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唐朝的“末日之战”,三千六百万生命背后的血泪史!

小贤历史 2024-10-15 16:28:33

今日咱们一同来探讨中国历史中那桩震撼人心的大事件——安史之乱。就算你对中国历史不太感冒,这场战乱也绝对值得你花上十几分钟来看看。为何?只因它不仅是大唐的转折要害,更是华夏文明整体的一次重大动荡。

想当年,大唐盛世,开元年间,那可是何等的辉煌。唐玄宗李隆基一手打造了开元盛世,让大唐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牛的国家,没有之一。

公元725年,也就是开元十三年,李隆基在张说的劝说下,决定去泰山封禅。封禅啊,那可是古代皇帝能得到的最高荣誉,秦始皇、汉武帝都搞过。

李隆基当然够格,他的封禅大典,那场面,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百官随行,藩王助阵,还有各国酋长、东瀛波斯使节,人数多到数不清,简直就是一场国际盛宴。这场大典,把李隆基的虚荣心推到了顶峰,但也成了他走向衰败的开始。

从那之后,李隆基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再勤勉执政,反而开始纵情声色。特别是跟杨贵妃搞在一起后,更是把心思全放在了女人身上。以前连县官的奏折都要亲自批阅,现在可好,大权一放,啥都不管了。政务由宰相掌管,军权则交由节度使把控。这节度使,通俗来讲,类似于当下的军区司令。就这么一放权,安禄山这个家伙就趁机崛起了。

安禄山,原本就是个街头小混混,但人家聪明啊,懂得人心。一次偷羊被抓,眼看就要被砍头,结果靠几句豪言壮语和白白胖胖的形象,居然被领导赏识,从此走上了军旅生涯。这家伙在军中混得风生水起,最后还认了杨贵妃当干妈,你说逗不逗?

凭借高情商及多样手段,安禄山深得李隆基赏识,其仕途畅达,一路晋升,官至三镇节度使与御史大夫,还受封王爵。这相当于啥?他一个人就掌握了唐朝三分之一的精锐兵力!但这时候,他还不敢造反,因为朝堂上有个让他害怕的人——宰相李林甫。

李林甫啊,那可是个狠角色,虽然人品不行,但能力绝对一流。他登台之后,财政难题迎刃而解,行政管理亦被处理得有条不紊。更重要的是,他擅长观察人心,上至唐玄宗,下至百官群臣,在他面前都跟透明人一样。安禄山每次跟他聊天,都被他看得透透的,根本不敢有啥念头。

然而好景不长,于公元 753 年,李林甫溘然长逝。此后,安禄山的野心迅疾膨胀,一发不可收拾。此刻,竟又见杨国忠,他乃杨贵妃堂兄,毫无本事,只会吹牛,全然是个庸碌无能之辈。他当了宰相后,发起了两次对南诏国的战争,全输了,死了二十多万大唐精锐。可他却伪造战功,骗得李隆基龙颜大悦。就这样的人,居然也能当宰相,安禄山看在眼里,心里那个美啊,觉得造反的时机到了。

于是,在公元 755 年 12 月 16 日,安禄山以清君侧、诛杨国忠为名,自范阳起兵十五万,锋芒直逼洛阳。这就是安史之乱的开始。起初,安禄山之军锐不可当,河北之地近乎毫无抵御之力。气势汹汹,进展迅猛。大唐已经和平太久了,大家都没了战争意识。安禄山三天就控制了河北,李隆基还不信呢,直到安禄山打到了家门口,他才如梦初醒。

接下来的故事,那叫一个惨。安禄山长驱直入洛阳,致使大唐北方大片领土沦陷。其势汹汹,大唐半壁江山危在旦夕。这时候,老天给大唐送来了个救星——郭子仪。他亲率部将于河北连战皆捷,令史思明狼狈逃窜,抱头鼠窜而逃。安禄山之主力亦受阻于潼关天险,久战而未能攻克。

其攻势受挫,在此僵持,难以突破这险要之地。眼看着大唐形势一片大好,结果那个杨国忠又出来捣乱。他怕郭子仪功高震主,就怂恿李隆基杀了高仙芝、封常清两位大将。其后,不断对李隆基加以蛊惑,声称哥舒翰存有谋反的心思。无奈之中,哥舒翰被迫出关迎战。然而此役过后,二十万唐军精锐近乎全军覆灭。

潼关一失,安禄山就直奔长安。李隆基听到消息,二话不说,带着杨贵妃和三千禁军,连夜逃离了长安。这一逃,不仅抛弃了皇子皇孙,也抛弃了所有爱戴他的百姓。长安城的百姓们陷入了绝望,玄宗的统治基础和民心彻底崩塌。

接下来,李隆基一行人马不停蹄地跑啊跑,跑到了马嵬驿。虽然带了很多财物,但钱不是饭啊。李隆基让贴身随从跟百姓换食物充饥,却不管禁军的死活。最终,在禁军首领陈玄礼的授意下,三千禁军发起了兵变。

他们不敢直面唐玄宗,转而将矛头对准杨国忠。于是杨国忠被杀,尸体还被直接肢解了。做完这一切,兵变并没有结束。士兵们又包围了唐玄宗的住处,逼他交出杨贵妃。玄宗无可奈何,只得令高力士将杨贵妃带至佛堂前,以绳索缢杀之。杨玉环至死都不敢相信,下令杀自己的竟然是一直声称最爱她的唐玄宗。

至此,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终以悲剧落幕,然而这一结局却也使局面趋于稳定。但天子之外,大唐的国土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叛军与唐军战火不断,而在这无休止的兵戎相见中,深受其苦的终归是百姓。整个华夏大地到处都是尸体,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吃人的事情都时有发生。曾经辉煌的开元盛世,如今变成了人间地狱。

但就在这时,又一位英雄站了出来——张巡。他仅仅是个文人,却临时拉起了一支七千人的队伍抗击安禄山,保卫睢阳。睢阳位于大运河中部,是江淮重镇。一旦失守,大唐将失去补给,再也无法翻身。张巡凭借着强大的意志力和指挥能力,硬生生将叛军拦在城下十个月。

以七千人对抗安禄山的十几万人,最后弹尽粮绝,他们甚至靠吃人肉支撑。守军最后只剩了四百人,但也正是他苦撑的十个月,为唐朝带来了宝贵的喘息时机。郭子仪重整军队,组成大军,一鼓作气反推安禄山,收复了长安和洛阳。至此,安史之乱终于迎来了转折。

后来呢,安禄山所率之军频繁出现内讧。其内部纷争不止,局势愈发混乱,给当时的局势增添了诸多变数。起初,儿子安庆绪为夺权杀害生父安禄山。

而后,史思明为称帝又将安庆绪诛杀,接手了安氏军队。再后来他的儿子史朝义为了权力又杀死了史思明。至此叛军内部彻底离心离德,最终被唐军所败。公元 763 年春,史朝义战败自尽,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总算偃旗息鼓,终告结束。

据史料所述,此场战争致使死亡人数多达三千六百万之巨,约为当时唐朝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军力、国力、经济、文化都一落千丈。而那些帮助平叛的将领们又成为了一个个新的节度使。但唐朝皇帝们再也不敢依赖节度使了,结果他们又把眼光投向了宦官。

这个职位也第一次拥有了决定权。这也导致下半场的唐朝将永远生活在藩镇割据和宦官揽权的阴影之中。同时啊,安史之乱让大唐的声威就此沦落。万邦来朝变成了万邦来袭,大唐就此走向衰落。不仅如此,安史之乱对后世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

它使得整个中原政权对待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开放型转向了内聚型,逐渐走向封闭。战争给北方带来了巨大破坏,于是经济中心被迫开始南移。这一转变影响深远,改变了地区发展的格局。

安史之乱还间接导致了后面朝代的中央政权开始采用重文轻武的模式,使得整体华夏的战斗力严重下滑。然而,李隆基这位皇帝,于马嵬驿兵变后,以太上皇之姿,又度过了五年光阴。晚年的他始终沉浸在对杨贵妃的哀悼和思念中,最后被儿子软禁在甘露殿绝食而亡。

一代传奇皇帝就这样死在了绝望和不甘中,属于李隆基的时代终于彻底结束。而他晚年昏庸造成的安史之乱,却永远为华夏文明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好了,今天的安史之乱就讲到这儿了。这场战乱啊,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大唐的辉煌与衰败,都在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咱们下期再见!

免责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旨在分享与交流,无意侵犯任何版权或个人隐私。若发现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删除或修改。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