评价《第二十条》,我们看到了耀眼的希望,更看到了未来的方向,电影是什么?它不仅仅是娱乐的工具,它更是一种担当,一种自信文化的输出,不能让娱乐至死麻痹了我们的神经,更不能让灰色占据了高地。

在此感谢张艺谋导演与众多优秀的演员,是他们把社会中一些真实的问题给尖锐地反映了出来。

他们是敢于直面的人,是勇于挑战的先行者,在这里为勇敢者点赞,相信这部片子一定会对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同时通过此片的逆势飞扬,也让我们看到了清醒的人始终占据着大多数。

其实从“昆山反杀案”,就已经让人们看到了正当防卫的判罚开始改变了,见义勇为作为人性中的闪光点,它不容被阉割。

当然,作为一部电影,它的影响力还是有限的,可影片的巨大成功与引发的积极热议,一定会让我们看到改变的势不可挡。

这里借用一句评论“张贵生,是来不及的第二十条,郝秀萍,是来得及的第二十条,而韩雨辰,是未来勇敢的第二十条”。

希望我们都是幸运的韩雨辰,不再是口不能言,声不能发的郝秀萍。

在《第二十条》中,有无数个泪目的环节让我们为之感动,最后,韩明的慷慨陈词让我们忍不住的鼓起掌来。

说得太好了,“什么是法律?是天理!是国法!是人情!我不相信没有天理的国法,我也不相信没有人情的天理!”

“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那法律的权威来自哪里?来自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

每一句都振聋发聩,每一句,都是老百姓的心声,朴实无华的话语,一句句掷地有声,这就是真实感人的《第二十条》。

前半段为了迎合于春节档的欢庆氛围,影片制造了无数个搞笑的梗,可却没有引来多少的笑意。

毕竟不是搞笑片,随后,层层推进的剧情,让观众们的心,很快就被揪紧了,聋哑人郝秀萍出场了。

她,瘦弱得身躯像个孩子,可强大的母爱又像个猛兽,她与丈夫王永强是不幸的,为了给孩子看病,他们向村霸刘文经借下了高利贷。

本来以来孩子可以得到救治,可没有想到利滚利的债务,压得他们再也无法直起身来,刘文经打着欠债还钱的旗号,一次次将魔爪伸向了郝秀萍。

软弱的王永强不敢反抗,他被当作一条狗锁在了自己家的院子里,而刘文经的一次次发泄兽欲,让无助的郝秀萍生不如死。

她不能言语更无法反抗,衣衫破碎、满身的伤痕,身心遭到巨大创伤的她,再也无法忍受了。

打开房门,郝秀萍对着屈辱的丈夫打出了“我要去死”的手势,王永强在铁链子的桎梏下早就泣不成声了。

为了妻子女儿,王永强决定不再任人宰割,他愤然出了手,几拳下去,让从来没有吃过亏的刘文经暴怒了。

他一边躲闪着一边咆哮着,他对王永强说,他要拿出车里的刀砍死王永强,既悲愤又恐惧的王永强听此话,一下子就丧失了理智。

他追上刘文经,用手中的剪刀想也没想的就捅了二十六刀,虽然,刀刀都扎在了刘文经的身上,可它们大多是不致命的。

从刀口的深浅可以看出,当时的王永强是多么的慌乱与恐惧,虽然,王永强并没有杀死刘文经的主观,可刀子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有两刀入口较深,它让刘文经成了重伤,最后,刘文经进了医院,而王永强则因伤害罪被捕入狱。

强势的刘家,他们何曾吃过亏,向来是他们欺负别人,做为村里一霸,他们早就习惯了别人的唯命是从与唯唯诺诺。

这下刘文经竟然被懦弱的王永强所伤,刘家怎么能善罢甘休,刘父在幕后策划着一切,他们不仅要要王永强的命,还想还刘文经“清白的身”。

他们向上逼迫政府,向下欺压郝秀萍,不仅派出人手堵住检察院的大门,还绑架郝秀萍可怜的女儿,逼郝秀萍就范。

强势的双管齐下,让郝秀萍完全没有了还手之力,要不是她遇到了坚持原则正直的检察官吕玲玲,他们王家真就完了。

之后的事情,在同样是检察官韩明的参与下,事件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来韩明并不是一个果敢的人,他被随大流的氛围长期裹挟着。

“别人都是这样判的”,“你就认了吧,为了孩子忘记过去重新开始吧”,他机械地劝着自己的当事人,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

没有感同身受,他只能按部就班,终于,不公的事情落到了他的身上,儿子的正义出手,却遭到了无耻的胁迫。

大人或与已经被社会磨得冷漠,他们早就学会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孩子的心还是纯真的,他们还相信正义,愿意见义勇为。

可就是这次单纯的路见不平,让韩明的儿子韩雨辰不仅蒙受了不白之冤,他们一家更付出了母亲被关一个星期的惨重代价。

这样的遭遇,让哪个孩子敢成为一个正直的人?面对着儿子直逼心灵的问话“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我还能上吗?”韩明无法回答。

还有公交车司机张贵生,本来他是不该死的,他有一个可爱的女儿,还有一份不错的工作。

可一次正义的出手,却把他的生活全毁了,不仅丢了工作,更受冤入狱三年,三年的牢狱生活让张贵生的心死了,可他的女儿却没有死心。

从始至终,女儿丫丫就一直想还父亲一个公道,因为,她不相信好人没有好报,她不相信正义的结果是这样的。

可她不知道自己的一意孤行,却害死了自己的父亲,在最后一次上访中,张贵生丢了性命,公义没有讨回来,亲人却永远不在了。

丫丫流着眼泪问韩明,“见义勇为有错吗?好人不能当吗?法律只保护坏蛋,不保护好人吗?”

韩明同样无法回答,当无助的郝秀萍,为了不再让刘父拿孩子作胁迫,她绝然地从高楼上跳了下去后,韩明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了。

是一如既往的随波逐流,还是勇敢地站出来为弱者发声?最终,韩明做出了忠于内心正确的选择。

作为王永强一案的主办检察官,他给出的结论是无罪,不予起诉,什么是遵循司法惯例?法律的权威来自于哪里?难道不是老百姓最为朴素的情感期待吗?他大声地疾呼“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一个人的人生”!

最后,韩明动情地说:“一次犯罪污染的是一条河流,可一次错误的裁决,污染的却是整个水源”。

《第二十条》为什么具有现实主义意义,就在于它说出了亿万老百姓想说的话,什么是法律?是天理、是国法、是人情!

0 阅读:59
评论列表
  • 2024-02-18 12:41

    做正确的事总会付出代价,不能因为付出代价就没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