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了一趟广州,从下午十二点多开车接了一位顺路的乘客,从东莞一个镇出发,他是到大学城,走的是高速,大概九十公里,用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
送完了他,本来也是打算把车停在广州中心附近,然后就坐地铁进去的,刚好看到附近就有一个站,就把车停在附近了,走到地铁站门好,写的是大学城北站,没多想就走下去了,过了安检,扫视了一圈,没找到卖票窗口,但再认真看,看到有几台售票机器,走到跟前,由于没有经常坐,研究了好一阵,看到旁边很多人都是拿着手机,刷一下就能进去。万幸,没有人跟我抢,不然就急死他们了,最终还是研究明白了,就选定好了目的地,扫码付款,出来一个像硬币一样大小票,拿在手里,到闸机前刷一下顺利通过。
坐上了地铁,可能是由于不是高峰时间,也没有看到挤不上车的情况,但人也不少,我一直都是站着,也是因为我自己,喜欢站着,连续坐了大概一个小时,中间还转换了两条线路,也没有感觉到不方便。下车的站点我选择在一德路,也是提前规划好的。
出了站点,沿着海格路往珠江江边方向走,路两边商铺最多的是卖海鲜干货,鱼,虾,鱿鱼干…对于吃货的我,看着很有诱惑感,真想买上一点,最后还是算了,我是一个不喜欢拿着东西逛的人。走到尽头,往右走,就是爱群大厦,很有历史的一座建筑,1937年建成,到现在87年的历史,做个很长时间的广州第一高楼高楼。我站了很久,看了很久,总想看出点什么,但由于我的认知,学识有限,也没有进入到内部,就是一个路人,最终只看到只有白色的墙体,错落有致的窗户,一楼的骑楼设计,还有爱群大酒店那几个大字,从外观看与现在的玻璃墙膜显得它更有有年代感。
继续往前走,就路过了有名的十三行,站在那里,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让人回到了电影里上海滩的那个年代。无论是建筑,还是那错落有致的人行天桥,高架桥,都能让人联想到曾经的那个繁荣与沧桑。走在路上,偶尔还能遇见外国人,匆匆忙忙走路,也看到很多小姐姐,在拍照打卡,由于不是我的最终目的地,我也只是匆匆的跟这里路过。走过了一条公路,就到了对面的沙面岛。
沙面岛由于曾经是英法的租界,从外貌上看,欧洲异国风格的建筑都保存得非常完整。走过一条小桥,我沿着珠江河堤,向前面走,高大的古木,西式的房子,法国海军办事处旧址,宝华义洋行,广东外事博物馆等众多的…我都从它们旁边经过,没有进去,是因为有些门关着,有些出租用做商业用途。一路上遇到很多像我一样的人,边看,边吃,边走,边拍,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一个小公园,这里有众多阿叔,阿婶,阿婆,阿伯,享受着他们退休的快乐时光,聚在一起唱歌,跳跳舞,听他们说话,用的是粤语交流,就知道是住在附近的原住居民,由于他们的存在为这个小岛增添了不少生活气息。
继续往前走,看到一栋白色外墙的建筑,毫无疑问,事先也有一定了解,白天鹅宾馆到了,看到很多在人在门口,拿着手机在拍照,可能跟我一样,没钱进去,拍个照总算还是要的。也没有过多停留,我给自己安慰说等下次有钱你再去看看吧!又走到了汇丰银行旧址,旁边是美国广州领事馆旧址,前边开着麦当劳,也有星巴克。这里人更多了,不仅看到普通旅客在拍照,更看到了拿着大包小包的,拍婚纱照的新人也来到这里拍照。
我找了一个椅子坐了下来,不是因为累,因为我怕我走得太急,忘记了什么东西,现在坐下来需要想一下,也好让我的灵魂,跟肉体一样走进这里来,我闭着眼思考,脑海里浮现出,我坐的地方曾经发生过什么,100多年前中国人是在这里怎么生活的,是以主人还是客人身份。作为外国租界,有多少外国人来过,在这里生活过,他们远渡重洋,对中国人又是一种什么态度,一一都没有想起,还在努力的想,多想走进那个年代,看看他们和我们是怎么相处的。突然间旁边来了一对新人,他们的嘈杂声,惊醒了我。睁开眼,看到他们正在拍照,我就静静的看着,真甜蜜,祝他们幸福,长久。
又拿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差不多晚上七点半了,这半天时间过得好快,也太匆忙了,只对这里浅浅的了解,还好,我会再来。我就又继续向前走了,走到一个路口,看到一辆共享自行车,本想着去看看夜晚的珠江夜景的,看到天空下着丝丝的细雨,就把自行车骑到了附近的地铁站口了,还是下次再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