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6日,是人民日报健康号正式上线3周年的日子。
人民日报健康号满3周岁了,生日快乐哦!
查找一下我的在健康号上的发文记录,首次是2021年7月30号,从百家号同步人民日报健康号。虽说晚了点儿,也有两年多了。
不过,和健康时报结缘的时间,还要更早些。找到了留存下来的剪报,最早的小短文发表于2008年12月。
早先发科普文,要经过单位的宣传部门转,周期比较长。后来,网络发达了,有了自媒体平台。一个偶然的机会,单位宣传中心为我们几个平时愿意写点儿科普文章的医生护士开通了自媒体账号,首先开通的就是头条号,这样,就做起医学科普来了!
于是,从今日头条到网易、腾讯,再到百家号,终于同步到人民日报健康号上了,我也有幸成为人民日报健康号“2000+名医名院计划”的入驻专家。
开始写科普,源于在老年病科、干部病房的工作经历。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面对的都是七、八十岁、甚至九十多岁、百岁老人。每天查房,患者都会提出很多有关医疗的问题,而且是反复问,需要反复回答。跟家属子女交代病情、谈治疗方案,也得反复说。这样,平时就得琢磨着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表达,使患者和家属能够很快理解并且认可、依从。日常工作中,也经常遇到一些患者由于认识误区而导致了误诊误治。网络、自媒体发达后,难免鱼龙混杂,一些医学信息真假难辨。经常遇到一些平日节俭的老人,花成千上万元买来所谓的“保健品、”“神药”,或者拿着介绍“名医”的小报、小册子来询问。
经历着这些,平时说的多了,就想着把这些写出来,把一些现代医学诊疗疾病的主流观点、医学常识介绍出去,或者给患者提个醒什么的。这样,患者和家属有了一定的医学常识,能够更好地遵循医嘱,依从治疗,也有助于医患沟通。
现在,慢性病、尤其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慢性病目前还不能治愈,只能依靠长期的治疗管控。可说是慢性病,却有急性发作起的时候,像心肌梗死、脑卒中、肺栓塞等都是急茬儿,急危重症。只有日常管控好了,才能减少急性事件发生。
慢病防控,需要患者掌握一定的防病知识,这就很需要医学科普。但是,我们的医学科普还远远不足。
从2017年参加“百人援宁”起,我跟随义诊团队走过西北、西南,今年到了东北。从那时的扶贫到今天的医疗帮助,诊疗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医疗援助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从我们心内科角度看,患者从当初基本医疗不足,有病不看不治,到今天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甚至是现代先进水平的医疗,但往往还不够规范、没能持续,以至于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就使得城乡居民慢病患病率持续走高,慢病的持续管理还明显不足。
像高血压,很多人血压什么时候高了自己都不知道,血压高了没什么不舒服就不治,有些人倒是吃降压药了,可血压并没降到标准,用医学的话说,就是“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都很低,近些年来有了些进步,知晓率升到了40%~50%,可治疗率就只有30%~40%了,控制率就更低,只有11%~16.8%。有些冠心病患者都放了支架了,可过了一段时间就什么药都不吃了,还恢复了抽烟喝酒,以至于支架一放再放。还有心律失常房颤的患者,该吃抗凝药的吃上一段时间就停了,结果是心脏里长血栓,脑梗了。对房颤抗凝的随访观察就发现,大约有1/4的患者在随访期间就停服了抗凝药。专家们讨论时说,这还是研究随访的人群,要是日常就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了。
作为一个兼做科普的医生,每当遇到到患者极不规范的治疗,对诊疗情况一问三不知时,我都感到很无语,有一种“打脸”的感觉,我们的医学科普还是太弱了。在乡村给老乡义诊时,很多人甚至说不识字。这样,我们文字的科普他们就无法接受。反思我们的医学科普,还不够“接地气”。我想,我们应该尝试用更多的形式,用更简洁的语言,使民众了解医学防病知识,使患者了解医学指南对慢病管控的要求,做到自觉地去依从。
要使医学指南的要求变成患者的自觉行为,医学科普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