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菲律宾频繁在南海挑衅,中方的忍耐已近极限。于东盟外长会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向菲律宾发出强烈警示,若持续执迷不返,中国将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
7月26日,王毅外长在万象与菲律宾外长马纳罗会面,双方讨论了中菲双边关系的现状。会上,王毅强调,当前中菲关系正遭遇重大考验与挑战,其根源在于菲方屡次违背双方共识与承诺,持续进行海上挑衅,并加剧舆论纷争。
同时,他严肃劝告菲方停止反复无常、言而无信的行为,否则中国将坚决作出反应。
会议还涉及美国在菲部署的所谓“中程导弹系统”,菲方对于是否接纳该系统常驻的态度显得摇摆不定——月初时菲军方透露美军导弹或于9月撤走,但随后又表示对长期部署吕宋岛或按原计划撤离存疑。
针对菲方这种自相矛盾的立场,王毅外长直接告知马纳罗其后果:接纳美军导弹系统将加剧军备竞赛,激化地区紧张局势,最终损害菲律宾人民的根本利益。
7月22日,中菲双方就仁爱礁物资补给达成临时协议,明确规定在菲方移除“搁浅”舰船前,若需为菲方人员补给生活必需品,须预先通报中方,待中方现场审核并全程监督下方可执行。然而,次日菲外交部发言人态度骤变,否认“预先通报”与“现场审核”条款,显示马科斯政府或再施故伎。
鉴于此,王毅外长在东盟外长会上直面菲方,发出警告,强调若菲方不悬崖勒马,中方将不再对仁爱礁“搁浅”问题展现额外善意。
针对王毅外长的严正警告,菲外长回应时避实就虚,称双方已就海上局势管控达成共识,但各自立场不变,菲方愿执行共识。此回应透露出菲方对挑衅行为的顾虑,意在缓和紧张,然其在领土主权上的贪念未减,使得其“执行共识”的承诺显得空洞无力。
换言之,菲律宾虽意识到改善对华关系之紧迫,但能否真心悔改并采取实质行动尚待观察。
中方正是洞悉了菲律宾的心思,借东盟会议之机,向菲及国际社会传递清晰信号:若马科斯政府持续背信弃义,任何中菲协议都将形同虚设,中国将在必要时刻展现力量,以强大威慑捍卫国家主权,不容任何挑衅。
最终,马纳罗的回应确认了中菲在海上议题上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同时他重申菲律宾致力于对话沟通以缓和紧张局势,并以建设性方式解决分歧。
马纳罗亦提及,近期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会议的召开,双方就海上局势的管控达成共识,展现了彼此的善意,菲方承诺将切实履行这些共识。
在达成临时性协议之后,菲律宾首次向“搁浅”军舰提供补给,此举被推测为遵循了中方的要求,否则不会如此顺利获得批准。中国海警局发言人甘羽宣布,7月27日,遵循中菲双方临时性安排,菲律宾派遣一艘民用船只,为“搁浅”军舰运送必要的生活物资,中国海警对此进行了确认并实施全程监督。菲律宾外交部亦同步发布了相关信息,并特别强调过程中未发生任何意外状况。
此次中菲高层对话,标志着菲律宾在多次挑衅后,终于选择回归理性的谈判桌,其背后的深意,耐人寻味且意义非凡。
首先,这场对话无疑是对双方过往谈判努力的深度加固,尤其是针对仁爱礁的微妙局势,中国外交的利剑直指要害——王毅外长掷地有声的警告,如同惊雷般响彻会场,他不仅重申了中菲间临时性安排的严肃性,更对菲律宾的反复无常、言而无信提出了严厉谴责,言下之意,若再蹈覆辙,中国必将以雷霆万钧之势,捍卫自身权益,不留余地。
这种前所未有的强硬姿态,不仅是对菲律宾的直接震慑,也是向世界宣告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坚定立场与不容侵犯的决心。
再者,此番对话的亮点在于,它见证了菲律宾态度的微妙转变。尽管过去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屡屡挑战中国底线,但此次外长直接表态,愿以对话协商为桥梁,缓和紧张局势,寻求建设性解决之道,这无疑是对中方长期倡导和平对话理念的积极回应。
尽管外界对菲方的诚意仍存疑虑,但中国已亮出底牌:我们既有以理服人的耐心,也有以力止争的决心,菲律宾的每一步选择,都将面临中国实力与意志的双重考验。
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的此番表态,实则是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做出的明智选择。美国在关键时刻的“隐身”,让菲律宾深刻意识到自身不过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国内反对声音的兴起,更是对其激进政策的一记警钟。而中国海警此前的果断行动,更是以实际行动展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意志,让菲律宾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南海策略。
综上所述,此次中菲对话,不仅是对过往摩擦的一次阶段性总结,更是对未来和平共处的一次重要布局。菲律宾的表态,虽不能完全消除疑虑,但至少透露出一种信号:在南海这片复杂的水域中,理性与合作的声音正在逐渐占据上风。
而中国,则以其一贯的稳健与果敢,进一步巩固了对仁爱礁乃至整个南海的实际管辖权,让菲律宾在口头否认的同时,行动上却不得不低头认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