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常见的副作用有哪些?医生:这3种一定要知道

张伟小张 2024-11-21 08:39:06

在我们的生活中,阿司匹林常常被视为一种“神奇的药物”,能缓解疼痛、能退热,还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在国内可能还差一些,在国外,几乎每家的药箱里,都备有阿司匹林。咱们感冒,发热是先吃点消炎药,但老外如果遇到了类似的事情,都是先吃一片阿司匹林。

在国内,大多数朋友使用阿司匹林,都是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这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服用阿司匹林。张医生就发现,越是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朋友们就越担心它的副作用。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其使用过程中和其他同类药物一样,可能会引发多种副作用。常见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出血倾向、过敏反应、肝肾损害、神经系统反应等。下面,咱们逐一的了解一下:

胃肠道反应:

在日常使用阿司匹林的过程中,朋友们最担心的副作用往往是出血,但是,出血并不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副作用,阿司匹林最常见的副作用事实上是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痛等症状。长期服用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胃肠道出血甚至穿孔。阿司匹林之所以会出现这方面的副作用,是由于3方面得原因:

抑制环氧化酶:阿司匹林可以通过不可逆地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注意了,敲黑板了,前列腺素对我们的胃黏膜是起到保护作用的,包括促进黏液和碳酸氢盐的分泌、维持胃黏膜屏障以及调节胃酸分泌。因此,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生成后,胃黏膜的保护机制受损,导致胃黏膜屏障减弱,容易受到胃酸的侵蚀,从而引发胃溃疡和胃炎。增加胃酸分泌,破坏胆汁酸水平:研究表明,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激活胃窦细胞,导致胃酸分泌增加,进一步加剧了胃黏膜的损伤。长期或大剂量使用阿司匹林会导致十二指肠胆酸水平改变,这会导致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增加肠道炎症和损伤的风险。氧化应激损伤:阿司匹林可诱导活性氧的产生,这会破坏细胞膜中的脂肪酸和脂质,导致胃上皮细胞损伤和细胞坏死。此外,阿司匹林还可能增加过氧化脂质浓度,进一步加剧氧化应激损伤。阿司匹林还可以促进胃内的炎症反应。这些炎症因子会加剧胃黏膜的炎症和损伤。

总之,阿司匹林导致胃肠道反应的具体机制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抑制环氧化酶、影响胃酸分泌、氧化应激损伤以及炎症反应等。

出血倾向:

之前,张医生和朋友们说过,阿司匹林引发的出血,是朋友们最为担心的副作用,由于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所以,会增加出血风险,包括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等。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然而,这种抑制作用也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尤其是在高剂量使用时。

阿司匹林的剂量与出血风险呈正相关。研究表明,高剂量阿司匹林可显著增加所有类型的出血风险,其中胃肠道出血风险最高。具体来说,每天服用低于200毫克阿司匹林的朋友,发生主要出血事件的风险为2.69%,而每天服用100毫克的朋友风险为0.97%。此外,一项荟萃分析显示,随着阿司匹林剂量的增加,严重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上升。

之前,张医生还说过,阿司匹林对前列腺素的合成有抑制作用,这进一步增加了胃肠道出血的风险。但朋友们需要知道的是,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胃黏膜适应,从而降低早期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但这种适应并不足以完全消除高剂量阿司匹林带来的出血风险。

此外,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如氯吡格雷或华法林,也会增加出血风险。例如,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后添加华法林会增加主要出血风险,而长期添加氯吡格雷也会增加出血风险。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时,由于两者均干扰血小板激活途径,因此出血风险进一步增加。

肝功能损害:

阿司匹林引起的肝功能损害,也是朋友们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阿司匹林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黄疸、肝炎等。事实上,在肝损害发生前,是有多种早期警示信号,帮助我们识别潜在的肝损伤,并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这些信号包括:

转氨酶升高:轻度至中度的转氨酶升高是肝损伤的早期迹象,有时在最大日剂量的慢性治疗中也会出现。这些升高通常无症状,停药或减量后迅速消退。黄疸:黄疸是肝损伤的一个明显症状,表现为皮肤和眼睛的黄色。黄疸通常在开始用药后8周内出现。研究发现,血清总胆红素值高于正常两倍,转氨酶值高于正常三倍与不良预后相关。恶心和呕吐、食欲不振和乏力:初期症状可能包括恶心、呕吐和不适,随着毒性加剧,病人可能出现右上腹疼痛,早期也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随后出现黄疸。乏力也是常见的症状之一。

以上3种情况,就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3类副作用,这还不是全部,还有很多副作用张医生并未在这里详细阐述,由于时间关系,咱们留到以后的作品种与朋友们分享。最后,张医生想说的是,阿司匹林并不是一种副作用非常大的药物,它的大多数副作用都是可控的,并且发生率也不高。这些风险与服用取得的益处相比,根本就一文不值。所以,不要讳疾忌医,该吃药,还是得吃药。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