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焦是未来高端手机的关键竞争点?

兹有谈科技 2024-07-25 17:09:27

前段时间,SOOMAL坚持多年的手机摄像头评分取消了,因为这种基于主摄为主的打分机制已经跟不上国产手机摄像头的发展趋势。

如果你是最近一年多上市的国产高端手机的用户,会发现,你的拍摄习惯已经在悄悄的改变。以前是主摄占了绝大部分的拍摄任务,现在长焦的占比可能接近一半。2年前有厂商做过统计,即便有超广和长焦做副摄的机型,主摄拍摄占比也能接近80%,是主摄各种场景通吃吗?其实不是,而是提供其他焦段的副摄不够强,或者不够好用。

现在主流的手机主摄焦距大概在23-26毫米的范围内,这是妥妥的广角,广角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其实并不友好,使用难度其实挺高的。其视野大,容纳的各种对象多,造成构图取舍困难,别说新手了,就算不少半新老鸟,也没把握敢说自己有能力完美驾驭23毫米焦段。超广就更难上手了,因为使用难度偏高,给超广上高配置回报率并不理想,有没有发现。有没有发现,这几年超广不但不是热点,甚至还在偷偷的减配,而用户感知也不强,就是因为使用率低。

2019年,华为P30 Pro上市,潜望式长焦出现在了在售手机当中,开启了长焦新时代,各家也纷纷跟进。但用户并不是很买账,使用率依然很低,最大的原因就是成像质量不行,晴天下能凑合,弱光下一塌糊涂,使用限制较大,让人爱不起来。接下来的几年,潜望式长焦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配置。

所以,拼影像,还只能是卷主摄,所以各家又整齐划一的迈进了“一英寸大底”时代,为了这一英寸带来的画质提升,大家逐渐接受了更加突出的机身设计和接近半斤的重量。恰恰是主摄这一次升级所达成的共识,给长焦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间,既然突出部分这么厚了,那么再塞一个更大尺寸的潜望长焦模块吧。

大模块意味着更大的感光器尺寸,长焦画质的短板将得到极大的改善,而且国产厂商们还紧锣密鼓的将长焦微距功能给普及了,手机长焦终于实现了远可以拍景物,中可以拍人文,近可以拍微距花草的全能应用,而新的硬件也能适应更复杂的光照条件,弱光场景中也能较好表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博物馆里也能用随意的使用长焦了,甚至可以去昏暗的爬虫馆拍虫子。就在2年前,这都是很为难的事情。

与此同时,超分融合算法也在极大的改善长焦的应用体验,以前使用长焦需要卡在它的光学焦距上使用,否则成像质量会很受影像,而这个算法能减少变焦带来的画质损失,让手机长焦的使用有了纯光学变焦那样的近似体验[近似,勿杠],现在比较优秀的长焦机型,在等效200毫米的变焦范围内,已经能提供可用的画质,且基本不分场合。

这一硬一软结合的进步,让当前顶级的手机长焦体验比起2年前的机型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提升包括适用题材、画质与实际应用体验,是全方位的巨大进步。上面展示的样张,均为某手机长焦拍摄,其画质水平已经可以冒充相机所摄。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长焦有着视野更窄,被摄主体更容易突出,构图更容易的巨大优点,简单说就是易于上手。相比主摄、超广,一枚好长焦更容易让用户刷成就感,更容易体验到摄影的快乐。前提是,长焦要够好,以前那种就不太行。诸位老法师,回头想想自己的摄影经历,是不是有那么一支长焦镜头给了你无数次的信心后,然后才小心翼翼的去接触超广题材的?

我们整理最近2年旗舰机型的成片时发现,长焦的使用比例大大的提升,长焦表现越好,长焦出片占比越大,也询问了周围的朋友、读者,也得到了类似的反馈。所以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基于主摄为主的评分机制还有意义吗?有,但会有明显的偏差了,所以我们决定废榜。而诸位也没必要太在意评分,现在的旗舰手机都已经具有出好片的基础实力。

长焦是不是未来高端手机的关键竞争点?我们认为是。长焦一定是下一个卷中卷的热点,现在的长焦优化还不够,很多适合场景下对焦逻辑需要优化,有些机型拍花花草草,对焦比较吃力,有些算法还跟不上。画质也有进步空间,下一代旗舰, X100 Ultra这种级别的场景起码得是标配吧,当然,我们还希望更上一层楼。当国内厂商关起门来一通厮杀后,回头再看曾经景仰的标杆品牌,已经被远远的甩开了,跟随竞争变成了领先竞争,国货这些年还是挺给力的。

您对手机长焦又有何期待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