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宗教类的神话故事看多了或武侠小说看多了而且相信了,那么就离脑残不远了。孙海英强行把“義”字尬联到《圣经》里的羔羊,真把我给惊到了,这就是标准的“走火入魔”的表现。有朋友建议我从专业角度以正视听,但这对于一个“宗教狂热分子”是毫无意义的。我就当成一次汉字的普及课吧:
“義”这个字确实是“羊+我”组合而成的汉字。只是这个“羊”已经不是其本义,而是引申出了“美好”的意思。比如“美”就是“羊+大”,而“大”代表“人”,所以“美”的本义就是“好人”。“善”就是“羊+口”,即“说好话”的意思。这些汉字里的“羊”都是美好的意思。“鲜”这个字常常被很多人误解,以为羊和鱼放在一起做菜,味道一定“鲜美”。但羊有羊膻味,鱼有鱼腥味,这两样东西放一起烧来吃,以当时的烹饪水平和条件,能好吃才是怪事。所以“鲜”字里的“鱼”是真鱼,“羊”是假羊,取的是其引申义“美好”,即“鱼的味道很美好”。想想看,“河鲜”、“海鲜”这些个词不都是指“水产品”吗?有“羊”什么事吗?
至于这个“我”字,原本与“自己”就更没关系了,它的本义是一种武器,是有三把刀的“戈”。
你可以把“我”理解为一种“霸道冷兵器”,那么能够耍这种兵器的人一定神气活现,到处显摆。然后才引申出了“彰显”的意思,最后才有了“表现自己”的含义。
所以“義”字最初的意思就是“把羊头插在武器上面”,代表“彰显美好”!也就是说“義”是要展示给大家看的。你查字典或词典,查的是“字义”和“词义”,不会写成“字意”和“词意”,什么道理?因为“义”就是明面上的展现和表达,而“意”是“音+心”,即“心里的声音”,是隐藏在内的表达,所以“意”即“含义”——“内含的意思”。所谓“意义”,就是既有外在的表现,也有内在的深意。
至于孙海英借题发挥,把中国人如今变得“无情无义”怪罪于把“義”字简化为“义”字,就更体现了他的“没文化”,而这也往往是各种“民科”们的通病!
其实很多所谓的“简体字”,相当一部分选择的不过是古代同一个字的“异体字”,也就是你即便怪罪于“简体字”,这口锅也要由古人来背。
简单讲一下这些相互交叉印证的“异体字”的形成逻辑:“乂”字的普遍意义是“治理”,最初的本义就是“割草”,类似如今的“割韭菜”,把“草割齐整”了,可不就是一种“治理”吗?“乂”和“义”音同形近,“義”简化为“义”,音和形与“乂”接近,是古代通假字的普遍规律,不足为奇。
我之前写关于中医文化的文章时,讲到的这个“灵”字也是同样的逻辑,“灵”和“靈”都是古代文字,两个字都是指“巫师求雨”,后面这个字很明显,前面这个“灵”字是用手来点火的意思,也是巫师求雨的其中一个步骤罢了。这类所谓的简体字,不过是在古人造的异体字中挑了一个笔画少的而已。没有正经学过这个专业的民科就别来瞎拍脑袋了。
孙海英,一个居住在英国的“狂热基督徒”,没有学过汉字的“文字学”,就在那里大放厥词,把“義”字尬联到圣经,还美其名曰“简体字毁了中国人的文化”,虽然有一部分简体字确实切割掉了文化信息,但以你这种文化水平也来胡乱编排简体字的长短,不是在搞笑吗?
最后还是说回这个“義”字,“义”字正因为是“彰显美好”的意思,才有了“正义”,“道义”,“仁义”等词汇。但历史上有多少不法战争与恶行不是打着“正义”的旗号在进行呢?所以说,这才是“彰显美好”的“义”字最悲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