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打球见闻录

安哥百事 2024-08-28 15:12:59

一 接地气的室外乒乓球场

在喧嚣的大都市郑州,有那么一片静谧之地,它藏匿于省体育场的一隅,被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场地搭建有防雨棚子,还有灯光,从早上六点一直到晚上十点,除了中午短暂人少些,人流一直都是熙熙攘攘,这里就是郑州一处有名的室外乒乓球场地,是各色乒乓球爱好者的健身处,聚集地。

乒乓球场地旁边,一边是篮球场,一边是健身场所,有好多健身器材和棋牌桌子,好多中老年人在这里挥汗健身,尽情打牌。这里是省体育场最热闹的地方,打牌下棋聊天喷框,打牌的老年人可比打球的多多了,看热闹的比打牌的多多了。

乒乓球场地有六张球台,地下铺有塑胶,普通老百姓在这里挥洒汗水、切磋球艺、锻炼身体、分享快乐。这片不起眼的场地便成了交流技艺和情感的平台。

二 安哥知道的几个乒乓球场地对比

室内的场地我也去过几个,掏钱是小事,主要就是人少,都是自带球友,互相交流的很少。个别有空调的场地,一小时40-50元钱,死贵死贵的。没有空调适当便宜点的,空气憋闷,一停下来休息,感觉透不过气来。比较下来,还是这露天场地好,风雨无阻,灯光球场,接地气,空气流通,又不花钱,球友又多,可以和不同风格的球友交手,简直不要太舒服啦。

还有就是一个场地的小气候,风俗问题。比如我去过紫荆山公园的露天场地。感觉这里的风俗较差,球友不接纳外人,不接纳不认识的人。这里打球的都是他们互相熟悉的人。他们也基本不排队,也有六张球台,就那么多人,大家都上。一张球台四人打,不是双打,就是对角二人各打各的,看着乒乓球上下左右乱飞,心都乱了。

他们有人打累了,喊自己熟悉的球友来打,陌生人不可能有机会上台打一会的。我第一次去那里,拿着球拍眼巴巴等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有机会上台打,无奈自己灰溜溜走了,也很无趣啊,心里也实在受不了这里的人们。

青年公园也有两处打球的场地,一处有三张台子,上面和周围有黑色遮阳网,人也比较多,另一处地势较高,露天的,有四张台子,没有遮挡,能晒到,太阳比较毒,捡球要多跑几步了。这两处场地都比较小,局限性太大,还没有灯光,晚上打不了。

黄河北街那个街心公园场地还不错,我去过一次。这里有六张台子,两个一组,场地感觉不够宽敞。也有雨棚,是灯光球场,就是地上没有塑胶,水泥地,有点脏,球掉地上很容易脏。球台也比较脏,看来好久没有人打扫了。这里打球的人也比较多,好像互相都认识,附近居住的老年人居多。

论风俗习惯好,那就是人民公园和省体育场的露天场地了。这两处都是六张球台,一字排开。看起来宽敞舒服。这里容纳度高,不排外,谁来都可以打,不分男女老少,新手老手,熟悉的陌生的,排队即可。只是人民公园场地没有棚子,没有挡板,捡球跑老远。还有不是灯光球场,天黑了,下雨了,太阳大了,夜晚都没法打,开放时间有限,这样省体育场优势就出来了:有雨棚,有灯光,早上六点开门,直到晚上十点钟熄灯,这里一直都有人打球。熄灯后这里算是彻底安静下来了。所以这里打球的人就特别多。

三 约定俗成的球场规矩

到省体育场这里公共场所打球,露天球场,都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大家一般自动遵守。比如都是自带球网,谁先安装的网,谁有主动权,可以站里面打,不在外面排队。当然也是水平相当不错的球友。有别人站里面,如果他来打,就自动让开给他。

最南边两张球台一般是打球技术比较高的一帮人的聚集地。有七八十来个人的样子。他们经常占用那里,球友都互相认识,有时候单打,有时候双打,经常按局打比赛,自己计分。这边的人们一般也不去打扰。除非他们打累了,球台没人了,这边台子人多的会过去打一会儿,或者有认识的凑空过去打几局。

北边这四张台子最热闹,打球的人最多。无论新手还是老手,会打不会打,只要拿着球拍就可以上。认识的不认识的,随便都可以来打,只是人多,经常需要排队。

球台里面站着的,一般是打球水平比较高的人,人们称师傅。见多识广,可以应对各种来球,给你打出舒服的回球,俗称“喂球”,也叫“守台”。里面的人只管接打,一般不捡球,除非掉到脚下、跟前的球才捡。他打累了,会叫一个和他水平差不不多的人来“守台”。

水平差的自然不会站里面,因为你根本守不住,接不好球,总是失误,站一会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赶紧找机会让给高手,逃出来。

去年国庆节后安哥刚开始去时,水平有限,不敢站里面,只能在外面排队练球。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加上原来已有的底子,现在我有了不小进步,水平还可以。老有人喊我去里面守台,站里面基本能守住了,终于可以面对各色对手从容应对,可以不捡球了。

安哥的球拍是儿子给我买的底板和胶皮,他自己粘贴的。我用传统直拍,右手单面,以推挡为主。主打正手进攻,直线球速度快,打对手左台角,攻势凌厉,成功效率高。反手偏弱些。安哥球比较菜,基本没有威胁。找到我的弱点,总是让我难以招架哈哈。

安哥打球攻防节奏快,善于顺势借力推挡,再稍加力,接球弧线较低,对手不好回球,爱拉球的人容易接空。

球友们都很热情,很负责任。比如球台脏了,不时有人擦扫。每个台子下面都放有破布,毛巾,谁看见脏就顺手擦一下,球台总是很干净。如果下雨下雪天,自然有人扫雪,扫水,保持场地干净,舒服。

四 打乒乓球的人们

来打球的这些不同背景、不同年龄、不同装扮的人们,在这里找到了共同的语言。他们或许在社会中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但在这片绿色的天地里,他们只是简单的球友,享受着乒乓球带来的快乐和汗水的洗礼。

有一个中年人,大约四五十岁,有些谢顶的样子,我从见他开始,到现在快一年了,就没见他换过衣服:李宁蓝色间黄运动上衣,下身蓝色西裤,腰间扎一条黑色皮带,脚上蓝白相间网球鞋,手提一个硕大的纸袋子,走路有点叉拉腿。他来到后,总是在最里面木质座椅上找一块空位,掏出餐巾纸,仔细擦干净,然后把背包,水杯,球拍,毛巾,纸袋子一一放好(他把背包装在手提袋子里)。拿着球拍,和旁边的人说几句话,才开始找人少的台子排队打球。下雨天要是球掉地上沾了水,球友一般在身上擦下,反正打完球回去还要洗衣服。这位大哥总是不慌不忙,从裤兜里掏出餐巾纸来擦球,从不用衣服。

另有一个人,约摸刚过六十岁样子。瘦瘦的,有点驼背,穿一件红色运动宽背心,下身黑色马裤,脚上一双运动鞋,两手空空,慢悠悠晃荡来到球场。不仔细看都不知道他是打球的:后背腰间衣服下别着一个球拍,自然不带拍套了,屁股上裤兜里一边装一瓶水,一边装一条毛巾。看到球台有空了,突然从腰间拔出球拍,立马站好姿势开打,腰从来直不起来,总是有点前倾的样子。他突然发力击球,很是凌厉!或者削球,看球飘飘忽忽的落下去了。

还有一个人,中等身材,光头,带一副眼镜,有点瘦,他总是穿着一个红色运动背心。他头很小,感觉和身体都不成比例,他走路有点晃肩膀。但他打球很厉害,尤其反手进攻,球速很快,角度刁钻,很不好对付。

还有一位老人,估计八十岁得有了,高高的,瘦瘦的,脸上老年斑很重。他总是下午四五点时来一趟,把球网撑好,旁边坐一会就走了。他一般晚上八点多来,八点半打到约九点半走。他对年轻人很友好,很会“喂球”,他总是一边打球一边叫好,小孩子,新手,不太老练的女生都愿意和他练球。

还有一个老头,说老也不算太老,六十多岁的那样子。上身绿蓝相间的运动上衣,蓝色运动短裤。白色网球鞋。他有一定水平,但也就那样吧。但他有点自命不凡,总是爱站里面打球,感觉自己是高手,是师傅呢。人多也不爱在外面排队,拿着球拍乱转,试图有人给他让出来里面的师傅位置。一但站在里面,他就爱说,你们随便打,打哪里都行,我都能接住。

有一次人很多,我在里面守台,他转了一会,只好在我这个太外面排队打了。轮着打了几次,防守总是被我的直线球打穿,一股不服输的样子,连说我就不信了,守不住你这球。结果还是一样,被我的右手干翻,不说话走了。

五 打球人众生相

老张,是这个小圈子里人气颇旺的球友之一。也最积极的球友之一。他总是穿一件褪色的蓝色运动衫,胸前印着早已不清晰的商标字样。球拍看起来和古董一样老旧。老张说,球拍不在新旧,主要是打着顺手啊。他的穿着简单朴素,却透露出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

不远处,一个身着西裤皮鞋正装的中年男子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是刘先生,带一副眼镜,一位办公室里的白领律师,隔三差五的只要有空,下班后他直接来打球。他相信,打乒乓球就是放松身心的最好体育锻炼方式。打球能让他舒服畅快,完美释放压力。打热了,也会脱下上衣,光着膀子,显露壮硕身材,一点看不出来专业律师的样子。

另一张球台旁,站着一位长发飘逸的年轻女子,皮肤有点黑,基本也算漂亮,大家叫她小王。小王总是穿着宽松的休闲装,脚踩一双鲜艳的运动鞋,给人一种时尚健康,青春洋溢的感觉。小王的笑容灿烂,每次击球成功都会兴奋地跳跃,她的活力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人。

场边,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正在热身,他是这里的常客,大家都叫他大刚。大刚总穿着一件背心,露出结实的肌肉,他的球风强悍有力,每一击都似乎要将球桌打穿。他不言苟笑,但每当打出一个好球时,总会露出满意的微笑。

六 夜晚打球人

随着天色渐暗,灯光亮起,球友们的身影在球场上拉长。球拍与球桌之间的对话愈发激烈,笑声和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个公园最美妙的旋律。

在这个普通的室外乒乓球场上,每个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球风,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真实。这是一个关于乒乓球的小世界,却映射出了人生的百态多姿。

夜深了,球场上的灯光开始暗淡下来,球友们陆续收拾装备准备离去。

乒乓球场又恢复了平静,只留下淡淡的汗迹和些许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在这打球的日子里,充满了汗水、挑战、友谊和成长,它们在这个不起眼的球场上交织成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展现了普通人在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追求。

安哥写于2024年8月20日

欢迎评论,转发,点赞,请关注安哥,点击在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