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迎来关键发展期,《“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重磅出台,其对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生态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与战略部署,治理化肥农药污染成为核心任务之一,这关乎农业可持续性与乡村全面振兴的成败。
规划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优化,针对化肥农药污染问题,旨在通过多维度策略,转变农业生产的“高投入、高污染”现状。这不仅是对生态保护的担当,更是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民生福祉筑牢根基。
一直以来,化肥农药在粮食增产中扮演关键角色,但过量施用引发的土壤与水体污染已敲响警钟。土壤板结、酸化及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频发,不仅使农业生态系统脆弱不堪,也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为落实规划要求,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势在必行。精准农业技术成为破题关键,如卫星遥感、物联网与大数据助力下的精准施肥施药系统,可依据作物生长实时数据,定点、定量施用化肥农药,极大提高利用效率,减少浪费与污染物流失。生态农业模式也亟待推广,像“果-草-畜”循环农业,利用果树与牧草间种,发展畜牧养殖,形成闭合生态链,降低对外源化肥农药需求,增强农业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政策扶持是推动绿色农业转型的强大动力。政府可加大对绿色农资研发生产企业的补贴力度,对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的农户给予奖励,同时,通过税收杠杆,抑制高污染农资生产销售,引导农业投入品市场向绿色环保转型。在监管方面,建立从生产到使用全流程追溯体系,对违规生产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行为严惩不贷,确保农资市场规范有序,农产品质量符合绿色标准。
社会各界参与不可或缺。科研机构应聚焦绿色农业前沿技术研究,如生物农药、缓控释肥等,为农业污染治理提供科技支撑;企业要积极投身绿色农资产品开发与推广,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社会组织则可通过环保宣传、技术培训等活动,提升农民环保意识与绿色生产技能,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生态的良好氛围。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为治理化肥农药污染绘制了清晰路线图。在这场农业绿色革命中,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引导与社会协同,定能重塑农业生态,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与生态宜居协同共进,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乡村,推动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