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盛夏,北方的天空犹如裹上了一层厚重的棉被,生活于此的人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闷热。
而此刻,身在丰泽园菊香书屋的毛主席像往常一样,用一条湿毛巾简单擦拭了脸上的汗水之后,便坐到了窗前的办公桌旁。
虽然一股股热浪透过窗户吹拂在身上,但看着窗外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树影,毛主席脸上的笑意却愈发浓郁了。
毕竟这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二个年头,虽然在这期间有诸多磕磕绊绊,但在众人的努力下,全国工作还是有条不紊地走上了正轨。
就在毛主席随手从面前堆成小山一般的文件中抽出一份,准备仔细研读的时候,旁边的一个泛黄的信封却引起了他的注意。
上面写着“毛主席亲启”,拆开之后则是一份2000多字的稿纸,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让人有些望尘莫及,毛主席只好翻到最后一页,看到末尾处的落款“无锡,吴启瑞”。
对于这个名字,毛主席是十分陌生的,任凭他苦思冥想了许久,也记不起任何与她有关的记忆。
但转念一想,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肯耐着性子写这么长一封信,绝对是有要紧的事情,于是毛主席便仔细翻看了起来。
果不其然,等到他逐字逐句看完之后,原本平静的脸上却展露处一丝激动的神情,如同波澜不惊的水面上落入一颗石子、掀起了阵阵涟漪。
经过简单的思虑之后,毛主席当即写了一封回信,并且火速安排苏南区的同志找到了这个吴启瑞。
后来,毛主席到上海视察工作时,更是直接对负责接待的同志们指示道:“那个吴启瑞在哪里?把她接来,我要亲自见上一面”。
那么,这个吴启瑞究竟是谁?她在信中究竟写了些什么、以至于毛主席如此重视呢?
1其实,吴启瑞并非是什么名人,她的真实身份只不过是无锡师范附属小学的一名教师,放在茫茫人海中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妇女。
而且,毛主席也确实与她素不相识,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交集。
之所以毛主席对她如此重视,全是因为信中提到的两个名字:“王立庵”、“王人路”。
也正是在看到这两个名字的那一刻,毛主席的思绪不禁回到了少年时代。
1914年初,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合并成立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刚刚年满21岁的毛主席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步入这所新学堂。
而在一师求学的这4年时间中,对毛主席影响最深、帮助最大的,莫过于王立庵、杨昌济、徐特立三人。
当初毛主席和一众志同道合的同学发起了著名的“驱逐校长张干运动”,从而惹火上身,险些被开除学籍。
正是杨昌济、徐特立联合众多教员挺身而出,才迫使张干收回成命。
而王立庵对毛主席的帮助更大,若不是他,毛主席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
当时,王立庵任湖南一师数学教员,而毛主席平日里酷爱文学、且钻研颇深,却唯独对数学兴趣寥寥。
即便如此,王立庵也十分看重这位年轻的学员,甚至多次邀请他到家中做客。
起初的时候,毛主席是不太情愿的,毕竟自己的数学成绩不算太好。
然而,当王立庵诚恳地说道:“润之同学,这个周末有时间的话,麻烦到我家中一聚”。
对于这番诚挚的邀请,毛主席还是同意了下来。
等到他第一次走进王立庵的书房、看到架子上满满当当的藏书时,不禁对这位稍显古板的数学教员另眼相看。
因为书架上不仅有数学、理工方面的书籍,还有一大批文史、国学的书。
从那之后,毛主席对王立庵也不再抵触,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人从原本的师生关系发展成为可以无话不谈的忘年之交。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毛主席就因一系列的变故陷入窘迫之境。
他的父亲一直认为在湖南一师读书属于“不务正业”,为了迫使他回家中帮忙,便断了每月的生活费用。
不久之后,毛主席暂住的湘乡会馆被军阀的部队强占,导致他一时之间竟无处可去,只能流落街头。
好在王立庵得知详情之后,当即将毛主席接到了自己家中居住。
为了不让他感到孤单,王立庵还特地让儿子王人路陪伴毛主席,闲暇时间两人游山玩水,时常借着优美的景色吟诗作赋。
相处得久了,年纪相仿的两人也没有了隔阂,王人路也一直称呼毛主席为“毛大哥”。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特意嘱咐时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黄克诚:“抽空帮我在长沙找个叫王立庵的老先生,他曾在湖南一师做过教员,对我帮助颇大,我要当面去拜谢他老人家”。
不久之后,黄克诚便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原来早在1926年的时候,王立庵就已经病逝了。
闻此噩耗,毛主席悲痛不已,他湿红着眼眶、深吸了几口气后才喃喃说道:“这么好的一位先生,就……就这么走了?可惜、可惜……”
后来,毛主席又多次交代湖南省委、长沙地委的同志们,帮忙寻找王立庵亲属、特别是王人路的下落,可茫茫人海中如同大海捞针,最终也只能作罢。
2本以为找不到王家人会成为一大遗憾,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后的一封意外来信竟让毛主席重新看到了希望。
因为寄信者名叫吴启瑞,正是王人路的妻子!
原来,王人路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数年来一直靠吃药硬撑,但新中国成立前夕,他那孱弱的身躯再也挺不住了。
临终之时,王人路艰难地伸出那形同枯槁的手紧紧拉着妻子的胳膊,声音嘶哑地嘱咐着:“我快不行了,最担心不小的就是你和孩子们……”
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吴启瑞心如刀绞。
她作为一个普通的女人,自然难以忍受这生离死别之苦,只能无能为力地哭泣。
紧接着,王人路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道:“要是生活上实在困难,就去延安找毛泽东……”
吴启瑞自然知道毛主席的身份,但她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丈夫和他之间有什么关系。也正因如此,吴启瑞对此事也没有放在心上,在之后的日子里艰难地将孩子们拉扯大。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吴启瑞翻看往日的《新青年》杂志时,才赫然发现公公王立庵竟是毛主席青年时代的数学教员,且关系极为亲密。
要知道,当时吴启瑞的生活可谓极为贫困,虽然作为小学教师每个月可以领到47元的津贴,可这点钱和膝下8个孩子的吃穿用度比起来,可谓杯水车薪。
再加上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年纪最小的儿子已经住进了医院,日积月累欠下的医疗费用对她来说更是一笔巨款。
此时的吴启瑞陷入了纠结之中,毕竟眼下新中国刚刚成立,毛主席必然公务繁忙,自己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怎么敢去烦扰他呢?
可如果放弃了这个机会,难不成要眼睁睁看着孩子丧命吗?
在经过一番挣扎之后,吴启瑞还是决定写一封信,希望能够得到毛主席的帮助。
在信件寄出之后,吴启瑞便重新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之中,她对此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毕竟在她的心中,毛主席究竟能不能看到这封信还很难说。
不久之后的一天,她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了学校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坐下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学校传达室的一位大姐推门而入,看到吴启瑞在办公室后便满脸兴奋地走了进来。
“小吴老师,你有一封北京寄来的信,好像是毛主席写的!”
闻听此言,吴启瑞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等到信件递到自己手中的那一刻,那份梦幻般的虚无感瞬间转化为满心的激动。
她颤颤巍巍地拆开信封,眼泪却不自觉地滑落脸颊。
“启瑞先生:
来信收到,困难情形,甚为系念。减轻你的困难一事,请持此信与当地适当机关的负责同志商量一下,看是否可行。找什么人商量由你酌定,如有必要可去找苏南区党委书记陈丕显同志一商。你是八个孩子的母亲,望加保重,并为我问候你的孩子们。”
吴启瑞不敢相信,毛主席竟然真的收到了自己的信,并且这么快就寄来了回信,而且字里行间满是牵挂。
当天下午,吴启瑞便请好了假,乘车来到了苏南行政公署,按照信中的指引找到了苏南区书记陈丕显。
不久之后,在苏南区委的帮助下,吴启瑞的几个孩子都得到了免费读书的机会,为了帮助她们一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陈丕显每隔一段时间便会送去一些面粉、大米以及一些生活用品。
3对于吴启瑞母子们的生活,毛主席是极为关心的,他也曾想着抽时间前去探望一番,可终究因为平日里事务太忙而暂且搁置。
直到1960年6月,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们齐聚上海、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在与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陈丕显闲聊时,毛主席突然想到先前给自己写信的吴启瑞,于是连忙问道:“先前交代你照顾的吴启瑞一家,现在在哪里?”
陈丕显当即回答道:“主席,她们还在无锡生活,这些年来同志们对她很照顾,生活也还不错”。
听到这句话,毛主席欣慰地点了点头。
沉默了片刻之后,毛主席再次交待了一句:“要是时间合适,我想见一见她。没能再次与王立庵、王人路见面,已是我的毕生遗憾,见见他们的家人也算是圆了我的心愿”。
6月26日一大早,吴启瑞就在苏南区委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坐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车。
一路上,吴启瑞显得格外紧张,毕竟这是她第一次与毛主席见面,要知道,这是平日里在报纸上才能见得到的伟大领袖。
当天下午抵达上海之后,她便被安排来到了锦江饭店,这也正是毛主席此次上海之行的暂居之所。
随着工作人员的指引,吴启瑞来到了一间办公室门前,她深吸了一口气后,这才轻轻叩响了房门。
不一会儿,房间内传来声音:“是吴老师吧?快快请进”。
吴启瑞推门而入,而毛主席早已笑着迎了上来,握手的同时还不忘体贴地询问道:“吴老师你好啊,最近生活过得如何?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提,不要拘束”。
而当吴启瑞表示一切都好之后,毛主席又询问起了她膝下8个孩子状况。
在一番交谈之后,毛主席便与吴启瑞来到了楼下的花园中散步,走得累了便让陪同的工作人员拿来椅子休息。
在此期间,毛主席还邀请吴启瑞一同合影,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这次见面持续了近2个小时的时间,对于毛主席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慰问,吴启瑞大受感动。
她没有想到,平日工作繁忙、而且地位如此崇高的毛主席竟然那么的平易近人,和他交流没有丝毫的局促感。
而在分别之时,毛主席还依依不舍地说道:“吴老师,你要多保重身体,同时也替我向那8位侄子问好,让他们有时间去北京看一看”。
在之后的日子里,毛主席曾多次给吴启瑞写信问候,1961年初还将自己的1000多元稿费寄给了她。
秘书张玉凤接过沉甸甸的信封时很是不解,毕竟吴启瑞一家人有当地同志们的照顾,为什么还要给她寄钱呢?
毛主席则笑着解释道:“马上就要到春节了,置办年货是笔不小的开支,让吴老师和孩子们过个好年嘛”。
1976年9月,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的消息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当吴启瑞得知后竟当场昏厥了过去。
好在孩子们将她紧急送到了医院,才没有性命之忧。
吴启瑞苏醒之后,看着陪伴在床边的孩子,不禁哭诉道:“你们的伯伯走了……他虽然和你们没有血缘关系,却是你们父亲最亲近的‘大哥’啊!也是我们全家的恩人!”
这次打击,让吴启瑞的身体每况愈下,直到1980年1月22日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