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查看,你的“先用后付”关闭了吗?央媒曝光,小心欠下债款

梦里花落知秋 2024-12-02 10:59:01

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崛起,让每个人都能沉浸式享受“足不出户就能购物”的快乐。拿起手机—点开购物平台—选中商品—点击下单—付款成功,简单的购物流程,男女老少都能一秒操作。

不过,最近一种新型支付模式“先用后付”却遭央视点名批评,还没关闭的人抓紧查看,以免欠下债款。

谁懂“先用后付”的意思?

“0元试用”“0元下单”,各大电商平台为了鼓励消费者下单,各种优惠手段层出不穷,导致很多消费者经不起诱惑,疯狂买买买。

尤其现在还出现了一种“先用后付”的新型支付模式,消费者更是一个不小心就买太多了。那么,这种电商平台推出的“先用后付”,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先用后付”适用于很多领域,比如信用消费、分期付款、购物app、租赁服务等等。信用消费的“先用后付”,主要针对信用卡、消费贷款相关的信用支付方式,但它也更倾向于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消费者使用。

分期付款的“先用后付”,肯定是针对大额消费后无法一次性还款的消费者开通的。

它既可以让消费者放心购买高价商品,又能减轻消费者一次性还款的压力,商品用几个月再还清款项是常有的事情。

购物app的“先用后付”,就是指淘宝、京东、拼多多平台为消费者打造的先享受服务、再付款的支付方式。

无论看中哪款商品,都可以以“先用后付”的方式提前把它买回家,收到货满意之后再去付款即可。

租赁服务的“先用后付”,其实也跟上述内容大同小异,但它主要针对的是租赁汽车、家具、设备等商品。

选择“先用后付”后,商家需要消费者签署相关的租赁协议,并要求消费者按协议中的还款条件定期还钱。

诚然,“先用后付”这种新型支付方式应用范围广泛,且为线上购物带来了一定便捷性。但在简化线上支付流程的同时,“先用后付”也给消费者悄悄埋下了陷阱,这一陷阱也被央视及时曝光了。

“先用后付”的内幕

刚刚结束没多久的双十一购物节,各大平台卯足全力做宣传、搞促销,一个个赚得钵满盆满,消费者也沉浸在疯狂购物中无法自拔。

尤其各大平台推出了“先用后付”支付功能后,买东西连预算都不用看了,想要什么就买什么。结果,到了还款那一天,很多消费者才发觉“天塌了”!

原来很多消费者购物时,因不小心点开或勾选了“先用后付”,下单后不用立即从账户上扣款。刚开始使用这个功能,很多消费者都感觉很方便、也很实用,因为它不用输入密码、也不用进行任何验证。

看中哪款商品,就点击下单并选择“先用后付”,商家就会把货送到家。

可你要知道,没有一个商家一个平台是“不图利”的,设置该功能只是让消费者享受更便捷的支付体验,而不是真的让消费者终身免费使用。

所以当商品到货,消费者真正体验、享受之后,商家还是需要消费者如期付款。所以“先用后付”所带来的仅仅只是便捷的付款体验,该还的钱一分都不会少。

而且当你第一次选择“先用后付”,之后每一次购物它都会优先选择“先用后付”。所以有时候明明没有点击付款,却莫名其妙收到了商家发来的快递,到货后才恍然明白是“先用后付”惹的祸。

上海的孙大爷、黑龙江的王先生都遇到过同样的情况。平时不怎么使用购物软件的孙大爷,这个双十一莫名其妙收到了很多快递,而且寄过来的东西,都不是孙大爷日常所需的。

面对家门口堆满的快递箱,孙大爷一脸疑惑,只能求助别人帮他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

结果孙大爷打开手机一看,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设置了“先用后付”功能,双十一期间,孙大爷浏览过的商品都给他送到家了。

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孙大爷一脸无奈,也很担心日后再有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黑龙江的王先生也对央视爆料过,“先用后付”给消费者带来的陷阱。前段时间,王先生经常接到快递员的电话,可他明明没有买什么东西,王先生便想到是不是家里人买的。

回家一问,所有人都摇头表示没买过,王先生只好拿出大家的手机查看一番。最后才知道这些快递都是王先生的父亲不小心买的,可奇怪的是王先生的父亲根本没有点击付款,为什么快递会自动送上门?

经王先生一番查看才明白,王先生的父亲因开通了“先用后付”功能,才会不用付款就自动下单。不过这个“先用后付”,并不是王先生的父亲主动开通的,是付款页面中自带的默认选项。

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到了这么多快递,对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分分钟背上债款。

哪怕把这些快递一个个退回去,有些商家也不会给你支付任何的运费险,消费者只能自行承担一切损失。所以“先用后付”表面上好像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实际它的“默认勾选”是给消费者挖陷阱。

小心“先用后付”带来的风险

拼多多、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推出“先用后付”,一来是为了简化付款流程,二来是为了促进消费者下单的欲望。

但这些电商平台并不是以绝对自主的方式,让消费者自动选择是否使用“先用后付”。

它们要么在支付界面中把“先用后付”设定成默认的选项,要么让这个“先用后付”隐藏起来,导致很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勾选了。

甚至有些平台为了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还会利用“0元下单”等诱惑性福利,引导消费者下单。只要消费者下了单,“先用后付”功能就会自动开启。

那么,开通了“先用后付”功能后,消费者需要承担哪些风险呢?首先,凡是使用“先用后付”功能的消费者,等于和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形成了一种合同关系。

一旦消费者未按合同关系中规定的时间支付款项,就存在“违约”的行为,消费者不仅要支付逾期费用,还需要给平台赔偿一定的损失。

凡是使用“先用后付”功能的消费者,一旦未按时支付款项,就会影响消费者的信用记录。日后贷款、信用卡申请、租房、就业等问题都会被限制,更不利于消费者参与金融活动。

消费者使用了“先用后付”功能后,既未定期还款,又拒绝与平台或商家沟通协商,还有可能面临法律诉讼的风险。

一旦平台或商家对消费者发起诉讼,消费者要承担的就不止逾期款项而已,还要背负相应的法律费用和经济赔偿。

如何关闭“先用后付”功能?

既然“先用后付”对消费者这么不友好,消费者肯定想要第一时间关闭该功能,以免给自己造成更大的损失。可是很多消费者在购物平台里找了又找,就是没找到关闭该功能的选项,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大多电商平台为了不让消费者轻松关闭该功能,专门把“关闭”选项设置得很隐蔽。年轻人操作起来都要好长时间,更何况是对电商平台不熟悉的中老年人,根本很难找到“关闭”的入口。

就算找到了“关闭”入口,平台也会给消费者设置重重关卡,比如未完成交易的订单,不能关闭“先用后付”功能。选择“关闭”时,平台还会频频弹出聊天窗口,用各种优惠券挽留用户,有些用户一见有福利可得,就又不舍得关闭了。

所以面对平台的极力挽留,消费者还是要保持足够的理智和清醒,根据自身所需判断是否关闭该功能。同时拼多多、淘宝等电商平台,应当重视并做好“先用后付”功能的普及工作,不能为了销量和流量无视消费者的利益。

优化操作界面、取消默认选项、设置多重确认程序、简化设定/关闭功能,才是电商平台该做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相关部门应当以保护消费者利益、知情权为主,加强对电商平台的监管与督促。对于刻意对消费者隐瞒或诱导的平台,也要实行严格的处罚和警告,才能更好的规范电商网络行业的发展。

结语

时代在进步、网络发展也在普及,更多线上购物平台及支付方式还在不断推陈出新,消费者面临的诱惑只会越来越多。

面对五花八门的购物方式,消费者还是以保持足够的谨慎与清醒为主,并留意每个平台的支付方式,以免落入平台的圈套而不自知。

平台和商家在吸引、鼓励消费者下单的同时,更要做好告知必要信息的义务,才有利于营造出和谐、安全、愉快的线上购物环境。

0 阅读:93
评论列表
  • 2024-12-02 23:25

    坑爹,专坑老人小孩,好[拍手][拍手][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