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访华的背后,是美国面对东方的工业海啸,活不下去了

春迟嫣韵谈军事 2024-04-13 02:39:23

关于耶伦来华的讨论,最近一段时间多了起来。跟以往多次美国官员访华,对原因遮遮掩掩不同,本次耶伦访华的信息发布更加公开,透明,尤其是大家在互联网上能够看到耶伦访华的广州演讲同声传译内容,通过耶伦演讲,我们看到了一个很简单的结论:中国经济制度的高效率已经到了美国害怕的程度了。

最近,美国的贸易代表,那个被戏称为小猪佩奇的叫做戴琪的人,在欧洲表示:中国的经济制度效率太高,按照目前的趋势,中国可以生产出全球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如果西方国家对中国出口不管不顾,那么美国和欧洲都将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失败,小猪佩奇担忧的说到,西方国家的工业积累,正在被中国企业击垮。

如此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美国人难道是到欧洲表达一份中国先进论去了吗?很显然,不是的,过去西方一直标榜,他们的经济模式才是全球最高效的,并一直以苏联的崩溃,来佐证美西方的这个论点。但是这个高效的西方经济模式,在中国经济制度面前,似乎正在成为最搞笑的。

不过,西方也有政治正确的思维逻辑,他们的表述如果再联想到美国率先开启互联网革命后,美国气势如虹的经济增长,美国的所谓先进经济模式在全世界面前,也是说得过去的。现在呢?我们还没有经济制度问题跟美国进行什么唇枪舌战呢,美国自己就开始抽自己嘴巴子了,过去吹过的牛,现在也终于知道牛B漏风吹不响了。

但是从媒体层面上说,西方国家的媒体,从来没有正面报道过中国的状况,一直以来,中国崩溃论贯穿了西方的媒体报道。如果夹杂着当下美国政客所谓中国经济模式更加高效的说法,我们看到了一个纠结中的美帝:一面在唱衰中国中难以自拔,一面又在担忧中国高效的经济模式,可能会导致美西方的企业活不下去。很显然,在西方的舆论中,对中国经济充满了纠结,如果你看中国崩溃论吧,似乎我们的经济模式在美西方面前,啥也不是,但是你如果看美西方的媒体担忧呢,你又会觉得,中国的经济高效率,似乎已经厉害到可以碾压西方的程度了。

实际上,美西方之所以对中国的高效经济模式如此担忧,事实上并非是我们的效率高,说到根本上,还是技术升级的原因。大家思考一下,过去我们难道生产低端产品的时候经济效率就很低吗?如果没有任何优势?我们如何成为世界工厂的?2023年,我们完成了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对外出口。虽然在整个汽车行业中占比较小,也就是几十万辆国产品牌电动汽车的出口,但是欧美作为汽车过去的霸主,认为我们的出口,代表了未来的趋势,而他们很显然还没有在电动汽车上面打好基础。如果将高新科技产品的生产销售看作是一场竞赛的话,我们当下的状况,是已经准备好往终点冲刺了,西方在这一领域,还需要好长时间的准备才能够起步。

咱们去年国内的电动车销量是出口规模的几十倍,绝大多数的汽车产能,都被我们内部市场给消化掉了。仅仅几十万辆汽车的出口,在欧美看来,就是中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在对外搞倾销,这种逻辑看起来实际上是很搞笑的。咱们国内市场这么多年以来,不都是国外品牌占据主动权吗?如果说我们几十万辆汽车出口就是搞倾销,那么那些个欧美日韩的汽车品牌,过去几十年岂不是将根扎在我们家里搞倾销吗?欧美所谓的中国汽车产业产能过剩,不过是担心我们继续加大生产,加大出口,如果中国更高性价比的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中公平竞争,欧美日韩的车企,可就真的没有活路了。

我过去多次说过,虚构筹码,是美国外交谈判中惯用的伎俩。他们在还没有谈判之前,首先从一个层面对你进行指责,然后以此当作筹码,期望我们交换实实在在的利益。说真的,美国人还没建国的时候,这一套就玩的贼溜。耶伦访华结束后,西方媒体又以不及预期,来评价耶伦来华访问的成果。试问大家,美国期望在汽车,光伏电池板等我们的优势产业上分一杯羹,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表示,仅仅用指责我们的话来骗取我们的让步,这种空手套白狼的勾当,似乎把自己想的也太聪明了。

说点客观存在的东西,我们过去作为世界工厂的时候,最大的出口产品,是机电类,其次是自动化设备,再然后是汽车零配件,再然后是手机,再其次才是过去的服装玩具这些产品。其中机电自动化设备类目的出口规模在三万亿美元以上,占我国出口的绝对大头。那么机电自动化类目中,有哪些是跟当下美国担心的,汽车,光伏产业相关的呢?

很显然,消费电子,机械加工,汽车零部件,电脑,信息处理设备,个人消费电子这些,一直都是我国的强势产业。君不见沿海省份的工厂中,有多少是生产这类产品的?在汽车发动机领域,我们的技术绕不开西方的专利,这才是我们长期以来,汽车内燃机发展不及预期,市场换技术也没有真正促进国产汽车崛起的关键所在,人家的专利壁垒在那里,而且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的内燃机的技术专利不说被完全开发殆尽了,至少也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我们作为后发者,在燃油发动机这个赛道上,是肯定无法超车的。

如果将燃油发动机绕开呢?我们成熟的上下游电子类制造业供应链,就是最好的发展电动汽车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特斯拉作为一条促进中国电动车发展的鲶鱼,还没有发挥几年作用呢,我们的基础优势很快就助力国产汽车品牌完成了换道超车的任务。到今天,电动汽车领域,我们已经占据了全球产能的三分之二,动力电池部分,我们生产了全球总产量的72%,与光伏产业一起,独霸全球新能源市场供应。

然而,西方一边在对我们设置贸易壁垒,破坏贸易全球化,反过来却在指责我们破坏全球化。这样的逻辑,让人听来着实有点不能理解,西方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态,才能将破坏规则的行为,推到我们头上?咱们还是先来看看美国这样说的逻辑,然后才能从这些基本逻辑中,看清楚西方人,尤其是美国具体想表达什么。

从产业转移上说吧,过去呢,新技术催生的新产业,在二战后基本上都是率先由美国人推动。这意味着,美国享受到最早的科技红利之后,在生产已经不怎么赚钱的时候,就通过资本操作,产业转移的方式,将其转移到欧洲和日本。等到这些产业彻底不赚钱了,沦为微利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了,欧洲和日本也就顺手转移到了我国和东南亚等更不发达的地区。产业转移,是最好拉拢别的国家的手段,美国正是将还有点肉的骨头,扔给了日本和欧洲,所以欧洲和日本才会死心踏地的做美国的走狗。

产业转移这一套设计呢,被美国美其名曰:全球化分工体系。美国构筑了这套体系,掌握了这套产业链最高端的技术领域,通过资本操作的方式,获取最丰厚的利润。如果一切都按照美国人的预期发展,那么美国将永远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偶尔出现的某个国家在技术上对美国稍稍形成挑战,美国就会集国家之力,对其进行打压,我们的华为,不是美国打压的第一家企业。过去美国还对法国的企业,日本的企业进行过科技打压,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为了独占金字塔尖的位置而已。

不过打压归打压,但是产业转移到了中国之后,就发生了一个小小的变化。那就是中国没有将产业继续转移出来。说白了,我们的人口规模太大了,14亿人口规模中,几乎一半以上的人都可以成为产业人口。如此多的劳动者数量意味着,即便是欧美日韩将所有的产业都转移给中国,我们也接得住。于是,中国成为了事实上的产业黑洞,只吃不吐。

我们从最简单的服装鞋袜做起,一直向着产业链的技术顶端迈进。大家习惯上说什么只要我们拿下的行业,都会将其做成白菜价。之所以出现了如此内卷的情况,说白了,还是我们需要太多的产业,来支撑我们的全民就业。于是,全球化的分工体系,逐渐出现了一种趋势,那就是过去美国设计的金字塔式的分工体系,正在被我们一一铲平,我们不需要头顶上坐着个技术吸血者,我们只关心我们拿下来多少产业。

当这种趋势出现之后,美国人就向全世界宣布说,大家看看,中国只要拿到了一个层级的技术,就会将产品白菜化,长此以往下去,美国崩溃之前,各位是不是先崩溃呢?但是地球村也就这么几个人,大家看到中国一家吃的挺好,他们越来越没得吃。于是就觉得,美国似乎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于是呢,美国的所谓友岸外包行为,也就是他们口中的去风险化,也就开始了。美西方的理由很简单,不能将所有的生产都放在中国,这样就会对中国形成极大的依赖。于是,这几年我们看到美国在主导全球产业链,往墨西哥,越南和印度转移。去年产业链转移出去的速度是挺快的,但是到了今年,似乎又开始变得缓慢了,很多产业链即便是转移出去,在中国国内也保留了极大的生产份额。原本美国人是准备对我们从产业上釜底抽薪的,结果不怎么成功。

在不成功的同时呢,美国突然发现,中国人的技术进步速度简直是太快了。这才几年呢?电动汽车就做的这么好了?尤其是2024年年初,在看到比亚迪将电动车售价做到一万美元出头以后,美国人开始慌了。原本美国人的想法,是从产业链转移和科技封锁两个层面,来封锁限制中国的发展。在将中国产业狂飙的势头摁住之后,他们再转过头来,慢慢搞自己的电动汽车,光伏产业。如果美国人成功了,很显然,中国的产业会消失很大一部分,而且美国也利用了中国产业趋势,发展出了他们自己的电动汽车,光伏产业。

但是美国人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出来,我们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电动汽车做得这么好。既然我们国内有了不依赖境外市场的技术升级了,那些原本已经开始向外转移的产业链呢,也就可以留下来,甚至在国内汽车产业,光伏产业的需求下,还可以适度的扩大生产。于是,本来准备赚两份,赢两次的美国人发现,他们一直以来高估了自己市场的吸引力,低估了中国科技进步的速度和经济制度的高效率。

美国当下指责中国所谓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就好比是马老师在指责对手不讲武德,我美国还没准备好,你就一拳就往脸上招呼,我这个黑眼圈怎么来的你心里没点数吗?当然,这种心态呢,大家当作一个笑话看看也就行了,毕竟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当下的状况是,汽车产业,尤其是电动汽车领域,中国从矿产处理,到精炼,从汽车生产到销售,整一个产业链全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就算美国要生产锂电池,也不得不将锂矿送到中国进行精细化加工。你说,这美国能受得了吗?我过去说过,打不过可以开骂嘛,现在美国指责所谓中国电动车产能过剩,大概就是竞争看不到希望之后,内心想出来的一个虚无筹码而已。

我们取得电动车全球产业主导权呢,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大概也就是十几年的时间。按照这个速度,颠覆全齐汽车产业链分工体系,大概再有个十年左右,就可以做到了。也就是说,欧美日韩在十年之内,将面临汽车产业被中国夺走大多数的担忧,这才是美国耶伦来华的根本目的,他们想保住汽车产业,但是又不想做任何性质的让步,期望仅凭借美国世界老大的名头,就来空口套白狼,这才是耶伦来华谈不出什么结果的原因。

说到这里,大家就应该能够明白了,美国所谓中国破坏世界贸易秩序的说法有多么站不住脚了吧?事实上,我们的进步,来源于我们更早的布局和经济决策领域更大的冒险。美国没有进行前期的铺垫,仅仅依靠一家叫特斯拉的公司就想拥有一切,明显有点过于托大了。现在眼看已经没有可能翻盘了,反过来指责我们,这就像两个小孩子打架,输了的那个不承认,非要张口说赢了的不讲武德,分明自己没准备好,脸上挨了一拳还嘴硬。

当然,美西方也不仅仅只是看着中国产业进步干着急没什么作为,现在的美国,也是在对其国内从锂矿开采,到新能源汽车生产进行强力补贴。今年春季,就对北美最大的锂矿进行了22.6亿美元的补贴。据说欧洲也要开始大力补贴其新能源产业。

美国的补贴相对于欧洲要狠的多,过去,美国一直不对市场行为进行政策强力干预,目的是什么大家不言自明。有太多时候,美国一直在对我们补贴相关行业进行攻击,现在美国这么做,我们自然也就将美国给告了,理由很简单,美国政府的补贴行为违反WTO规则。过去美国人经常拿来攻击他国的长矛,一个没拿稳,扎自己脚面上了。

说真的,美西方一面在对境内的企业进行补贴,一面在指责我们的补贴行为。这种行为的背后,事实上告诉我们,他们所谓的自由,信仰,在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前,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狗屁。就连美国国内的学者,在支持美国的产业政策的时候,面对美国媒体的采访也脸红羞愧,甚至公开表示:美国的产业政策确实违反了世贸组织的规定,但是美国这么做,有利于美国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美国的学者在对美国抱怨中国的定向补贴时候说到,美国这种行为,实际上是脸皮太厚的行为,并不值得称赞。

二战后,因为社会主义运动的原因,西方国家为了抑制社会主义在其内部的滋生,不情不愿的大幅度提高了民众的福利。或许切格瓦拉说得对,只要社会主义来过,无论成功与否,他们的国家都会对国民更好。实际上,美国为首的西方在做这些的时候,难道是良心发现吗?实际上都不是,他们想要维护的,不过是他们继续赖以维持的霸权。

我过去曾表达过,美国在拖垮苏联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将自己也拖跨了。当下,享受了数百年现代红利的西方国家,已经到了颓势尽显的时候。在面对中国高效的经济制度,美西方的决策者们,正在用我们的方法,来做着他们口中不正确的事情。如此口是心非,说真的也挺搞笑的。

最近有个词,在境内境外的互联网上都很火爆。这个词就是工业海啸,在西方看来,中国的高效率生产在他们眼中就是一场惊天巨浪,一波就可以将其工业基础完全摧毁。所以绝不能让中国的工业海啸,冲击到他们的市场中去。西方的精英阶层明白这个道理,于是耶伦的访华,也就自然形成了。

耶伦来华给中国出了个主意,表示中国生产了那么多的产品,国内很显然消化不完,那么中国势必会将其更多的卖到全世界。中国倒不如给工人涨工资,让消费留在国内。这个方法说出来,其实挺恶毒的,美西方在中国有那么多的工厂,他们完全可以率先给工人们涨工资嘛,我们现在还没有到那个时候,大幅度上涨工人工资,很多工厂利润那么薄,一下倒闭了,谁来负责人呢?再说了,涨工资也只能缓慢的上涨,一年几个点的上涨才是可以持续的,这个时候大规模上涨,完全就是不合理的行为。这种慷慨,看起来很能得人心,但是用的是谁的钱呢?工厂倒闭了,工人失业了,涨工资更好还是没工作更好呢?一顿吃到撑,跟顿顿有的吃相比,很显然,涨工资是在坑我们。

实际上,耶伦也表达了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希望我们出手,能够将房地产和股市给拉起来。这样中国的产能问题就会在财富效应之下,慢慢自动消失了。民众在财富上涨预期之下,自然会多消费。耶伦的这个方法不错,确实能够起到这样的效果

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那就是当下我们面临着货币的那个不可能三角,我们只能在保住汇率和货币政策的时候尽可能的限制资金流动。要不然在美国的高息之下,资本早就外流完了。这个时候让我们大规模进行财政政策刺激,岂不是要我们将好不容易稳定的金融局面给搞崩溃吗?

美国要想让我们实现家庭资产的财富效应,实际上很容易就可以帮助我们。你们干嘛不降息呢?将利息降低到0,将流动性释放出来,你看看我们的股市房市涨不涨?现在你们不搞量化宽松,让我们搞,岂不是想通过这些再给我们来一波更狠的金融战吗?只有在美联储降息,中美金融战熄火之后,我们才有条件放水救资产,央行首先关注的是汇率,之后才是经济基本面,之后才是资产价格。央行没条件,是不会大规模放水的。

当下对于深处金融战争劣势中的我们,唯一的解局之法,就是扩大出口。用出口换取的利益,实现就业的同时,保住人民币汇率,保住国内的债务良性循环,除此之外,根本就没有好办法。

当然,我们上面提出的办法是可行的,那就是用美元降息,释放流动性,来刺激我们的经济基本面。但是这里面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美元的信誉会降低,这无疑会要了美国霸权的老命。跟美国霸权相比,美国是不可能让步的。

现在看来,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争端,已经越来越清晰了。美国期望通过金融战争,将我们的债务危机给引爆。而我们为了不被引爆,只有拼命生产出更具性价比的商品,换取更多的外汇来应对这种恶意。而美元高息之下,弱势人民币是有利于我国出口的,而我国的科技进步在汽车领域对西方形成的冲击,又是西方难以承受的。

最终,中国的问题解决方案,是美国的死局,美国对中国的金融攻击,我们一旦放水刺激也是死局。我们要想解局,生产是唯一的办法,而技术升级之后的生产,又会导致美西方产业面临灭顶之灾,又是美国的一个死局。说到这里,相信大家也就能够搞清楚,为什么中美谈来谈去,总不见有什么实质性的共识达成了吧?现在等于是一场多年的中美对抗,终于将两个大国,都逼到了不能让一步的悬崖之上了,接下来,就看谁能够撑到最后了。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