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判断,而非代替孩子行动

在青天 2024-09-12 08:54:42

孩子做了一些不被允许的事情后,父母往往会说孩子就是喜欢捣乱。有时候,孩子不一定是捣乱,也可能是他没有了解事情背后的原因。

在关于想象力的内容部分,我提到过一则笑话,说有个孩子,看到爷爷在花园里面浇花,于是他也把水浇在了爷爷秃顶的头上。

如果我们不理解孩子的话,也可能会说这个孩子不懂事或是太捣蛋了。但其实在孩子的认知里,他认为给花浇了水花会长出来,头发也应该是这样长出来的。孩子是不知道事情背后的原因。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孩子理解了事情背后的原因,那么,我们让孩子去做或不做某些事情,孩子会更容易的理解和遵守。

(01)

通常来说,我们成年人的认知水平会知道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哪些行为是不可以的。就像上面的笑话一样,我们知道浇水到头上是不能能让头发长出来的。但是,孩子缺乏这方面的认知或者经验,而且他们也不会自动知道这些对成年人来说是明摆着的道理。

就像我们不会去问为什么1加1等于2,这对于成年人来说,是没有什么好说的,就是等于2。但是孩子会好奇,为什么呢?所以我们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帮助他们理解身边的事情,帮助孩子理解为什么他们的某些行为会带来问题,为什么这么做就会产生问题,并且还要给孩子提供机会,帮助他们去解决问题。

我们除了可以用语言向孩子说清楚,还可以通过一些行为来对孩子进行教育。

比如说孩子在玩水的过程中,把水溅到了地板上,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把自己弄出来的水擦干净,通过打扫的行动来教育,而不是惩罚孩子。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地板的水擦干净,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知道,地板弄到水了可以这么做。

如果父母用打骂的方式惩罚孩子,孩子由于害怕和疼痛,就被父母教会了说:下次不敢了。

为什么说是父母教会了,而不是用孩子学会了呢?

比如,我们常常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边打孩子边问:“知不知道错了?知不知道错了?…。”这句话我们会在打孩子的时候不断的重复出现。孩子常常会出于恐惧而说:知道错了、再也不敢了。

但,如果我们此时能安静下来问孩子,你会发现,孩子可能并不知道错在哪里。他们可能只是学会了说表示道歉的话,但是却并不知道是因为为什么。

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认识他们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而不仅仅是行为所带来的惩罚。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理解自主感,才会理解他人的观点与想法,才会知道原来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期望有时候是不一样的。

举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两个孩子在争抢同一个玩具,他们都互相说着是自己先拿到玩具的。假如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往往我们可能会有三种方式:

第1种方式,大人觉得两个孩子太闹腾了,直接把玩具收了,谁都没得玩。

第2种方式,这可能是大部分人会用到的方式。先了解到底是谁先拿到的,查明真相后,谁先拿到就谁可以先玩。这的确是一种很公平公正的方法,但这个方式只是解决了当前的问题,并没有帮助孩子形成他们内在的纪律。

第3种方式,帮助孩子去理解和思考自己的行为,然后发展出自己解决冲突的技能。

既然是自己解决,那么,就不是成年人去给孩子做决定,当然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协助孩子,但是不是代替孩子做决定。

(02)

有位幼儿园的老师,在面对两个孩子争抢玩具时,她没有去做一个裁判,而是对两个孩子同时说:“你们都想要玩这个玩具,可是只有一个玩具,却有两个小朋友都想要,我们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

老师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先是帮助孩子们看到了问题的存在,同时也让孩子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们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当然一开始并不会那么容易达成一致,但至少,孩子从行为上的争夺变成了对话的方式。这会帮助两个孩子学习考虑对对方都公平的办法,最后由他们自己来制定这个规则。

此外,我们通过帮助孩子理解的方式,给孩子去解释和澄清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的。就像是我们通过跟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在帮助孩子学习语言一样。孩子在听到你说话,在听到你表达的过程当中,他也在吸收这些内容,他也在建构他的经验。

所以,我们需要鼓励孩子尽可能多的,自己去作出决定和选择。当然,他们的决定和选择有些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要鼓励孩子从他们的错误的经验中和成功的经验中去学习。

简单来说,我们要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而不是代替孩子去作出选择。

因为每个人的成长,就是他最好的经验。每个人的经验,都是从错误中学习而来的。正如我们要学会走路之前一定会跌倒,我们学会踩单车之前也多半会摔跤。还有很多的人都有过的经历,长辈提醒你不该这么做,这么做是错的,但是你还是会往这条路走,去亲自体验一下。

所以,让孩子越早的犯错误,是成本最低的方法。

譬如说,在孩子小的时候,他贪玩,你可以通过非常严厉的规则来约束他,你也可以通过我们所说到的各种方式帮助他理解,让他学会管理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负责,拥有真正的自律力。

通过规则进行约束,见效很快,但是并没有帮助孩子从内心里面建立自主感。这就会在孩子长大了之后,尤其到了青春期或者到了大学阶段,父母在儿童期使用的规则在孩子身上就不再有效了。孩子没有了自主性,就开始放纵自己,而他此时的放纵,成本就更大了。

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而不是代替孩子去行动。同时,要把孩子的错误,看作是潜在的学习的机会,而不是简单的惩罚孩子的行为,这样才能养出自律的孩子。

作者:吴在天,心理科普作家,著有《什么样的孩子敢成功》《内在觉察》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