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 影子红了
编辑| 影子红了
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国际关系也向来如此,比如在二战时悍然偷袭美国珍珠港的日本后来成为了美国的忠实小弟。
而与俄罗斯本是“一家亲”的乌克兰,却因为领土问题而大打出手。
而我国在早些年其实也有着两个关系不错的友好国家,他们也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帮助。
但在后来的国际纷争之中,他们却主动站队,选择倒向了美国一边。
那么,这两个国家究竟是谁,他们又为何会倒向美国呢?
合作的黄金时代
在上世纪90年代,全球政治版图经历了一场大洗牌。
随着苏联的轰然倒塌,美苏冷战宣告结束,世界也开始变得多样且复杂。
对于彼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中国来说,抓住机遇发展自身实力至关重要。
而在那段时间里,中国和乌克兰、以色列的关系却是特别热络。
各取所需互利互惠的来往对双方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并且也逐渐建立了一定程度的友谊。
比如中乌的友谊,就是建立在苏联倒塌之后的发展上面。
在当时,随着苏联解体,乌克兰手中就多了不少军事要器,里头就有那个没建完的“瓦良格”航母。
对于急需发展海军力量的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1998年,一家澳门旅游娱乐公司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这艘完成度70%的航母,并最终将其拖回中国。
经过一番改造升级,曾经的“瓦良格”号华丽转身,变成了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对于中国海军而言,辽宁舰的意义远不止一艘航母那么简单。
这艘航母不仅让中国海军在航母技术上有了新突破,还让我们在建造和运营航母上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对以后国产航母的研发打下了扎实的底子。
没有乌克兰的这艘航母,中国海军的发展进程无疑会被大大推迟。
而在后续的发展和往来当中,双方也这一会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发展关系。
甚至就连俄罗斯一个专家都在后来表示:乌克兰曾经几乎成为了中国武器的主要供应商。
这也足以证明当时双方的往来到底有多么频繁。
虽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乌克兰的经济状况出了问题。
但这种互利互惠的往来,本就是一种较为良好的来往方式,而我国当时与以色列的往来,也无外乎如此。
在90年代,我国的无人机技术几乎是从零开始,而以色列在这方面的成就却领先全球。
借助以色列的顶尖技术和设备,我国无人机行业迅速发展起来。
此外,中国还从以色列购买了“怪蛇-3”空对空导弹和脉冲多普勒雷达技术。
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最终研制出了一些新型战斗机,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空军的作战能力。
而实际上,中以两国关系的历史根源也挺久远的。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席位时,以色列投了支持票,这为两国今后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2年,中以正式建交,双边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到2022年,以色列在亚洲把中国当成了头号贸易伙伴,全球范围内则是第二大,两国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增多。
然而,这段看似美好的合作关系,却因为“费尔康”预警机事件而蒙上了一层阴影。
中美博弈与国家战略的调整
1999年,中国与以色列签署协议,以每套2.5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三套“费尔康”预警机系统。
这项交易对中国空军来说很重要,能显著增强他们的预警和调度能力。
然而,在美国的强烈反对下,以色列最终单方面撕毁了合同,并将这项技术卖给了印度。
以色列赔了钱,我们却白费了不少力气和时间,而且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之下,以色列也开始逐渐向美国进行靠拢。
往后也多次单方面撕毁过与我国的协约。
也正是从那时起,以色列和中国在军事方面的交流几乎中断,两国间的联系也慢慢变得冷淡。
就连美国媒体在后来都毫不避讳的表示:
中国去建造国产预警机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和以色列的进口协议被美国多次叫停。
这也足以证明以色列在当时的态度和选择。
而乌克兰则因为自身政策出了问题,又轻信了美国的谗言,销毁了自己国内大部分的核武器和发射井。
国防力量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又没有合理的经济支柱,最终彻底沦为美国的“玩物”,只能依靠其进行发展。
虽然后来乌克兰也与中国有过一系列的武器交易往来,但两国的关系其实也早就已经大不如前。
而随着美国的不断加码,乌克兰后来也算是“彻底倒台”,与之类似的还有以色列。
不过相较于乌克兰来说,以色列的地位显然还是要更重一些,毕竟美国的著名记者及媒体人本·诺顿就曾毫不避讳的直言:
美国不是个普通国家,而是个帝国,以色列是美帝国的延伸。为什么美国在世界各地拥有800个军事基地?为什么美国不断发动战争?为什么美国向以色列运送100多批武器,参与“种族灭绝”?因为美国要维护它的世界帝国。
乌克兰和以色列的抉择,其实是国际政治格局下的必然结果。
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小国往往难以独善其身,必须在不同的大国之间做出选择,这决定既对国家发展很重要,也对国家的命脉有关键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乌克兰和以色列的“变脸”,无疑是一次警醒。
迫使中国重新思考自身的国际战略,国际间的事务,归根结底是各国追求自身利益的较量。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在中乌、中以关系的演变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以前一起合作,现在有了分歧,这都是因为利益不同造成的。
对于中国来说,这段经历是一次宝贵的教训,提醒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国家利益为重,以自身实力为后盾。
未来,我国会继续走和平发展的路子,跟各国携手实现共赢。
但同时,中国也必须保持警惕,防范风险,以更加成熟和自信的姿态,应对国际风云变幻,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关键是要自己够硬气。
参考资料
2024-04-08 观察者网 本·诺顿:以色列是美帝国的延伸,美国不会坐视不管
2022-02-22 澎湃新闻 广东共青团 关于乌克兰局势,中方表态!
2015-07-22 环球网 俄媒:中国仍是乌克兰武器最大进口国 连获"野牛"
2014-04-15 中国新闻网 环球网 俄专家:乌克兰曾几乎成为中国武器主要供应商
2024-04-21 环球网 美众院通过950亿美元向乌克兰和以色列等援助法案,泽连斯基和内塔尼亚胡“感谢美国”
2024-04-03 观察者网 为何美国仍向以色列提供武器?布林肯:这类军售10多年前就已达成,是用于“自卫”
2021-07-11央视网 [军事制高点]乌克兰全面倒向美国?普京表明“俄已对冲突做好准备”
2013-01-22 环球网 新闻晨报 以色列受美蓄意阻挠撕合同 拒绝售中国预警机
2002-01-04 中国新闻网 以色列外长就取消售华预警机对中方表示遗憾
2015-05-13 环球网 美媒揭秘中国被迫建造国产预警机隐情 已有五款
2000-7-24 中国新闻网 港报指美国干涉以色列对华售武是霸权主义行经
2022-11-29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中东研究|刘中民 王利莘:中国与以色列关系的历史回顾及影响因素分析——纪念中国与以色列建交30周年
2021-12-28 底线思维 中国在以色列偷偷试验巡航导弹?真相也许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