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冬将至,晚秋不晚,六首极美的诗词,惊艳了时光,沉醉了心扉

幸福有味是清欢 2024-11-14 05:25:44

【1】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秋天,将绚烂的色彩遍洒人间。山林间,落叶乔木的叶子缤纷多彩,远远望去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黄昏时分,诗人静静地站在高地,怅然眺望,心中徘徊不定,不知道归途在何方。

周围的树木,都沾染上秋天的色彩,绚烂而深邃,仿佛是大自然将精心调配的调色盘,尽情挥洒于人间。每一座山峦,都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中,披上一层淡黄的纱衣。

牧人驱赶着牛群,踏着夕阳的余晖,缓缓归家。猎人骑着骏马,满载着猎物归来。

一路上人来人往,彼此互不相识,于是放声吟唱一曲,怀念古代采薇而食、超然物外的隐士。

全诗清新质朴,自然流畅,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

【2】

《赠古泉上人》

明·刘熠

花深竹石迷过客,露冷莲塘问远公。

尽日苔阶闲不扫,满园银杏落秋风。

银杏是秋天里一道温馨而明丽的风景线。秋末冬初之际,经霜的银杏叶渐渐变黄,片片黄叶在秋风中飘落,为大地铺上一层金黄的地毯。

古泉上人的居所旁,繁花似锦,挺拔的翠竹与嶙峋的奇石交错,宛如一处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如此幽深清雅的景致,令过往的行人沉醉其中,仿佛迷失了方向。

夜已深沉,露珠凝结在莲塘之上,带来丝丝寒意,诗人轻声与远离尘俗的智者——古泉上人交谈。

因为很少有人走动,寺院的台阶上长满了青苔,主人无意打扫,显得分外宁静与清幽。

银杏叶在秋风中盘旋、飘舞,缓缓飘落到大地上,满地金黄。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与禅意境界的诗篇,勾画出一幅幽静深邃的画卷。

【3】

《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唐·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晚秋时节,秋果成熟,颗颗饱满,盈满岁月沉淀的韵味。

唐代诗人李益与僧人广宣多有唱和,交往密切。一个秋高气爽的秋日,诗人来到红楼院寻友不遇,于是站在门外观赏美景。

一片红艳夺目的柿子映入眼帘,经秋霜浸染的柿叶,逐渐变成鲜艳的红色,将秋日的景致勾画得分外妖娆。

抬头望去,湛蓝的天空,澄澈如水,那雄伟的红楼,傲然矗立,气势恢宏。

透过窗户,隐约可见里面一片幽深的竹林。竹林苍翠欲滴,姿态万千,随风摇曳,散发出无尽的魅力。

然而可惜的是,主人不在家,如此美景无人观赏。为了能够一睹美景,于是他吩咐随从去邻居家寻找开门的工具去了。

纵览全诗,描绘出一幅绚烂的秋景图,诗人高洁的品格,洒落的性格跃然纸上。

【4】

《题王石谷虞山枫林图》

清·吴伟业

初冬景物未萧条,红叶青山色尚娇。

一幅天然图画里,维摩僧寺破山桥。

这是诗人为画家王石谷的《虞山枫林图》所作的题画诗,勾勒出一幅虞山秋冬时节的枫林美景画卷。

初冬时节的虞山,景色并未出现萧条、衰败的样子,反而因红叶的点缀和青山的映衬,更添几分娇艳与暖意。

红叶如火焰般炽热,是秋冬之交的一抹绚烂色彩。青山如黛,在红叶的映衬下,依然显得娇媚动人,生机勃勃。

这是一幅宛如天成的画卷,维摩僧寺静静地坐落在山脚下,破山桥横跨在溪流之上,显得古朴而清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禅意的氛围。

【5】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江南的秋天,并不像北方那般萧索,总是带着灵秀之气, 沾染着温馨的人间烟火气息。

远处的青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烟波浩渺,连绵的江水悠悠地奔向远方。

即便秋天将尽,在江南的大地上,草木依旧未曾枯萎凋零,仍然青翠可爱。

当明月高悬于夜空,月光笼罩着扬州二十四桥,那桥、那水、那月,这般令人心醉的景致,想必格外迷人,老朋友,你此刻又在何处指点佳人吹奏箫管呢?

杜牧任淮南节度使任职期间,与韩绰相识。后来杜牧回长安供职,寄赠此诗于韩绰,调侃友人安闲的生活,也流露出对扬州生活的深切怀念。

诗中寓景于情,语言委婉优美,读来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6】

湘南即事

唐·戴叔伦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深秋时节,卢橘树上绽放着朵朵洁白的花朵,枫树叶已渐渐凋零,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走出家门,想要眺望京师的方向。但眼前茫茫一片,哪里又能看到京师呢。

沅水和湘江,自西向东,日复一日地向东流去,从不为任何人停留,就像自己内心的愁苦,也无法被流水带走,不会驻留片刻听一听我内心的苦衷呢?

公元780年,戴叔伦先后在湖南多年,已近知命之年,身居幕僚,却无所建树。有感于节物风光不相待,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通过卢橘、枫叶衰败这两个意象,点明节令已经入秋,一派肃杀的秋景,触发了诗人的愁思,以及对韶华消失的慨叹。全诗婉转蕴藉,感情诚挚,意味深切。

1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