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首个光伏配建制氢项目将于11月底在胶州并网投用

青岛信网 2024-11-21 08:15:14

原标题:能发电可养鱼,鱼塘“变身”发电站

在胶州市李哥庄镇毛家庄村以东,太阳能光伏板在1600亩的坑塘水面上铺展开来,坑塘里鱼儿自由自在地畅游,水面上漂浮的光伏板吸收着每一缕阳光,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输送至附近的“绿氢”工厂,为氢气制造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近日,记者从项目负责人处获悉,该项目将于本月底并网发电投用,预计年产绿氢500多吨。

探索渔光互补发电新模式

预计年碳排放降低16万吨

上面养蚕,下面养鱼——“桑基鱼塘”是我们熟知的一种复合型农业生产模式,它将种桑养蚕和池塘养鱼相结合,能够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渔光互补也是同样的道理,它将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这种模式下可以保持水域原有的渔业功能,还可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新型能源利用新模式。‌

位于胶州市李哥庄镇的12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是山东首个光伏配建制氢项目,也是青岛市重点项目。谈及选择坑塘水面建设该项目的原因,项目负责人表示,在坑塘水面建光伏电站,不改变原有的土地性质、不影响原先正常的农业生产、不造成污染,虽然和地面建设光伏电站相比成本会更高,但既环保又可以提高土地的综合产出价值,这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好事。

胶州市李哥庄镇渔光互补配建制氢项目建设的光伏电站所发的电能,一部分用于为制氢提供电力支持,一部分出售给国网青岛供电公司,有助于提升青岛电网的“绿电”比例,优化能源结构,助力绿色能源体系建设。该项目投用后预计每年绿电发电量可达1.62亿度,碳排放降低16万吨。

电解水制氢助力能源转型

推动当地氢能产业链升级

今年,《国家碳达峰试点(青岛)实施方案》发布,方案指出“鼓励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光伏+’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东方氢岛’,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在此背景下,推进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强其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有效衔接,是推动能源转型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胶州市李哥庄镇渔光互补配建制氢项目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这种创新模式顺应了“在发展中降碳、在降碳中推动更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战略规划,为探索可再生能源与氢能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示范经验。

“光伏配建制氢,就是将水面上光伏板转化的电能输送到制氢厂区,通过电解水工艺制造氢气,全程没有碳排放,所以称之为‘绿电’制‘绿氢’。”项目负责人介绍道。该项目配套的制氢项目所使用的2000标方碱式电解槽是国内首次投用,能够大幅降低制氢成本、提高制氢效率。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氢气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供暖等,该项目有望实现“就近用氢”降低周边产业成本,推动当地氢能产业链升级。

为最大限度缩短项目办电时长,国网青岛供电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公司特别安排了客户经理为该项目提供“一对一”专属服务,涵盖并网申请流程说明、现场勘查、并网接入方案编制和审查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公司成立“新能源并网服务协同工作组”微信群,涵盖营销、调控、发展、运检等各部门工作骨干,多专业协同配合,实时解决客户在并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目前,该项目的并网准备工作已接近尾声,预计将于本月底正式并网发电。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见习记者 李嘉欣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