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牺牲一切,敢于挑战至高权威,即便是皇帝,也敢将其拉下马来。
我国历史上也有诸多勇士,如“屠龙高手”刘裕,以及三年内拥立三帝的宇文护,皆是此类人物。
刘裕亲手斩杀六位君主,终登宋国开国皇帝之位。
宇文护在北周三年内相继废黜三位帝王,其颠覆帝位的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不已。
这些人仅在登上高位,成为王者之后,才敢对帝王下手。他们之前的身份与勇气,不足以支撑其对帝王采取行动。
伊朗有位老者,仅凭宗教信仰之力,成功推翻国王统治。
审视其晋升之路,不禁感慨万分。在权力争夺中,思想和舆论往往比武器更具威力,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然而,这位老者并非英雄豪杰之辈。
他执政后,无视国家利益,擅自挑起两国争端,导致战争爆发。
战争中,有人阴险狠毒,诱骗孩童以肉身排雷,充当炮灰,行为极其恶劣。
伊朗皇权倒台后,宗教领袖领导建立了共和国,确立了新的政治体制,保持了国家稳定与发展,中心思想未变,用词精准且逻辑清晰。
1902年9月,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诞生于一个富裕且信奉宗教的家庭,其家族世代秉持深厚宗教背景。
穆萨维的姓氏意味着其家族世代皆为坚定的什叶派信徒。
霍梅尼出生仅数月,其父便在对抗敌对家族时不幸逝世。
传言称其父遭“政府走狗”杀害,总之非因自然原因去世。
霍梅尼十几岁时,遭遇更大不幸,其母亲也离世而去。
最终,他在兄长与姑姑的养育下成长。
求学时,他在故乡阿拉克和库姆的学校接受了正统的宗教教育。
后转变为伊斯兰法学与法理学的学者,于库姆等多所学府执教长达数年。
60年代,他被尊称为大阿拉图,并确立为伊朗伊斯兰教法权威之一,享有崇高的法律地位。
1963年,伊朗国王巴列维实施了“白色革命”。
白色革命核心为“土地改革”,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变革土地制度,实现土地重新分配,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社会公平。
改革赋予农民更多土地自主权,相应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主的权益,实现了权益的合理调整。
削弱大封建主政治经济力量,加速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本质上,土地仍由大地主所占有。
农民难以脱离贫困与地主束缚,该革命中他们获益甚微。
改革对象普遍不满,且引发了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不满情绪。
该宗教领袖认为,他们应有权制定官方政策的框架。
国王推行的“白色革命”实质上是对神职人员力量及宗教信仰的一次重大挑战。
此时,霍梅尼以伊斯兰教神秘主义专家的身份站出来。
直接批评国王,指出其行为正损害伊斯兰教及伊朗主权。
国王极为愤怒,遂下令将霍梅尼流放国外。
那一年,霍梅尼已届63岁高龄。
他流亡至土耳其,后抵达伊拉克并定居,共计13年。
霍梅尼在伊拉克期间,积极录制音带、录像,并打印传单,于伊朗境内广泛传播,倡导“独立”、“民主”与“自由”的理念。
此举旨在激发民众对君主制的不满情绪,通过相关行动,使群众对现行君主制度产生质疑与不满。
他倡导军队采取行动,针对背弃信仰的政府发起起义,以维护正义与信仰的立场。
他成功号召了全国各地的清真寺毛林们响应。这一行动展现了他的号召力,使得各地清真寺的毛林纷纷响应,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
18万毛利军发起了大规模反国王行动,运动声势浩荡。
1979年,巴列维国王流亡海外,且自此未再归国。
同年2月,霍梅尼自巴黎返抵德黑兰。
在民众的热烈欢呼与支持下,他正式就任为最高领导人。
累积的恩怨,既有新近结下的仇怨,也有过往遗留的恨意,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难以化解的复杂情感。
霍梅尼原在何地非伊拉克?为何自巴黎返回?
需先提及伊朗与伊拉克的历史渊源。
两国相邻,共享一种语言,并同奉伊斯兰教为信仰。
伊斯兰教分为两大派别:什叶派与逊尼派。
什叶派所尊奉的圣人的陵墓,均被建在伊拉克境内,这一做法体现了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伊朗国内,什叶派信徒占比高达95%,是该国的主要宗教信仰。
伊拉克超过一半的人口信奉什叶派伊斯兰教,这一宗教信仰在伊拉克占据主导地位。
伊朗众多什叶派信徒常前往伊拉克参拜,此传统已延续千年。
理论上,两国应如同亲人般,维持和谐共处的关系。
双方因领土争端,已相互仇视长达千年之久,此矛盾持续未解,成为历史遗留的深刻问题。
霍梅尼遭驱逐流放之际,伊拉克为其提供了庇护与便利。
在圣城纳杰夫,给予他收留之处。
萨达姆成为伊拉克共和国总统之时,其正式就职的历程宣告完成,保持了逻辑的清晰与用词的准确。
伊拉克长期由逊尼派执政,萨达姆同样信奉逊尼派。
他坚信,什叶派势力的增强,必将对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地位构成威胁。
萨达姆为遏制什叶派壮大,采取军事行动,调动兵力对什叶派穆斯林进行严厉打压。
士兵逐户搜查后,什叶派领袖萨达尔不幸落网。
众多伊拉克什叶派民众因故流亡国外,寻求庇护。他们保持原有信仰,流亡过程中逻辑清晰,用词准确地表达着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许。
什叶派穆斯林对萨达姆行径深感不满,信徒们集结上街游行,强烈抗议政府的残暴行为。
萨达姆对群众的愤怒置若罔闻,毫无在意之情,保持镇定自若的态度。
采取直接军事行动,以平息事态。
民众面对武器四散奔逃,街上枪声、尖叫声与哀嚎声交织在一起,场面混乱不堪。
现场瞬间陷入混乱状态,秩序尽失,局面难以控制。
这场事件终结于5000名穆斯林的被捕。
1980年春,萨达姆颁布了一系列新政策。
新政规定,凡与伊朗什叶派有关联者,一经查实,将遭财产没收及驱逐出境处罚。
霍梅尼,当时在伊拉克已具影响力,对此深感愤怒。
他恰巧为伊朗籍且属于什叶派。
为避免被驱逐,霍梅林再次勇敢站出来,二次挑战当权者。
呼吁什叶派群体联合,共同推翻复兴社会党的政权。
萨达姆对此举极为愤怒,他严厉指责霍梅尼煽动伊拉克民众反政府,随后下令将其驱逐出境。
两人因某事产生矛盾,彼此心生怨恨,从此结下仇怨。
霍梅尼归国就任路上,对记者言明其三大仇敌:一为国王巴列维,二乃美国,三则是萨达姆。
他在成立共和国前,就已将头号敌人打倒。
他上任首要之举是对抗另外两个敌对势力,实施报复计划。
1979年11月,霍梅尼下令军队占领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同时扣留馆内人员作为人质。
接下来,众人皆知他意图收拾的对象是谁,一切尽在不言中,逻辑清晰,目标明确。
萨达姆深知此点,故于1979年向霍梅尼表达友好意愿。
霍梅尼明确拒绝后,推出了针对萨达姆的“输出革命”政策。
该政策首要针对伊拉克,其目的不仅源自霍梅尼的个人恩怨,而是有更深的考量。
伊拉克毗邻伊朗,成为伊朗在中东推行“输出革命”战略的关键路径。
霍梅尼为感谢萨达姆昔日关照,遵循“输出革命”原则,采取了相应行动。
通过大功率电台和电视台,号召伊拉克什叶派民众采取行动,推翻萨达姆政权。
二,向伊拉克什叶派提供经济援助、物资支持及武器装备等军事资源。
萨达姆目睹一切,心中愤懑不已。
他组建并训练了一支针对霍梅尼的突击队伍。
秘密向伊朗胡齐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输送武器,以助其推动民族自治运动。
两国关系严重恶化,已濒临战争边缘,仅需一丝契机即可触发全面冲突。
1980年,阿拉伯河引发了冲突,成为导火索。
阿拉伯河为伊拉克通往海湾的唯一水道,同时是该国出口石油的必经之路。
历史上,该河流的主权归属奥斯曼帝国。
1918年奥斯特帝国解体,随后1921年伊拉克独立,并继承了该河流的主权。
1937年,伊朗与伊拉克两国正式签署了关于双方边界划分的条约。
1969年,伊朗对既有边界划分表示不满,单方面宣布1937年签署的边界条约失效。
1975年,经阿尔及利亚总统布迈丁调解,伊朗与伊拉克依据阿尔及尔协议签署了睦邻条约,明确阿拉伯河边界以主航道中心为界。
1980年9月19日,萨达姆正式宣告,此前签署的阿尔及尔协议不再具有效力。
规定指出,所有穿越阿拉伯河的船只须挂伊拉克国旗,且外国船只需向伊拉克支付通行费用。
伊朗认为伊拉克此举等同于向其宣战。
1980年9月,萨达姆见与霍梅尼和解无望,遂决定利用其新上台、政权未稳之际,采取主动,先发制人。
两国战争由此爆发,首枪已响,标志着冲突正式拉开序幕。
美国与苏联同时表现出对某事物的不满与厌弃,双方立场一致,均对此持否定态度,保持了清晰的逻辑与准确的用词表达各自立场。
中东动荡却石油储量丰富,乃世界动力之源,西方国家持续密切其局势。
美国为巩固霸权,常对他国内政进行干涉。此举旨在维护其国际主导地位,逻辑清晰,行动一贯。
伊朗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并对巴基斯坦及苏联信奉伊斯兰教的加盟共和国具有潜在影响力。
伊朗持续成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点对象。
苏联为美国的敌对国,同时也是伊拉克的盟国。
在两伊冲突期间,该国始终持与美国相反的立场。
面对两伊开战,他们持何种态度?
在巴列维政权尚存之际,其统治维持原状,社会结构与管理体系未发生根本性变革,政权基础依然稳固,各项政策继续推行。
霍梅尼上台后,美国与伊朗同盟关系破裂,因他直接反对曾支持巴列维王朝的美国,两国关系急转直下。
他意识到无法与苏联抗衡,作为伊拉克的保护伞和武器供应者,他策划了一个方案,旨在欺骗美国,以获得对抗苏联的力量。
1979年,部分伊朗人以“温和派”官员身份为伪装,企图接近并拉近与美国的关系。
向美国高层官员提供了一份伊朗愿与西方交好官员的名单,意图诱使美国在伊朗设立情报站,此名单通过多种途径传递。
在黎巴嫩被关押的美国人质已被释放。此举确保了人质安全脱困,维护了国家间的外交努力与人道主义精神。
以赢得美国信赖,进而从美国获取包括武器在内的战略物资。
美国秘密向霍梅尼政权提供了从英国获得的苏联在伊朗克勃格情报据点信息,致使200名克勃格人员遭到处决。
这对俄罗斯造成了重大打击。
霍梅尼成为伊朗总统后,提出口号:“不依赖西方,不倾向东方,唯坚持伊斯兰。”此口号彰显了其反美反苏的立场。
苏联对霍梅尼持有极度反感的态度。
1980年,霍梅尼拘捕美国人后,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随之美国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
战争中的某些人,毫无道德底线,行为卑鄙无耻,他们不顾他人死活,只为满足私利,是战场上应被唾弃的败类。
1980年两军交战之际,双方军事实力相近,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
伊拉克陆军实力较强,相较之下,其在地面作战中占据明显优势。
伊朗海军占优,不仅因武器装备,更因人数众多。其拥有3个营,总兵力达2万。
伊拉克海军兵力规模较小,总计仅四千余人。
伊朗空军兵力7万人,配备688架各类飞机,其中包括445架战斗机,而非所声称的1500万飞机。
多年未更新零件,导致众多设备无法飞行。
伊拉克空军规模38000人,装备近千架飞机,其中包括332架战斗机。
两伊战争初期,伊拉克空军采取主动,对伊朗发起攻击。
伊拉克突袭伊朗,占领其150万平方公里土地,并摧毁多个机场。
萨达姆获悉后,满怀自信,犹如凯旋的勇士,号召全体阿拉伯人投身战争。
萨达姆为泄对波斯人之恨,将此次战役比作公元7世纪波斯帝国与阿拉伯穆斯林间的冲突,以此作为情感宣泄的载体。
在公开场合质疑伊朗人身份,称其为波斯人而非阿拉伯人,并质疑其穆斯林身份,这种做法的真实性仍需进一步探究。
该事件对伊朗人的自尊心造成了沉重打击。
自那以后,这场战争的性质转变,不再局限于对土地的争夺。
此战演变为伊朗全民捍卫信仰的宗教斗争,民众团结一致,誓死保护其宗教信念不受侵犯。
然而,当萨达姆沉浸在志得意满、复仇的快感中时,前线的情况却并不乐观。
伊朗迅速夺回被伊拉克侵占的领土,战争未如萨达姆所料速胜,他未能如愿早日凯旋,举国欢庆的场景也未能如愿出现。
在伊朗的反击下,反而陷入了被动局面。
在美苏两国的支援下,伊拉克迅速获得了大量武器装备,然而这一优势并未持续太久。
科威特慷慨解囊,向伊拉克出借高达百亿美元的资金,展现出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与对伊拉克的支持。
伊拉克迅速再次击败伊朗,展现出其在战场上的优势,保持了胜利的势头,成功延续了之前的战斗成果。
霍梅尼因其人格特质,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1985年,萨达姆下令空军轰炸伊朗民用目标,并部署化学武器攻击伊朗平民。
伊拉克违背道义,缺乏武德规范。
伊朗迅速采取反击行动,对伊拉克的城市进行了轰炸。
霍梅尼构思了一个极为狡诈的策略。
他凭借民众对宗教的信仰,为即将上战场的士兵们每人分发了一把塑料钥匙。
告诉他们,战场上牺牲者,持此钥匙可入真主乐园。
这把钥匙的发放对象不仅限于士兵,还包括了老人与小孩。
9至15岁的孩子佩戴着这把钥匙,错误地认为自己的离世是一种美好的事情,这种想法显得极其天真。
他们上战场后,有人被迫以身体排除地雷。
另一部分人将经文缠绕于头,手无武器,仅凭肉身勇敢冲向伊拉克士兵。
众多儿童沦为战争牺牲品,被迫在战场上充当炮灰,面临极度危险与不幸。
该行为受他国指责,霍梅尼回应称:“这些牺牲是必要的。”
1986年,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主动提出和平谈判的倡议。
提出撤兵,要求交换战俘,并签订条约,内容涵盖互不侵犯、不干涉内政及共促地区安定安全,共五项原则。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598号决议,旨在结束两伊战争。
两国执行决议时,霍梅尼意外发难。
他颁布指令,将伊朗战争置于所有事务的首要地位。
1988年,伊拉克对伊朗实施了导弹攻击,发射导弹数量达数百枚。
伊朗为回击而入侵伊拉克的库尔德地区。
战争已进行八年,至今年仍未平息,历经长久苦战。
1988年,联合国提出要求,强制伊朗与伊拉克无条件撤回军队。
萨达姆最初表示了赞同。
伊朗此时损失严重,已有30万人死亡,50万人受伤。
伊朗经济受战争影响濒临崩溃,国内普遍滋生强烈的反战情绪。
霍梅尼年届87岁,感体力渐衰,难以支撑,遂最终做出决定,同意实现停战。
萨达姆宣称此战为“辉煌的胜利”,采用的是精神胜利法。
他过于逞强,导致战争绵延8年,最终使伊拉克背负了高达600亿美元的沉重债务。
国内众多民众失去家园,流离失所,生活无着。
萨达姆的强硬言辞终究无法掩盖明显的事实真相。
见国内经济凋敝,萨达姆转向邻国科威特,计划让其出资弥补国内财政赤字。
科威特为何拒绝?它屡次婉拒了萨达姆的提议,态度坚决。
萨达姆愤怒之下,计划对科威特发动攻击。
萨达姆为侵略科威特寻找借口,给对方罗列了多项罪名,以此作为其军事行动的所谓正当理由。
科威特未经允许开采了伊拉克的石油资源,例如某些行为被视为“偷采”。
科威特违背石油输出国组织规定,导致伊拉克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诸多莫须有的罪名被强加于弱小的科威特之上。
1990年8月2日,萨达姆军队占领科威特皇宫,夺取了350亿第纳尔及数亿美元资金。
外汇是国际上用于结算各国间债权债务的一种支付手段,它可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用于国际贸易、投资及清偿国际债权债务。
事发20余日后,萨达姆向全球宣告,将科威特列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
此事显现,萨达姆与霍梅尼均行为不端。两者的无耻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2003年,萨达姆遭美军捕获,随后被移送军事法庭审判,最终被判处死刑。
霍梅尼战后一年去世,享年88岁,结局尚算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