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创作的五个标准丨刘明

寻巧随心文化 2024-12-07 21:16:35

画家在进行山水画创作时,时常会被问到作品有无好坏的标准。刘明博士认为,只要符合五个标准,都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

书画家简介

刘明,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协理事,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助导,山东美协写生创作班导师,山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济南市工商联美协副主席,济南市槐荫区美协副主席。

1978年生于山东宁阳。

2006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中国山水画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师从张志民教授。毕业后留校任教。

2015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山水画专业获博士学位,师从卢禹舜教授。

▲《飞天梦》226×186cm

关于山水画创作的标准

文/ 刘明

我们在进行山水画创作时,时常会问到作品有无好坏的标准?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并且提出了几个大的标准。我认为只要是在这个标准之下,都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

第一,民族性。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征的、能体现本民族精神气质的综合品质。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时,不能只盯着传统山水画中的笔墨技法程式,还应该通过笔墨技法体味到所蕴含的中国民族文化的笔墨精神。只有在继承笔墨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地拓展笔墨技法,把我们当代人的审美情感和民族文化精神相结合,才能使中国山水画不断发展。

第二,时代性。一个时代总能产生属于那个时代的伟大的优秀作品,原始社会无与伦比的彩陶艺术与宋代人的全景山水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每个时代的艺术品是不能复制的,都是那个时代精神风貌的反映。我们当代人生活在高速科技、快捷交通和信息时代里,这些人们赖以生存的当代因素时时刻刻地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作为一个当代山水画家,更应该创作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山水画,否则就作品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第三,正能量。艺术是民族精神的反映,也是每个时代总体特征的“精神气”和“正能量”。当代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当代的具体反映,它应该带给大众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应该使我们产生思想上共鸣、灵魂的思考以及对整个社会的精神陶冶。

第四,历史继承性。当代山水画的历史继承性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历史的继承。当代山水画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对当代社会状态和审美状态的反映。是传统山水画精神内涵在当代社会的一种文化延续,这是对历史的继承;二是对后世的传承。这个审美标准除了对过去审美标准的继承外,还要对后来的山水画有一定的可传承性。只有这样中国山水画才能不断的继承、发展和延续。

第五,开放性。纵观中国的美术史,中国画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汲取融合不同民族的艺术养分。比如“吴带当风”的线描方法就带有印度佛教绘画的影响。“没骨法”也是从波斯传过来的,后来被我们吸收融合了。还有明代的“波臣派”也受到了西方的光影素描影响。因此,艺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吸收和接纳其他民族的优秀因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相互促进。

作品欣赏

▲《苍海》139×69cm

▲《致敬井冈山》240×200cm

▲《畅游图》139×69cm

▲《泰岳祥云》245×124cm

▲《北山祥云》380×146cm

▲《云来山更佳》179x39cm

▲《春山新雨》66x34cm

▲《祥云图》33x33.5cm

▲《青云图》33x33.5cm

▲《青山如画》70x69cm

▲《青山祥云起》137x35cm

▲《高山仰止》137x69cm

▲《春雨图》29x29cm

▲《春风图》29x29cm

▲《江山春景》59x20cm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