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智慧撑起玉石色彩框架,从“五行”角度解密和田玉的多彩之谜

桥蕤看文 2024-12-18 14:24:35

颜色绝对是我们能接触到玉石和普通石头最大的差异了,很多玉友最初接触玉石时,你或许会被各种五花八门的“分类”搞得无所适从——比如说“白玉”与“青玉”之间,还有一个过渡色,单独划为“青白玉”;更为人所熟知的很多人都以为“羊脂玉”属于单独列为一个类别。

如今市场上的起名更是五花八门,比如说提到“楼兰色”、“烟紫”、“藕粉”、“青花”、“藕粉”、“鸭蛋青”、“油库料”等等这些特别的颜色,名字一个比一个有诗意,似乎每一种都能独立成系。和田玉究竟有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又是如何形成的?听和玉大叔和你分享一下其中的奥秘。

最开始接触玉石的时候,可能很多朋友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那温润的白色,这颜色啊就像是和田玉的身份证,中国人还有个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区别呢,玉也是,每一种都蕴含着独特的韵味和故事。咱们不妨先从老祖宗的智慧里找找灵感。在道家文化里,世间万物都讲究一个“五”字,‌传统文化认为“五”代表了宇宙的第五个方向,蕴含着中心性的概念‌。像“五行”、“五脏”、“五味”,当然也包括颜色。

《礼记·礼运》有云:“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孔颖达疏:“五色,谓青、赤、黄、白、黑,据五方也。”你别说这古人的智慧就如同五根支柱,撑起了和田玉色彩世界的框架。为什么古代和田玉以白色为主,并以白为贵?白色对应西方,而和田玉恰好产自西边的昆仑山沿线。白色对应五行中的“金”,而和田玉又是在山体河床的泥土中产出的,是土之魄,自然与白色相关。再比如青色对应东方,对应青龙,也对应着生长与飞腾。和田玉青玉中含有一种成分“阳起石”,在中医上阳起石有着“壮阳”的功效。如此对应,不得不感叹国玉和国学的精妙。

现代和田玉的颜色当然就要讲科学了,这就要从它的化学成分来分析了。我们都知道和田玉的主要成分是透闪石,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和田玉中的绿色来源于镁(Mg)和铁(Fe)之间的类质同象替代。当透闪石分子中镁元素被二价铁元素替代时,玉石会呈现不同深浅的绿色,铁含量越高,绿色就越浓郁。其中铁元素含量越高,绿色就越深甚至可以达到黑的效果。

不过这其中有两个例外,就是当和田玉中含有细微的石墨鳞片时,就变成了我们所说的墨玉,也就是墨玉的致色是外来的,还有就是翠青玉,这个翠色主要的致色机制是铬元素,因此翠青会显示出明亮清爽的绿,而不是那种碧玉的深沉绿。还有一些颜色是后天形成的,比如红沁和糖玉,它们的颜色是因为玉石长期受到外界铁离子浸染,逐渐氧化而成,并不是透闪石本身的颜色。

其实除了颜色,和田玉的光泽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单论色彩的话很显然翡翠这些远比和田玉要丰富,和田玉独有的油润光泽才是其核心品鉴指标,但是从物理的角度来说,光泽反映的是玉石对光的反射能力。和田玉的光泽一般是油脂光泽和玻璃光泽。

当然油脂光泽最受欢迎,它柔和温润,让人看着舒服,摸着润美。而玻璃光大多是抛光带来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些戒面或者是圆形的珠子才会打磨出这种效果,女性比较喜欢,总结的话就是玉质越纯,光泽越好;杂质越多相对光泽感就越弱,这里大叔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很多重沁的籽料看起来就不像和田玉了,皮子很干没有油润感,就是因为这些皮子实际上已经在接触变质的过程中变成了“含透闪石的围岩”,因此光泽感更像石头而不是玉。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和田玉的透明度,分为半透明和不透明,老料一般都是微透的莹润感,像年糕一下,但青海料是一个例外,因为含有硅灰石导致光线折射削减的少,所以青海料普遍更通透,更有种玻璃甚至荧光感。影响透明度的因素大概有三个:光线的强弱、玉石的厚度以及玉石对光线的反射程度(青海料就属于这第三个)。

当然从科学上还有和田玉的折射率、光性特征、吸收光谱和发光性。这些都是判断和田玉成分的重要依据,这些指标过于专业了,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也是有好处的。和田玉的折射率在1.606~1.632之间,属于非均质集合体,在吸收光谱方面,和田玉在500纳米、498纳米和460纳米处会有模糊的吸收线或吸收带,而在紫外线下,和田玉通常不发光。这些鉴定的时候科学仪器可以很快得出结论,作为玉石鉴定的辅助指标,咱们普通人不需要了解太深。

今天的内容和玉大叔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和田玉的颜色、光泽、透明度以及一些专业术语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多彩的和田玉家族大家还有哪些特别的故事,也欢迎私信大叔,分享您的见解,玩玉就是要多交流,大叔开个头,玉友共参与,这样才能突出一个“玩”字,您说对不对呢?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