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一个医生朋友喝茶,看他精神不振的样子,我问他:“是不是前一天手术太多太累了?”
他说不是,是晚上舍不得睡觉。
我有些惊异:“不应该啊,你一天到晚都在开刀,回到家还不得倒头就睡啊!”
朋友说:“累是累,可那是工作。人活着不能只有工作,还得有生活,回到家和老婆孩子其乐融融,那是生活。除了工作和生活,还得有自己,在医院是医生,在家是老公和父亲,只有躺在床上才是自己,看看手机,想想心事,真舍不得睡觉,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了。”
听了朋友的话,我很感慨。
何止朋友如此,很多人都如此。
我们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扮演着各种角色,却很少有时间做自己。
医生更甚一些罢了。
角色缺失是医生的通病。
医生缺失的角色,往往不仅是自我角色,还包括家庭角色。
医生一直以来被社会赋予了太多的期待与责任,医生自己也赋予了自己高度的责任感和追求。
从踏入医院的那一刻起,医生就开启了角色的无缝切换。
在病人面前医生的角色是医生,在医疗文书面前医生的角色是秘书、打字员兼助理,在医保面前医生的角色是会计,在科研、文献、临床新进展面前医生的角色是学生,在实习生进修生面前医生的角色是老师,在手术台上医生的角色是工程师,在领导面前医生的角色是员工。
然而,在角色频繁转换的背后,医生的自我角色却在逐渐隐退,那个曾经有性格、有爱好、有血有肉的自己,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消失不见了。
慢慢消失不见的,还有医生的健康。
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多数医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罹患各种慢性疾病成为常态。
在别的医生面前医生的角色是病人。
医生做不好自我角色,是因为医生把绝大部分努力和精力都用在了医院里、用在了工作上。
同理,把大部分努力和精力都用在了医院里、用在了工作上的医生也做不好家庭角色。
医生大部分身心在医院,不在家,势必造成家庭生活失衡,错过孩子的成长,缺少对伴侣的陪伴。
医生都明白这是弊端,可很多时候医生身不由己、无能为力,像朋友这样极为珍惜属于自己的短暂时间的心态,既让人敬佩,也让人辛酸无奈。
只不过对身体极为不好。
朋友算是有想法的,陌生了自己、陌生了家人的医生大有人在。
更可怕的是,习惯。
习惯了另一个自己,另一个自己就真成了自己。
当摒弃了兴趣爱好,当漠视了爱人的喜怒哀乐,当错过了孩子日渐长大的时光,当这一切都有理由变得理所当然,医生的最终成就也只能是优秀的医生。
优秀的医生对领导来说难能可贵,对病人来说值得放心托付,对家人来说却几乎一无是处。
唯有成为优秀医生的同时,也能成为优秀的伴侣、优秀的家长、优秀的自己,那才是真的优秀。
那才是成功。
病人希望医生24小时都在,成为优秀的医生不可能有时间陪伴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