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俩是好兄弟,同出自晋绥军,又都是抗战名将,结局却天差地别

风华评过去 2024-11-18 19:54:59

他俩是好兄弟,同出自晋绥军,又都是抗战名将,结局却天差地别

这是陈长捷和傅作义的故事。两个人本来关系特别铁,结果最后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

陈长捷和傅作义这两个名字,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都很有名。他们都是晋绥军出身,都打过抗日战争,还是保定军校的同学。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两个人一起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

可谁能想到,这两个曾经那么要好的朋友,最后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一个成了受人尊敬的起义将领,另一个却变成了战犯,在监狱里蹲了整整十年。这段友谊的变化,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说起陈长捷和傅作义的交情,得从保定军校说起。

1921年,陈长捷20岁,考上了保定军校第7期骑兵科。在学校里,他认识了比他大两岁、已经在校两年的傅作义。虽然不是一个班的,但两个人志同道合,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军校的生活其实挺枯燥的,但有了知心朋友在身边,日子也变得有意思起来。没课的时候,两个人经常一起练武功,讨论打仗的事。傅作义性格豪爽,陈长捷为人耿直,两个人很投缘,很快就成了铁哥们。

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段看起来很普通的军校友谊,后来竟然对两个人的命运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

从军校毕业后,陈长捷和傅作义都进了晋绥军。虽然不在一个部队,但两个人一直保持着联系。打仗的时候,他们并肩作战,一起抵抗日本人的进攻;平时生活中,他们互相帮助,感情就像亲兄弟一样。

这份深厚的友谊,为后来陈长捷对傅作义的信任埋下了伏笔。

1940年,陈长捷遇到了一个大麻烦。

当时,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第90军在冬天的一场战斗中损失惨重,很多逃兵到处乱跑。晋绥军的最高长官阎锡山看准了这个机会,命令陈长捷去收缴这些逃兵的武器装备。

但陈长捷觉得这么做不太好。第90军毕竟是友军,贸然收缴他们的装备不仅不够朋友,还可能惹蒋介石生气。所以,他没有执行阎锡山的命令。

阎锡山一听就火了,立刻把陈长捷的兵权给撤了,还派人监视他。陈长捷知道自己处境很危险,决定赶紧离开山西。可是,他能去哪里呢?

就在这个时候,傅作义伸出了援手。他不管阎锡山反对不反对,坚持要收留陈长捷。不仅如此,傅作义还动用关系,给陈长捷弄了个不错的职位——晋绥边区副总司令。

陈长捷感动得不得了。他心里清楚,如果没有傅作义帮忙,自己可能会很惨。从那时候起,陈长捷就暗暗发誓,一定要报答傅作义的这份恩情。

谁能想到,正是这份感恩的心,最后成了陈长捷命运的转折点?

1941年,傅作义当上了绥远省主席。为了安置部队和老百姓,他决定在伊克昭盟搞大规模的屯田。这个决定立刻引起了当地蒙古贵族的强烈反对。

傅作义需要一个得力助手来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他想到了陈长捷。在傅作义的推荐下,陈长捷被任命为伊克昭盟守备司令。

陈长捷接受任命后,立即开始处理矛盾。他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把伊克昭盟的王公贵族调到重庆去、在保安部队里安插自己的人、发展内部线人。。。。。。这些做法虽然暂时平息了争端,但也积累了大量矛盾。

1943年3月,伊克昭盟爆发了大规模起义。陈长捷奉命去镇压,采取了非常严厉的手段。起义虽然被平息了,但陈长捷也因此背上了屠夫的骂名。

为了平息众怒,傅作义不得不牺牲陈长捷。他以处置不当为由,撤销了陈长捷的所有职务,把他送到重庆陆军大学去深造。

陈长捷默默承受了这一切。他心里清楚,自己不过是替傅作义背了黑锅。但他并不怨恨,反而更加感激傅作义没有彻底抛弃自己。

谁能想到,正是这种近乎盲目的信任,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1948年,国共内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傅作义在华北的形势很不妙。

在这个危急关头,傅作义想到了一直被闲置的老朋友陈长捷。他亲自给陈长捷打电话,邀请他来天津当守备司令。

当时的陈长捷正在兰州担任一个清闲的后勤职务。按理说,他完全可以拒绝这个危险的任务。可是,想到多年前傅作义对自己的帮助,陈长捷二话不说就接受了。

来到天津后,陈长捷日夜操劳,加固城防,训练新兵。他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住,傅作义一定会派援军来救援。

可是,事态的发展远超所有人的预料。解放军以极快的速度发起了进攻。仅仅29个小时,天津就陷落了。

在最后关头,陈长捷给傅作义打去电话,希望得到指示。傅作义只说了一句你可以接洽和平。话音未落,解放军就冲进了陈长捷的指挥所。

陈长捷被俘虏了。而此时的傅作义,正在北平与解放军谈判起义的事。

谁能想到,陈长捷苦心经营的天津防线,最终只是成为了傅作义谈判的筹码?

天津战役后,陈长捷被关在了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而傅作义因为及时起义,成了新中国的功臣。

1956年3月,傅作义来功德林看望陈长捷。他本来想和老朋友叙叙旧,可迎接他的却是一片冰冷的沉默。

陈长捷低着头,始终不愿意看傅作义。当傅作义热情地打招呼时,陈长捷连头都没抬一下。

这场面真是尴尬,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不自在。最后,陈长捷终于开口了,可说出的话却像一把刀,狠狠地刺向了傅作义的心没什么可说的,他在北平和平谈判,命令我坚守不投降,他成了起义将领,我却成了战犯!我上了大当!

这番话,道出了陈长捷心中多年的怨恨。他终于明白,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忠诚和信任,不过是被人利用的工具罢了。

谁能想到,曾经的生死之交,最终会以这样悲凉的方式画上句号?

陈长捷和傅作义这个故事,说到底还是人性的问题。在那个乱世里,友情、信任、背叛、利用,这些东西混在一起,真是让人唏嘘。也许,就像陈长捷说的我上了大当!但这个大当,说不定是那个时代给所有人开的一个大玩笑。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