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邱少云牺牲,遗体的一处细节引起重视,三等功被改为特等功

梅梅评历史 2024-01-24 07:04:06

2017年1月,贵州省遵义市公安局的几位领导,来到了一位抗美援朝退伍老兵陈大权的家里慰问。

在与老人交谈的过程中,一位民警意外发现,陈大权老人竟和邱少云是战友,而且还珍藏着他唯一的照片,照片背后还有邱少云的亲笔签名!

此事一出,网上立即引起了轰动,甚至惊动了军委。

众所周知,邱少云生前并未留下照片,我们后来看到的邱少云的图片和雕塑,是根据他三弟、四弟的样貌设计出来的。

这张照片真的就是邱少云本人吗?

一、穷苦出身

1926年7月,邱少云出生于四川省铜梁县关溅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他9岁那年,父亲因得罪地主被淹死,母亲也在次年去世,家中只剩下邱少云兄弟四人。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看着幼弟邱少华骨瘦如柴,大哥、三弟又不在家,身为二哥的邱少云便主动担起了绝大部分的农活。

提起过去,年逾80岁的邱少华难掩伤感:

“二哥对我很照顾,重活累活都是他做。他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多给我一些吃的……为了糊口,二哥干过很多活,泥瓦匠、木匠、餐馆跑堂……住的地方也经常换,我们兄弟经常东一个,西一个,生活所迫,没得法子。”

邱少云的弟弟邱少华

1948年6月的一天夜里,邱少云正在家里干活,突然,几个国民党兵闯进家里,把邱少云当成壮丁绑走了,从此之后,邱少云杳无音信。

多年后,邱少华才从记者口中得知,邱少云被抓壮丁后,被编入国民党军第21军112师68团,先后干过马夫和伙夫,后来又被拉入川军。

在川军干伙夫的时候,邱少云的日子过得很苦,有一次他不小心把饭烧糊了,还被连长捆起来打了一顿,又罚站了一夜。

1949 年12 月,人民解放军挥师入川,邱少云自动选择留下,成为了解放军第10军29师87团9连3班的一名普通战士。

在人民军队里,官兵和睦相处,大家都亲如兄弟,邱少云打心眼里喜欢这支部队,他不仅积极学习文化知识扫盲,还勇敢杀敌,立了不少功。

1950年初,邱少云所在的连队负责川南地区的剿匪任务,邱少云与战友们化装成当地农民,深入匪窝, 智擒匪首刘海东,剿灭顽固匪特数十人,立大功一次,二等功两次。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在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下,邱少云所在的部队奉命编入第15军,准备北上入朝参战。

二、抗美援朝

1951年3月,部队在出发前,让每个人都给家里写封信,在文化教员郭安民的帮助下,邱少云寄出了此生唯一一封,也是最后一封家书。

在信中,他写道:

“亲爱的哥哥和弟弟们,你们近来好吗?我从老家到河北来,已有两个多月了,很想念乡亲们,请你们代我向乡亲们问个好!

下面告诉你们一个事:前些日子我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明天就要到朝鲜去打美国佬了。

……到朝鲜后,我一定要拼命打仗,不怕死。为了所有的受苦人都像我们家一样过上好日子,我死了又算个啥子么。我在朝鲜要多打美国佬,你们在家里要把分的地种好,多打些粮食,多交些公粮,支援抗美援朝战争,这样才对得起共产党,对得起毛主席。我决心杀敌立功,带着光荣花回来看你们!支援朝鲜,保家卫国!

邱少云一九五一年三月十五日在河北内丘”

邱少华将这封信当宝贝一样珍藏了40多年,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将信无偿捐给了铜梁县邱少云烈士纪念馆。

两天后,部队昼夜兼程,从内丘出发,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当他们踏上朝鲜的国土,入目便是一片凄凉可怖的景象。

在美机疯狂的轰炸下,昔日宁静的村庄和街道,此刻到处是断壁残垣,烧焦的树木还在喷卷着火舌,许多老人、妇女、儿童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看着眼前的一幕,每一位志愿军战士心中都燃起一团怒火,他们眼含热泪,纷纷攥紧拳头,誓要为打败美国侵略者而奉献自己的一切。

几天之后,第五次战役打响,邱少云看着昔日的战友、连长一个个倒在自己面前,心中的恨意更浓了!

陈大权老人珍藏的邱少云照片

三、壮烈牺牲

1952年9月,志愿军对敌人发起全线反攻,邱少云也迎来了他在朝鲜战场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战!

为了配合这次大反攻,15军决定在当年10月,打响上甘岭战役,而要取得战役的胜利,就必须先拿下391高地。

391高地,是一块长约 2 千 米、宽约 1 千米的长形山梁阵地,敌人在半山腰处布了一个火力强大的加强连,还在山上修筑了大量的碉堡。

敌人把391高地像一颗毒牙一样,楔入了我军前沿阵地,直接扼住了我军通往上甘岭的交通运输线。

为了拔掉这颗毒牙,87团奉命攻打391高地。

可391高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怎么办?

在经过认真讨论后,指挥部认为我军距离 391 高地太远,因此不宜正面强攻,只能先派一支部队潜伏在391高地周围待命突袭,邱少云作为爆破组尖兵就被选入战斗序列。

为了保证任务的顺利进行,指挥部决定先进行一次战前演习。

结果,在这次演习中,一向技术过硬的邱少云在投放炸药时,动作慢了一步,被炸飞的泥土盖了一身,连长程子英为此要取消邱少云的参战资格。

邱少云急的眼泪直打转,再三向连长保证不会再出现这样的失误了,见连长始终不松口,一位战友主动站出来解释说:

“连长,邱少云大腿上长了一个拳头大的疖疮,这两天红肿的厉害,但他没对任何人说,一直忍痛参加演习,这才动作慢了!”

程子英掀起邱少云的裤腿一看,疖子果真肿的跟馒头一样大,看着邱少云坚定又期待的眼神,程子英破例批准了邱少云的作战请求,但前提是他必须先治好腿上的疖子。

邱少云高兴的一整夜都没睡着,参战前夕,他将一份工工整整的入党申请书,郑重交了上去,他说:“请组织上严格考验我吧,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了,只希望党承认我是一个共产党员!”

1952年10月11日,在夜幕降临后,随着一声令下,500多名战士完成所有伪装准备,秘密潜伏到391 高地指定区域。

邱少云身为第一爆破组组长,位于整个进攻阵型的最前端,他潜伏的位置距离敌人阵地前沿不足60米。

按照计划,总攻将在12日傍晚5点30分开始,然而,在12日上午10点多钟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几个敌兵背着卡宾枪猫着腰窜出战壕,到山下来搜索,他们一边走还一边盲目地往草丛中打枪。

听着敌人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战士们都屏住了呼吸,生怕一不小心就暴露了,就在这时,一个敌兵不小心踩在了一个潜伏战士身上,他慌忙往山上跑去,嘴里还叽哩哇啦乱叫个不停。

时刻关注着391高地动静的团首长,一颗心立即提到了嗓子眼,他果断下令:消灭这几个敌兵,绝不能让他们活着回到营地!

紧接着,几声枪声响起,敌兵应声倒下,山上的敌人听到动静,随即派出飞机在空中侦查,结果没发现任何异常。

11点左右,狡猾的敌人不放心,又向前沿阵地投放了几枚炮弹和燃烧弹。

其中一颗落在离邱少云不到两米的地方,飞溅的燃液带着刺眼的火舌落在了他的腿上,然后又点燃了他身上的伪装,刹那间,齐腰深的茅草地上燃起熊熊大火。

事后,趴在邱少云身后左侧数米处的李川虎回忆:

“燃烧弹的油液特别臭,一炸开就四处飞溅。当时燃烧弹炸开后,立刻溅到了邱少云的腿上和身上。那火太大了,我看到邱少云的全身因为剧痛不自觉抽搐了一下。”

当时, 邱少云的身后就是一条水沟,他只要稍稍往后挪几步,或者翻个身滚到水里,身上的火肯定能熄灭。

但他放弃了一切自救的措施,甚至连一声呻吟也没有发出,就这么咬紧牙关、忍着剧痛一直趴在那里,任由大火吞噬全身。

因为他知道,只要他挪动一下身子,就会被敌人发现,他和500多位战友的努力就前功尽弃了。

大火烧了整整30分钟才熄灭,邱少云牺牲了,这一年,他才刚刚26岁。

眼睁睁看着邱少云被烧死的战友们都流泪了,可他们不能出手相救,这种煎熬,让这些历经战火的英雄们多年后想起来,仍记忆犹新。

17 时 30 分,3 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总攻终于开始了!

潜伏了一天一夜的战士们,像不知疲倦般,高呼着 “为邱少云报仇”的口号,冲向 391 高地,敌人被打得抱头鼠窜,仅仅用了半个小时,志愿军就全歼了391高地上的敌人。

战斗结束后,战士们花了三个晚上,才在一片烧光的坡地上找到邱少云的遗体,参与寻找遗体的侦察参谋梁嵩山一想起此事,就无限悲痛地说:

“我看到邱少云烧焦的遗体蜷缩着,身上的军衣及胶鞋全都烧光了,我们心情十分沉痛,就用帆布雨衣将邱少云的遗体包裹起来赶紧运回团部。”

这时,上甘岭战役已经打响,战士们只能先将邱少云的遗体和其他烈士一起,就地埋葬在团救护所附近。

直到1953年2月,邱少云的遗骨才被接回国内,安葬在沈阳北郊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四、评功风波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邱少云被团部报了三等功,师部的领导在得知邱少云的事迹后,难掩激动地说:“这样的英雄怎么才报三等功?应该报特等功!”

就这样,15军政治部将邱少云申报特等功的资料提交到了志愿军司令部。

对于应不应该给邱少云报特等功,这事在当时还有过异议。

有人认为,邱少云是牺牲得壮烈,可按照《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条例(草案)》上面的规定,邱少云没有发射一枪一弹,没有消灭一个敌人,没有炸毁一座碉堡,授予三等功就可以。

1952 年11月6日,彭德怀在知道邱少云牺牲的经过后,一锤定音:“邱少云同志严守纪律,为了整体胜利而自我牺牲,特批为特等功臣。”

随着邱少云的两次报功事迹在军中传开,志愿军随军记者郑大藩决定写一篇关于邱少云的文章。

在走访中,他十分关心一个问题:邱少云是被燃烧弹打中头部当场死亡还是被大火一点点烧死的?

如果是前一种,邱少云的特等功难免让人不服气。

为了给邱少云正名,与他一同潜伏的战友们纷纷出来作证。

李元兴说,他看到邱少云身上着火时,他紧咬下唇,把嘴唇都咬出血了,还把双手深深抠进泥土里;

冒死找回邱少云遗体的梁嵩山说,找到邱少云的遗体时,他原本一米七多的个子被烧到只有70公分,全身被烧的面目全非,唯一没被烧焦的就是插进泥土里的那双手;

李川虎说,邱少云牺牲前,还曾扭过头看了他一眼,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郑大藩被深深震撼了,在烈火中焚烧还能忍住一动不动、一声不吭,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大无畏精神啊!

1953 年 5 月 18 日,郑大藩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伟大的战士邱少云》,此文一出,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6 月 10 日,邱少云被授予“一 等战斗英雄”称号,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6 月 25 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邱少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 称号、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并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刻下了25个大字:

“为整体、为胜利而牺牲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总结:

公安领导在陈大权老人家发现邱少云照片的时候,距离他本人牺牲已经65年了,与他同时期的许多战友要么在战场上牺牲,要么上了年纪了。

军委派出了专家组专门确认照片的真实性,为了配合组织的工作,陈大权老人更无偿捐献出了照片。

可专家们在仔细咨询了邱少云的家人和几位还健在的战友后,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他们的回答都是“不太像”,但同时又表示,由于时间太久,他们对邱少云的面貌记忆已经很模糊了,所以,对这张照片的真实性,专家们只能存疑。

不管这张照片是不是邱少云本人,都不影响他在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心目中的形象。

72年前,邱少云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烈火焚身而纹丝不动,他的名字和他的这种大无畏精神,值得人们永远铭记!

1 阅读: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