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展入选作品取法,探讨未来展赛风向变化

四海易文字 2024-10-11 03:21:53

当下国展入选作品的取法,会影响未来展赛投稿的方向,笔者以五种书体、五个小篇章的形式,逐一分析对比,总结和预判未来入展的趋势。

第一:由楷书入选的数据,对比分析如下:

①:楷书的入展率,通常在2%左右

近两届国展入展的楷书数量有很大的差别,13届要比12届少31件,入展的数量一下子减少了14%,(12届246件、13届215件)。结合年展及各项单项展的数据来分析,同时考虑到5体的分配,笔者以为,未来楷书入展数量估计在200至220件之间,所以楷书入展的难度稳中有升。平均来讲,书者能站在投稿总数量2%的水平之上,入展希望大一些。通俗点说,就是投稿50个人里面,数您写得最好。

有书友问怎样能判断自己的水平在2%和1%的之间呢?这个问题我同很多入选国展的高手探讨过,因为每个省人文、地域和经济的原因,水平有差异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有一点得到了大家的共识,现在商业展比较多,特别是有奖金的商业展,能吸引很多中书协会员和省书协会员投稿(活在这个世界,几乎没有人与钱过不去)。如今的商业展,整体来讲都做得很正规,评审也相对公平。投稿的数量、入展的数量、获奖的数量及金额都会得到公示。笔者跟踪展赛多年,每次都会用计算器算一下,正常获奖、入选都在2%左右。再看看这些入选的人和入选的作品的质量,90%的都有“国展相”,作品主要来自中书协会员和省里面的创作骨干。如果投五个展能中3个的话,说明您已经具备入国展的实力,证明已经站在1%至2%的优秀作者梯队中了,入国展只是时间和运气的问题了。所以有奖金的赛事就是试金石,想入国展的书友可以试一试。

②:关于字径的大小的问题

楷书同其它几种书体完全不同,现在的国展常常以气势取胜。字径大、墨色对比强,有气魄、具感染力,大字仍然要比小字占优势。但楷书是个例外,国展发展了几十年,楷书依然是中字的天下,其次是小字,最后是大楷(湖南长沙的那一届和河南郑州的这一届),入选者的字径依然保持着这种现状。由此可见,写中小字还是稳妥一些,七八公分的字径,大不大、小不小的,往往比较尴尬。大字具有大气势,一般都超过12公分,2至4公分的中字最受欢迎、其次是0.8至1.2公分的小字。

③:学院派的学子很会找出路

之一:楷书基本上是魏碑的天下,12届国展86件、13届国展是78件,两届魏楷入展数量变化不大。

之二:唐楷风格兼带明清笔意的,12届国展63件,13届国展74件,主要的数据是上升在“小欧”身上,带有欧阳通风格的就有34件,小欧的上升势头是很猛的。有书友开玩笑的说,儿子干过了老子,话糙理不糙,还是说得有一定道理的。其次颜真卿一类,大部分写颜真卿都是通过空间变形,没有走“纯真”风,通过变形、融合、改造更具新意。“颜风”十二届和十三届都是占10%左右,这个数据非常稳定。这一届褚遂良书风有一些压缩,主要是被明清一路的所影响。

关于明清一路书风逐渐上升,影响是全方位的。行草书,明清书风这届国展唱了主角,连篆书类都没有幸免,主角的金文大篆被明清类的篆书影响了不少。楷书也是如此,文徵明、王宠、董其昌、黄道周等,这类取法追随者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明清的版本清晰,书风古雅,变化随意,追求个性与情调,一扫平板之气,将精致的小楷加入了很多拙美的元素,无疑的又成功添加了自然书写性。十三届国展杨凝式和智永书风数量又有回头之势,杨凝式书风的有6件,智永书风17件,这种小而精,楷中带行的笔意,也受到评委的青睐。

未来书风的发展,如果按目前的形式分析,走纯技术派的不占优势。贴近于自然书写的明清书风,显得更加自由;杨凝式、智永书风略带行书笔意的,更具有节奏;小欧和颜体的变形;魏碑的自然天真;这几类更受欢迎。从评委们喜欢的书风来看,在拥有技法的同时,个性的表露,自然的书写渐渐变成了主流,纯粹的技术流派,缺少展厅效果,这类作品可以入展,但相对困难一些。从“技术派”过渡到“个性派”渐渐变成了目前的趋势。看十二届十三届入选的哪些作者提前嗅到了这种变化呢?答案是学院派的中青年选手,他们反映最明显、最超前。

第二:行书取法对比

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客观的看待展赛,先分析,再总结,有的放矢,得出来的结论更加准确。届展不象单项展,单项展入选的名额更有限,我们拿行书的数据进行对比。十二届行书入展数量280件,十三届是236件,年展行书入展数量通常在100件左右。入展的数量和参展的人数是成比例的,通常在3%左右,由此可见,年展竞争依旧是激烈的。

国展究竟最需要怎么样的作品呢?笔者跟踪几十年的入展作品,结论是中性类书风相对不占优势。评委老师比较青睐的,整体可分为两类,要么粗旷雄强,要么精致细腻,中性类往往不讨喜。评审会上,有位评委点评作品时说出了真相,好作品就像酒一样,有高度烈性白酒,有天然纯酿红酒,风格明显,口味纯正,最具有代表性。反之,个性面貌不强,哪怕写得有趣味,竞争之下是不占优势的。

上面这个观点是否正确?我们用具体数据来分析,看看书法投稿,书风取法是不是这种趋势?

十二届国展魏晋(二王)书风75件,十三届国展只有20件。国展要求展厅效果,中小字慢慢失去了优势,字径越来越大,这是一种趋势,小字和大字对比下,无论是评审还是展厅的需要,大字的视觉效果更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凡去过展厅的书友都知道此理不虚。

颜体始终是个很好的“品种”,十二届国展有40件,十三届国展有55件,(其中包含了颜米、颜赵融合)颜字可大可小,有很强的变通性,技法上的绞转、篆籀及雄强气势的特点,颜体的入展率一直都是很高的。

宋代的米芾书法书风个性强,十二届国展有75件“米类”风格入选,十三届只有28件,米芾书风入选少了一大半,数据是不会骗人的。笔者以为,减少了这么多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上一届入选太多,这一届评审把关相对严格一些,避免雷同;另外一个就是,越来越凸显大字作品。把“米”字写大,必须在线条中段加内容,写惯了小字的书友突然之间改成大字,从小到大的转换,技法上要求是极高的。学米的书友一下子改变,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另外赵孟頫风格同米芾风格也是类似情况,十三届国展,取法赵孟頫的行书风貌,少得可怜,几乎失出了踪影。这一点,去过太原看展的书友都知道,还是吃了小字不占优势的亏啊!

苏轼、董其昌、何绍基,三种取法入展的数量持平,依然保持在7至9件之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评审的喜好,展厅的需要,大字作品让明清书风成了“网红”,彻彻底底的在十三届国展上火了一把。王铎书风肯定是扛旗之首,十二届国展只有7件入选,十三届国展有27件入选,这是行书的数据,草书更加“疯狂”;倪元璐也大放异彩,十二届国长的2件,十三届国展变成了13件,成了国展上的新宠;另外傅山十二届国展只有1件入选,十三届国展有8件入选,让明清书风在展厅里唱了主角。还有更厉害的赵之谦,由十二届国展的2件到十三届国展的25件,由此可见明清书风在展厅里的江湖“地位”。

实事求是的讲,明清书风在展厅里的效果,确实比三两公分的小行书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

另、宋黄庭坚长枪大戟在展赛里也备受欢迎,从十二届的“0”件到十三届的6件,再次体现出了展厅需要气势取胜的书风。

极致的细腻同雄强粗犷一样成了新宠。杨凝式的《韭花帖》,细致的笔法加大了字势之间的空间。十二届国展没有一件这样的作品入选,十三届国展行书就有了8件这种作品。另外同《韭花帖》相近的还有欧阳询《梦奠帖》《张翰帖》风格的有六件入选。

通过以上数据,作一个小结:国展中的行书字径在12公分以上最受评委的青睐。从数据来看,大字要比小字占优势。关于书风的选择,目前明清轴式书风占了主流,取法的个性越来越明显,印证了本文开头的观点,要么取粗犷雄强,要么取精致细腻,二者选其一。

第三:隶书作品投稿展赛书风分析

我们要弄清楚隶书创作的几个主要方向。学书者必须结合自己的书体,尽量同一技法体系中进行“加减”变化,其目的就是避免早期过度跳跃,单体技术无法深入,过度的交叉学习,涉及面过广,不利于技法的融合吸收。隶书出现要早于楷书,历史悠久,遗存下来的面目众多,如石刻、摩崖、简帛、诏版、镜铭、法帖等等,不同的体势、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期所表达的书风各不相同,笔者认为可分为“三类六向”:三类:

一类是端庄中正;

一类是拙朴大方。

一类是综合趣味

六向:

之一:纯正隶体、

之二:多种体势杂融、

汉隶体系相互杂糅(例好汉隶+简帛、汉隶+明清隶书相融)、

之三:隶书+篆意、

之四:隶书+草意、

之五:隶书+碑楷、

之六:隶书+金石趣味、

书法国展发展几十年,隶书创作基本在这六个大方向中交替前行,每种方向都涌现出一批代表性的书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楷模。每种书风有每种书风的特性,取法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表现手法的高低。文无第一,书风不像武术一样可以分出高下,有时此类书风入展数量多,并不代表其它的门类就低人一等,要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展赛有展赛的规则,一切目的都是为展览效果服务,所以展风引领了这个时代,潮流中挖掘出许多优秀的书法人才。就当代隶书展赛而言,各类书风都有一些代表,如冯印强老师将隶书和篆书进行杂糅,写出了雄强大气;鲍贤伦、毛国典老师所创作的作品采用了汉隶和简帛书相融,写出了爽朗劲健;四川何应辉老师、江苏李守银老师将隶书和草书相融合,写出了圆融古朴,把《石门颂》写出了另一种韵味;陕西吴振锋老师将汉隶和魏碑摩崖相结合,一字一势,大小参差错落,写出了天真浪漫………

展赛涉及到展览的效果,书者考虑纸张尺寸及书写的字径大小,加上多样取法,使整个书坛的隶书作品呈现出传统、多样、个性、包容的局面。自从单体分类展出以来,隶书创作水平整体得到了提高。十届之前的入选作品,同十二十三届的作品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这些年来,隶书创作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笔者用这两届国展入展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合这“六大方向”,看看哪一种风格最受评委的欢迎。

之一:入展件数

十二届入选115件,入展率为1.35%

十三届入选132件,入展件数增加17件

之二:字径

十二届国展15cm以上33件;7~15cm50件;7Cm以下26件(另有一件1cm左右的)

十三届国展3~7cm32件,7公分以上的100件,小字径作品几乎没有。

隶书、篆书、行草书入选的字径趋向于大字化。字体越大,气势越强,小同大比较,大字肯定占优势,这也是字越写越大的原因。

之三:取法

十二届国展取法明清风格的占12%,十三届明显上升,占19%(25件),明清书风数量增多,并不是单独展现在隶书方面,楷书、篆书、行草书明清格调作品数量增加的更多,未来发展明清书书风的隶书作品,应该更看高一线。

十二届国展汉碑隶书取法汉碑隶书的作品有68件,约占59%,是整个入展作品的重头。作品主要取法《礼器碑》《张迁碑》《鲜于璜》《西峡颂》《石门颂》等,其中《石门颂》和《张迁碑》遂渐成为了热门。十三届国展取法石门颂:29件,占22%;张迁碑:24件,占18%;礼器碑:12件,占9%;简牍:12件,占9%;杨淮表记:9件,占7%;好大王:9件,占7%;鲜于璜:7件,占5%;

隶书篇小结:明清书风追随者越来越多,《石门颂》《张迁碑》《杨淮表》等古拙一类的书风相比而言更讨喜一些;另外“长青树”简帛书风在任何隶书展赛中都不会缺少。隶书向篆书和行草书靠拢,字径越来越大,写大字隶书慢慢成了主流,选用纸张更趋向于多元,追求一人一色,一体一势,凸显书者的个性和品位。

第四:国展中的篆书

书法的实用价值随着时代逐渐减弱,五体之中的篆书,变成了专业人士的选修,走向了纯艺术门类。可喜的是,各书协组织重视,加上各专业院校生源上在不断的扩招,又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习篆者不降反升,我们从入展的数量和投稿的数量就能证明了这一点。十一届国展收到4400余件投稿,入展48件;十二届收到了5025件,入展92件;十三届国展从省送到中书协终评的754件,入展86件。

可以看出中书协在逐渐调整入展数量,十一届国展入展率只有1.09%,十二届上升到1.83%,十三届通过数据估计也在1.75之间。投稿篆书入展确实较难,但同隶书相比较,入展的几率要高出0.2%

一件优秀的入展作品离不开创作方向的选择,篆书的创作方向。大师黄宾虹早年提出了“君学”和“民学”一说,大意是将官方和民间的篆书书体分类;另一种通过书体及断年代进行区别,可分为如下四类:

之一:甲骨文

之一:大篆

之三:楚简、楚帛、盟书(民间遗珠)

之四:小篆

篆书是最古老的书体,每个时代都有继承和发扬者,所留下来的碑版、法帖及馆藏,一碑一体、一体一貌、具有地域、时代的特性。无论是工稳精美的小篆,还是古拙自然的大篆,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侧面反映出了篆书的艺术性和书写性。提到了书写性,也刚好贴合了本文的主题,书法展赛一直秉行着:弘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并进的原则。原创和个性往往同自然书写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成为展赛评选的一个主要标准。每次征稿启示都有很明确的约束,这些约束一方面对应到投稿者,一方面是对应到评审规则,所约束的对象便离不开投稿和评审。约束的细则会左右评审的风向,风向往往会造就了潮流,旗帜的指向便是创作者投稿的方向。

篆书的投稿,依然没有逃脱准则“紧箍咒”,方向的指引决定了投稿的取法,稿件的取法往往取决于创作的质量。追求个性,最能代表的是金文大篆一类,如此便减少了工稳书风入展数量;提倡百家争鸣,各代表性书体就有了机会,趋向于平均分配入展指标;植根传统反对形式化,过度拼接染色作品立马减,创造写意类大篆,近几年就不见了踪迹,这些都是掌舵和定调决定的。十一届国展“紧箍咒”太紧,导致的取法雷同、形式雷同,放不开手脚的作品往往从字径就可以看得出来。这届中字偏多,取法主要集中在金文和汉篆上面,取法明清技法篆书作品入展数量较少。十二届国展放开了部分约束,“紧箍咒”松了许多,这届国展可谓是品种齐全,虽然大篆占主导地位,但取法明清技法的成为了新宠,直接取法和间接取法赵之谦一类的书风有23件,占入展的总数25%。分析到这里,不得不佩服当代学院派的学子们,他们的嗅觉超出常人的灵敏,这23件作品主要被青年书家所“瓜分”。

明清书风的“抬头”,不光体现在篆书上面,篆刻、行草、隶书也是如此,明清书风入展形成了一个潮流,十三届国展明清书风占19%,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王福庵、杨沂孙等共17件,占入展总件数的19%,可以看出明清书风在展赛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书友大概会问,从金文大篆到“明清风”是偶然还是必然?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必然现象,有四个主要原因:

其一:版本的清晰度及资料的完整性。在继承古代经典的同时,借鉴明清篆书资料进行理解过渡,技法上进行借力,对技巧丰富性有很大的帮助。

其二:明清书家的取法,往往是在继承传统的道路上进行生发演变,因战争等原因融合中尚有不成熟处,可以沿着明清先贤的思路,结合当下创作元素,磨合中推陈出新。

其三:明清书风个性较强烈。清代和民国碑风盛行,对篆书有一定的冲击,出现了抛弃了刻意求工的制作。善篆者多善刻,很多大家都是製印的高手,书从印入,印从书出,追求斑驳线质,篆籀苍茫,追袭明清书风,既是上探秦汉大篆的“加油站”,也是多帖融合的跳板,可谓是一举两得。

其四:明清书风的特征具有时代性。金文大篆的融合,篆隶的转化,金石趣味的点缀,将明清篆书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篆可追秦汉也绕不过明清。

篆书篇小结:篆书投稿的取法方向大篆书风依然是主流,十三届国展较纯正的小篆仅有6件,金文大篆之外,取法明清书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现在的篆书追求展厅效果,字径越来越大,追求丰富的线质是不够的,从书写性上升到思想的表达,创作出形神兼备的展赛作品,须从改变意识开始。工不胜巧→巧不胜拙→拙不胜韵→韵致趣味→衬托出神采。

第五:刻字艺术创作的“3度3多”

2024年6月29号,全国第十二届刻字作品展览在嘉兴开幕。上一届是2019年,五年的发展,发现一些老作者一直活跃在创作的一线,新一批优秀的书刻人才先后涌现出来。五年沉淀,书刻艺术飞跃进步,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观看此次展览,笔者有些个人的看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之一:书刻作者越来越年轻专业化

书刻展和书法篆刻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十三届国展和十二届刻字展年轻人越来越多,女性占了一定的份额。女性作者对色彩要比男性敏感,刻画细腻的肌理,色彩的块面构成等,这些是她们的优势。

之二:创新仍然在路上

书刻真正的兴起就是这30年,未来的发展还在探索之中,十二届书刻征稿启事中三次提到了“新”这个字。支持采用新的方式、新的角度、新的理念来丰富书刻的内涵。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鼓励创新。

之三:书刻作品也有风向

笔者长期关注书刻展赛,展览的风向,在书刻作品中一样得到了体现。书刻的发展,从半工半艺过渡到少字数的现代派,从个人色彩转换到了新古典风格。这些转变同书法的展风很为接近,书法楷书是魏碑的天下,行草是明清大字的天下……从十一届到十二届刻字展来看,刻字的主题回归到传统,诞生了———新古典主义书刻之风。“新古典主义”成了书刻发展的主旋律,这两届国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种风向就像魏碑和明清大草一样,相信会“火”一段时间,想入展的书友,这种方向也是一个选择。

之四:不得不重视的,新形式和新材料的应用

十二届刻字展,如中书协的征稿启示一样,“听家长话的都有奖品”,在征稿启事之前,中书协主办一些活动,采用新材料来尝试,为刻字作品注入新的内涵。很多人对新的信息不敏感,每到大赛之前都有一些提示,这一次又得到了验证。刻字作品中,江西成了的新宠,发挥出地方的优势,体会到了“家长”的用意,因此、一些优秀的陶刻、瓷刻作品呈现出来。

未来的发展碑刻、竹雕、青铜铸字、砖刻,这些传统的艺术门类,同样包含着几千年的文化,创新的书友以书刻的形式进行转化(十届,十一届已有书友尝试过,转化很成功,作品入选)

之五:书刻书刻、书法为先

少字数的作品,逐渐在减少,回归到书刻的本身,以书法为主。书法上以多字体来呈现,一种书体是无法凸现丰富的版面。另书法作品及面试书法创作,要做到“刻”和“书”的统一化。

很多书友经验不丰富,便上了一“当”。例如,刻字作品以隶书为主体,书法作品却去写楷书;刻字以篆书来体现,书法上却不擅长篆书,书法作品及书法面试就出“货不对版”。显现出“书”“刻”不合。总之以个人擅长的书体作为刻字主体,这样既能显示出自己的能力,主办方也能通过作品了解到作者水平。

之六:形式的体现靠色彩

这次评审,有评委给出的信号,有些作品刀工和书法都不错,色彩上出了问题,色弱和近色弱。长时间写书法,白纸黑字仿古宣,在脑海中形成的定式,色彩的原理和色彩的渐变,需要专业的磨练。

说实话这一点确实是很多人的弱项,(包括评委们)色彩归入美术,是书法之外的一项学问,着色和配色,哪有一两年就能搞懂的呢?如果那么容易,颜料生产、镀色行业、图文广告不都失业了吗?所以色彩这一块还要下大功夫。

笔者认为,目前书刻正处于高速的发展期,书友们为了立于“不败”之地,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引用“三度”和“三多”,作为创作的指导。

三度:

深度:立体感常用深度来体现,板材四公分,深度过半是基本,大字特别重要。

法度:力法的丰富性,70%的书友圆刀过多,方刀太少。

亮度:作品的外观同书法的章法一样,书法评审以“三秒钟定生死”,刻字作品是一样的,色彩的亮丽度,给人第一印象尤为重要。(色彩纯度不够、不占优势)

三多:

块面多:书法的作品分为提签、上款、正文、落款。刻字作品的主次之分也是依靠这个原理来展开的,对“字眼”的要求更高,丰富的块画意识,起稿时就要有这些思想。

字数多:征稿启事说得很清楚,字数多者占优,现场看展、此言不虚。

书种多:

一种书体,一个块面,入展的作品,每件作品都是两种书体以上。另很多高手引用了“姐妹艺术”,利用了宣纸“做旧”的手法,利用了篆刻“残破”的技巧。

总结:通过对五种书体的对比,用数据分析,其过程不受个人情感或其他主观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能如实的反映出国展实际情况‌。个人修行和国展投稿是两个方向,对于投稿的书友而言,对于书协工作的开展,有一个相对精准的数据作为参考。纵观历史、展望未来,希望在参考中能找到创作的方向,也是笔者创作本文的初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