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臣民之愿”

另类评说 2024-11-11 11:07:10

至元三十年(公元1292年)二月,王恽被元世祖忽必烈召到上都(元两都之一,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忽必烈对王恽长时间地抚慰。王恽退朝后,上书陈述自己对朝政的看法,一共提出了十二项意见。其中的一项意见是“息远略以抚已有”。

为什么王恽这样认为?那是因为作为皇帝的忽必烈已经临御天下三十多年了,延续了先人惊天伟业,并且这是自从三皇五帝以来,从没有过的辉煌。因此,王恽希望忽必烈能够暂时放下深远的谋略,安抚已经成为他的子民的百姓。而这,是天下的百姓的共同的愿望。(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元纪》)

元世祖忽必烈无疑是中国历史数得上的贤主明君。是他结束了中国唐朝之后一度分崩离析,南北分治的局面,将国家重新统一起来。但是,与所有有作为的皇帝一样,元世祖也有他的毛病,那就是不知收手,更希望将他的国家的版图不断向四方拓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是可以让他彪炳史册的。但是,从百姓的角度来说,无疑则是灾难:东征日本,以及对南方安南、占城、缅甸等的频繁用兵,不只伤害了被征讨的国家的人民,也给自己的百姓带着了巨大的伤害——人员的巨大损失和经济方面的沉重负担。

举凡是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元朝的版图未必是历朝历代最大的,但一定是最大的之一,其原因当然与蒙古人骁勇善战有关。但另一方面,在元朝忽必烈当政的中统与至元年间(共计36年),各地爆发的起义无疑同样是历朝历代中最为频繁的。为什么?被汉民族视为“异族”,不愿接受其统治可能是原因之一,而在自然灾害频仍的同时,朝廷因为庞大的财政支出而加重了对老百姓的赋敛,让他们苦不堪言,也应该是很重要的原因。因为我们知道那时候朝廷庞大的财政支出的重要一项便是“军饷”。

当然,战争对物质的消耗,还仅仅是让百姓趋于贫困,社会难得稳定的原因之一。而南征北战带来的无数家庭的破碎,生命的陨落,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我们以1274年元兵东征日本为例,3万大军,死于日本军民的拼死抵抗和滔天海浪的元兵超过了1万2千。1281年,元兵第二次出征日本,元兵遭遇了比第一次更为惨痛的失败——10万之众最后得以生还的只有3人.。而这些殒命异国他乡的元兵,更多的是南人——由投降的南宋军队组建的东征军,是南人中的普通百姓。如此这般,老百姓的情绪能够稳定吗?一有风吹草动,揭竿而起积极响应,是不是十分正常?

对于天下分合,国家大小,谁做老大等问题,事实上政治家有政治家的考量,老百姓有老百姓的考量。做政治家的,无疑是天下最好归我一人,国家越大越好,并且这国家一定该由我来做老大。而对老百姓来说,最最希望看到的无疑是生活的富足、稳定,家庭能够圆满与和谐。作为忽必烈的臣子的王恽,显然更多地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的,所以,他才会向忽必烈提出“愿息远略,抚已有”的建议。而让人十分欣慰的是,包括这一建议在内的王恽所提的建议,得到了忽必烈的肯定,并授予王恽翰林学士的职位:对于过去这些年“临御”天下的成败得失,他大概也很有心得。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非常强调“民本”——民为国家之根本。基于此,作为国君之人,应该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而既然生活在和平之中,幸福之中,乃“四海臣民之愿”,那么,是不是为君之人,对于老百姓的心愿更多理解和尊重?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