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沙漠“生命线”:全程108口井,每口井房都住着“特殊”夫妻

甄頔阚阚 2024-12-14 12:42:38

序言

“塔克拉玛干是什么意思?”

“进得去出不来。”

塔克拉玛干沙漠,这片古老的土地以其无垠的沙海和极端的气候条件,被誉为“死亡之海”,在这里,沙丘绵延至天际,沙尘暴更是时有发生。

然而,就在这生命禁区里,一条蜿蜒的公路如同现代文明的丝带,穿越了这片荒凉,这就是塔里木沙漠公路,一个工程奇迹。

而在公路两侧,每隔三四公里就有一对夫妻守在一口水井旁,他们是谁?又在那里干什么?

“进得去出不来”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面积3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同时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

这片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平均年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500至3400毫米。

在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高耸于平原之上,狂风能将沙墙吹起,高度可达其三倍。

沙漠中沙丘连绵,受风的影响,沙丘时常移动,形成了变幻莫测的风沙地貌。

沙漠的侧翼是雄伟的山脉:天山在北,昆仑山在南,帕米尔高原在西,东则是罗布泊。

在沙漠边缘或古河道、泉水出露的地方,生长着一些植物,它们有着适应极度干旱环境的特征:长长的根系,没有叶子,只有枝干。

胡杨能在盐碱地上生长,形成绿色走廊,显出生机。

沙漠中还有许多古代人类活动的遗迹,如楼兰废墟,曾是丝绸之路的中转贸易站。

直到塔里木沙漠公路建设完成,国人才渐渐知道,在我国版图的边缘,竟然还有一片这么美的地方。

生命线

塔里木沙漠公路所在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500至3400毫米。

如此反差的极端恶劣条件,使得公路的修建看似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我们中国基建懂的都懂,就没有建设不了的地方,克服不了的困难。

先是因为流动沙丘,工程师们采用了创新的“强基薄面”施工工艺,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施工团队使用了大量的推土机、压路机和挖掘机,分组从沙漠边缘向内推进,采用“剥洋葱”的方式,一层层推土、填土,直至达到设计的路基顶面。

在沙漠中,水源极为稀缺,施工队伍不得不在方圆十几公里内寻找水井,许多井都是枯井,偶尔打出水的井水质也不佳。

为了保证施工用水,工人们修建了长达150公里的拉水便道,耗时十小时才能运回一车水。

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建设者们依然坚持昼夜施工,三班作业,确保工程进度。

除了水源问题,每年,沙漠中有82到142天的强风和沙尘暴天气,施工人员不得不在风沙来袭时寻找避风处,确保施工安全。

为了抵御流沙侵蚀,保护刚刚修好的路面,公路两侧构建了宽达70多米的防护林带,形成了一条436公里长的绿色长城,由2080万株绿植构成。

1995年,塔里木沙漠公路正式贯通,这条全长522公里的公路,不仅是中国“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是世界范围内在流动沙漠中修筑等级公路的先例。

在这条绿色长廊中,每隔四公里就有一座水井房,共108座,每座水井房中都有一对夫妻守护。

这些“夫妻水井房”隶属于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他们是沙漠中的守护者,在生态防护扮演了关键角色。

然而他们面对的不仅是沙漠的干旱和酷热,还有无尽的孤独。

绿色奇迹的缔造者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广袤,我们见识到了,一条蜿蜒的绿色走廊——塔里木沙漠公路,我们也领略了其中的意义。

而沿着这条公路,每隔三四公里,便有一座红顶蓝墙的水井房,它们是这片沙漠中独特的绿洲守护者。

这些水井房不仅是灌溉系统的关键节点,更是守护者们日常生活的家。

每座水井房内,住着一对夫妻,他们被称为“夫妻水井房”的守护者,肩负着维护这片绿色长廊的重任。

这些夫妻的日常工作充满了挑战与艰辛,他们负责巡视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四公里路段,照料大约20万株树木。

每天,他们都要检查滴灌系统是否运行正常,确保每一滴水都能精准地送达植物的根部。

他们还要对破损的管道进行及时维修,清除杂草,为树木施肥,保证这片绿色长廊的生机与活力。

日常生活中,水井夫妻的一天简单而规律。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沙漠的薄雾,他们便开始了劳作。

尽管中午烈日当空,他们依然在沙漠中忙碌,为树木修剪枝叶,确保每一棵树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和营养。

当夕阳的余晖洒满沙漠,他们再次巡查,确保一切安然无恙,然后回去休息。

这些夫妻在这无尽的沙漠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不过有意义的事情,通常都需要人们长久不懈的努力,水井夫妻们的一天说的轻巧,实际上要艰难得多。

第一个挑战就是极端的气候条件,在夏季,沙漠的炙热如同熔炉,地表温度飙升至七八十度,足以让鸡蛋在几分钟内蒸熟;而到了冬天,夜间温度骤降至零下,滴水成冰。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必须忍受极端的温差,以及沙尘暴的频繁侵袭,这些风暴能瞬间将天地化为一片混沌,让日常生活变得异常艰难。

在当地,水井夫妻的生活用水,并不是像我们正常家庭一样源源不断,而是全靠每周的水车运送。

而每周运送一次,一次仅有500公斤水,这500公斤,需要每户夫妻俩精打细算地分配给一周的吃喝拉撒。

而食物更是十分有限,多以干粮和罐头为主,新鲜蔬菜和水果成为奢侈。

电力供应不稳定,夜晚常常依靠煤油灯照明,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让他们与现代生活脱节。

除了物质上的挑战,孤独是水井夫妻不得不面对的情感难题,毕竟虽然“二人世界”难得,但也仅限我们,他们这每天想见个陌生人都是个难事儿。

他们的生活圈子仅限于彼此和偶尔路过的旅人,与外界的联系仅能依靠时断时续的手机信号和陈旧的收音机。

这种隔绝不仅考验着他们的耐心,也考验着他们的情感承受能力。

尽管如此,水井夫妻以一种几乎超脱的方式克服了这些困难,他们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转化为对沙漠的热爱和对工作的责任感。

每天看着自己照料的树苗茁壮成长,他们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些树苗不仅是沙漠中的绿色希望,也是他们坚守岗位的见证。

沙漠公路的新篇章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塔里木沙漠公路也开始实施零碳释放工程。

这项工程通过在公路沿线新建86座光伏电站,实现了对沿途生态防护林的抽水灌溉,全面替代了柴油机发电,开启了“阳光养绿”的新模式。

光伏电站的总装机规模达3540千瓦,年发电量约362万千瓦时,减少了柴油消耗约1000吨,年减排二氧化碳3410吨。

这一转变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真正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随着光伏电站的建设,塔克拉玛干沙漠逐渐成为“绿电热土”,今年新疆的太阳能发电量达到了169.78亿千瓦时,占发电总量的6.56%。

这一切都表明,沙漠公路不仅是交通的动脉,更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

此外,光伏板的铺设不仅能提供绿色电力,还能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改善植物生长环境,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模式。

随着生态防护林的茁壮成长,公路两旁的植被逐渐繁茂,吸引了野兔、沙狐等动物的栖息,沙漠的生态环境正在悄然改变。

通过这些措施,塔里木沙漠公路的建设不仅为新疆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球沙漠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结语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他们来自四川、河南、广西、浙江,和我们没什么两样,但他们不同于大多数人的是,除了维持日常生活作息,他们肩上更多了一份责任和使命——建设祖国大戈壁的愿景。

这些守护者和建设者的故事,如同沙漠中的胡杨,坚韧且令人钦佩。

如今,随着零碳示范工程的启用,塔里木沙漠公路展现出新的面貌。

信源:

浙江日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108个“夫妻水井房”——探访生命禁区的守绿者》

金台资讯:《大漠深处守绿人》

央视新闻:《一份责任 一份担当 436公里绿色背后是“守井人”在坚守》

中国石油报:《沙漠公路里的“别样浪漫”》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