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千年的对话——《观沧海》与《浪淘沙·北戴河》深析

呵呵呵文化 2024-09-25 17:58:36

本文约3000字。

“登高”、“登楼”、“观海”、“临远”,往往是诗兴大发的触媒。

在这种触媒之下,触发了无数让人难以忘怀的诗篇。

这些诗篇,或热血澎湃,或感怀至深,或幽然泪下……

世事变幻,白云悠悠。

后来,当我们登高临远之际,那些刻在心中诗句早已化成人生的风骨,与血脉相连,蓦然回首,不管古今,登楼的那些人早已是风骨相连,浑然一体。

千古以来,曹操的《观沧海》和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被称为两千年来的隔空对话。两首诗词一时瑜亮,难分高下,本文分层作深入解析。

一、创作时代的对比

1、曹操与《观沧海》,收复乌桓,稳定北方,准备南下一统中原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八月,曹操率军大破乌桓,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

北征乌桓班师回朝路过碣石(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乘兴而作千古名篇《观沧海》。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写这首词的时代,那是东汉时期,曹操掌握大权,一统北方,准备南下的时代。

图1 东临碣石

2、毛泽东与《浪淘沙·北戴河》,国家百废正兴,全面复苏,欣欣向荣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步入正轨,综合实力逐渐增强。

195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标志着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体制的建立。这次会议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为中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1954年4月,中国首次以一五常身份登上国际外交舞台。也是1954年4月,毛泽东到了北戴河办公。

1954年这年夏天的北戴河,暴雨如注,波浪滔天,毛泽东目视无垠大海的万里波涛,心怀新中国磅礴发展的壮志,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浪淘沙·北戴河》。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主席写这首词的时代,那是新中国蒸蒸日上,百废正兴的时期。虽然艰难,却是磅礴发展的时期。

图2 大雨落幽燕

二、同样的气吞天下,包蕴万千

1、曹操的雄心壮志

曹操的《观沧海》无一句言志,但句句都在言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寥寥八个字,便勾勒出了一幅辽阔的天地。点明了时间、地点,而且一个“观”字统领全篇。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是实写。

诗人先环视周边,眼前是宽广浩荡的海面,海面中或远或近环立着突兀高耸的山岛。这些是最先映入诗人眼帘的景象。

紧接着,诗人进一步看到,那些或远或近,点缀在大海中的山岛上一片翠绿,虽是寒秋,但是仍然郁郁葱葱,一片生机。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诗人视线转向辽阔的海中,只见满目秋风萧瑟中,大海的波涛仿佛碧色的高墙一般涌起。

这些都是诗人看到的深秋的景象,平凡中包含着雄奇,萧瑟中孕育着生机。

接下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虚写。

大海的气势和胸怀已经是无与伦比。但是,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胸怀更是包罗万象。

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显现在读者面前,然后再展开丰富的想象,表现出诗人广阔的襟怀和宏达的雄心。

“若出其中,若出其里”,那么日月和星汉是若出大海之中吗?是好像出自大海之中,但是,更是出自诗人的胸怀之中。

诗人以大海和宇宙来自比,就是表达自己海纳百川的胸襟。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唐朝的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评价道:“东临碣石,见沧海之广,日月出入其中。”

清朝的张玉榖在《古诗赏析》评价道:“此志在容纳,而以海自比也;‘日月’四句,转就日月星汉,凭空想象其包含度量,写沧海,正自写也。”

清朝的沈德潜在《古诗源》评价道:“有吞吐宇宙气象。”

2、毛泽东的胸怀天下

同样是气吞天下,《浪淘沙·北戴河》比《观沧海》又有升华。

《浪淘沙·北戴河》第一句就是天地之中,气势如山。

“大雨落幽燕”一句排空而来,雨声如鼓势如箭,天地一片苍茫。紧接着大海之间“白浪滔天”,更增气势,浪声如雷,汹涌澎湃。一下子把人拉到一个风声如吼,气象磅礴的世界中。

“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是一个无比巧妙的设问句。

词人仿佛是自问,刚才还漂浮在大海中的数不清的打渔船,瞬间不见踪影,只看到无边无际的一片汪洋。

这句话更应该是词人和当地渔民的对话。以前经常有这样的大雨,那么刚才的打渔船都去了哪里?一来是词人的好奇。二来是词人对渔人们的关怀,这样的瓢泼大雨,他们是否已经提前找到了合适的避风港?

《浪淘沙》是小令,不直铺叙,用精炼的设问句式写出来,化实为虚,以简驭繁,真乃神来之笔!与其说是写人写船,不如说是以小衬大,将较小的意象置于广阔巨大的空间之中,进一步烘托渲染“白浪滔天”的气势,突出风雨中的海天莫辨的景象,显示出一种寥廓深邃的宇宙感。

在这样一个苍茫浩瀚的情境中,此时此地此景,词人自然联想到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下阕一下子穿越千年。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此时此地此景,自然会使人联想起两千多年前,曹操登临碣石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著名的《观沧海》。

曹操雄才大略,几十年的征战,终于扫荡了分割的世族军阀与豪强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在历史上具有巨大的社会推动作用。

同时他开建安文学风气之先,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清刘熙载《艺概·诗概》)。”,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雄才大略和进取精神。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寥寥十几个字,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让人无比的感慨和追忆神往。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是整首词的收尾。

虽然,两千年后,同样的地方,同样的“萧瑟秋风”,同样的国家领袖,但是,两人看到的世界已经大不相同。

曹操通过自己的努力下,虽然稳定了北方,但是东汉末年仍然民不聊生,战火不断。而今天的新中国,在毛泽东和革命者们的努力下,已经是和平年代,一片欣欣向荣。

这是全词的升华。

三、不一样的个人雄心与心系天下

1、曹操的个人雄心

同样的气壮山河,但是表现出来的内在原因却是天差地别。

曹操的气壮山河,主要是建立在个人的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意愿上。

陈寿在《三国志‧魏武帝曹操纪》中评论道:“评曰: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曹操是一代英雄,一代豪杰,他的个人宗旨就是平定中原,个人青史留名。

当然,不管出发点如何,他的英雄气概,对宏图大业的不弃不舍永远值得身后人学习。

2、毛泽东的心系天下

同样的气壮山河,但是表现出来的内在原因却是天差地别。

毛泽东的气壮山河,主要是建立在解救中国于危难之中,心系天下安危。

与曹操的个人英雄主义不同,毛泽东等革命家们置生死安危于不顾,雄才大略,不弃不舍,才创建了新中国,老百姓们扬眉吐气,当家作了主人,有了安稳饭,在国际上也逐渐崭露头角,有了重要的地位。

这些,在旧中国之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正是有了如此的雄才大略,才能有如此广有天下的伟大胸襟。

所以说,这两首诗,是时隔两年前的对话,更是对曹操《观沧海》主题和境界的升华。

图3 今日北戴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