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耀远东的暖阳,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从慢慢腐朽到重获生机

闲说宇俊星 2023-12-22 05:40:01
欧亚大陆的龙脊

西伯利亚荒原上行驶的列车

连接莫斯科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9288公里西伯利亚铁路。莫斯科出发,到远东双城子站约9147 千米,这里分成两条线,去海参崴约9288千米,去朝鲜平壤约10267千米。苏联没有解体时,从乌克兰基辅到海参崴的铁路长约11085千米,是世界最长的铁路线。

红线是老的铁路,绿线是苏联时期修筑的复线

西伯利亚铁路后来补充了包括向南分支进入满洲里的中国东北支线、经蒙古国进入北京的蒙古支线,以及包含贝阿铁路在内的其他支线。

这条横贯俄罗斯中部的铁路可以说是欧亚大陆的龙脊。

西伯利亚大铁路,1891年动工,最终用了13年时间1904年初步竣工,后续完善用了25年,在沙俄覆灭的前一年1916年全线竣工。

这个铁路是维系沙俄、苏联、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欧洲核心区的大动脉,一直是俄罗斯国家级别的重要基础设施。70年代,苏联为了战略保险,花费重金在更北的地方修了一条支线,贝阿铁路。

和西伯利亚铁路平行的贝阿铁路

俄国和苏联在冻土地带修建铁路摸索了很多经验,现在每年春天解冻时这条必须承受数千吨冰的冲击,但各种钢桥仍然屹立不倒。

历史和如今

沙俄在16世纪以后就开始利用哥萨克人对东方搞武装殖民。不过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不论是原住民还哥萨克人都极少,西伯利亚只有几个贸易点和流放犯人的旷野。

和土著作战的哥萨克人

不过到了19世纪,随着清王朝的衰落,俄国人抓紧时间开始往远东输送人口。这个时期中国也开放了边禁,开始往东北输送人口。

沙俄和清朝交锋已久,可惜没有守住外东北、外西北

虽然现在俄国人在远东看着人不多,但是对比19世纪就知道。那时候两国都在比赛爆人口,俄国人移民也很拼命,西伯利亚地区人口在19世纪只有不到200万,到了苏联时期远东(外东北)人口超过800万,西伯利亚联邦区2500万人,整个地区人口超过了3000万。

中国东北地区则从百万人增长到30年代的接近3000万人口,建国后继续增加到了1亿人。山东、河北的老乡真的帮巩固东北领土安全出了大力气。

19世纪末的海参崴已经完全改成了一个欧洲面貌的城市

19世纪末动工时,沙俄确定了铁路走向问题,分别以远东最大城市海参崴和莫斯科为东西起点。作为一项大工程召集了全境的少数民族前往修筑这条铁路。

冻土问题是寒带铁路的噩梦

西伯利亚有很多高山、原野、森林、冻土、沼泽,地形非常复杂。西伯利亚的气温在夏天能达到零上40℃,冬天气温可能降到零下50℃。这样的温差,不但人受不了,铁轨同样不堪重负,铁轨断裂是常有的事。修建这条铁路的难度可想而知。在施工高峰期(1895年—1916年),铁路建设工人达8.4万人~8.9万人。工人们的劳动工具,仅仅是斧头、锯子、铁锹和手推车,很多人因劳累致死。

沙俄时代动员了各族人去西伯利亚修铁路

乌克兰人、格鲁吉亚人、甚至芬兰人也被拉到了这片远东的冻土上。列宁说沙俄是“各个民族的监狱”还真是实至名归。俄国还大量招募吃苦耐劳的华人劳工。据不完全统计,前后大约有近20万华工参加了这一工程。

这些华工在铁路修建工程中,大多从事着凿石、挖土、运输、铺轨、架桥等危险、繁重的工作在19世纪,俄罗斯和美国两个国家最重要的铁路都有大量华工的身影。

北美筑路的华工

工程进入20世纪以后,面对越来越完善的铁路。觊觎东北的日本人忧心忡忡,与想遏制俄国人的英国达成协议,英国人出资和提供外交援助。

日俄两国在东北越发的剑拔弩张,在1904年日俄在东北开打时,俄国人强行通车西伯利亚铁路。

日英联盟对付俄国

沙俄在远东咄咄逼人的态势让崛起的日本不得不冒险发动了日俄战争。

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这场战争是日本倾国之力发动的,1904年6月20日,日军建立“满洲军总司令部”,以大山岩元帅任总司令,统一指挥各部日军。

马克辛机枪发明者史蒂文斯.马克辛

马克辛机枪,这款后来一战时改变战争形态的大杀器也亮相了。其实它在19世纪末已经出现,并在非洲的个别战斗中取得了惊人的杀伤效果,不过此时还没有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俄国人在日俄战争用马克辛机枪敲碎了很多日本人的天灵盖。

南非殖民英军靠4挺机枪横扫5000祖鲁勇士

日军进攻旅顺,一味地蛮干蛮打,一波波发起万岁冲锋。俄国人摆出了机枪,加上阵地上有通电铁丝网和堑壕(日本人摔进去爬不出来)。日本人一波波被打死在铁丝网上堑壕里,负责指挥的日本军官没见过机枪,还纳闷怎么俄国人一敲鼓,士兵就不动了,后来收敛尸体发现自己人被子弹打穿了。

日俄战争之后有英国武官考察战场,很显然他们自己低估了机枪+堑壕战的威力,12年后英国人在索姆河会上演人类现代战争一天伤亡的最高记录。

后来日军上报大本营伤亡数字,天皇和大臣以为搞错了,是不是前线多打了一个零。反复确认后只能总动员全国征兵,堵上国运的和俄国人拼命。

日军从本土拉来巨炮

日军登上203高地

蛮干到底的日本人最后拿下了旅顺。今天旅顺还有203高地纪念碑,不过这个碑是纪念侵略者功绩的。我2006年去大连玩的时候,还碰到了一个日本老头叽里呱啦给几个年轻人讲话,我听不懂日语但感觉在做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我很不舒服。

为拿下旅顺,日军死伤惨重

沙俄为了挽回败局,从波罗的海调集舰队绕了半个地球前来找回面子,又在对马海峡被全歼。本来沙皇尼古拉二世还要调兵接着打。

俄国人万里摇人,结果还是惨败

对马海战胜利,日本确立了列强的地位

无奈国内爆发了革命,最后只好和日本和解。但是坚决不赔款,日本人也打不动了接管了沙俄在东北(主要是南部)的利益后打住。如果日本人晚几年动手真的说不好。因为西伯利亚铁路再晚几年就会形成运力。

仓促启动的铁路没有给沙俄挽回败局

腐朽

整个城市被废弃

今天的西伯利亚铁路线路太长,沿线人口又不多,经过一百多年的运行,西伯利亚铁路的运力按照今天的标准衡量相当低了。更大的危机是俄罗斯远东的领土人还在持续减少。苏联解体后,人们都在离开远东。

俄罗斯远东1200万平方公里,除了铁路沿线和个别矿区、油气田,大量远东的城市村庄在变成废墟。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废墟不同,这里废墟不是一个废车库、一栋废农舍,一座废工厂,而是整座整座的城市,整片整片的村庄。

时间永远停在苏联时代的广场

从沟通成本来说,西伯利亚铁路今天鸡肋的很。直接从中国、蒙古的陆路口岸进口来的货物成本更低。西伯利亚铁路运输成本甚至高过从黑海口岸的货物绕着欧亚大陆走一圈到海参崴再卸货最后到内陆。俄罗斯每年花在西伯利亚供暖的费用都是天文数字。

这条铁路运输目前的货物运输量1年是8000万吨。对比一下中国中国普铁11万公里,货运量40多亿吨。

不过这条铁路战略价值依旧很高,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大部分城市落在这条铁路线上,如果俄罗斯放弃这条铁路,沿线的人口毫无意外会全部回到欧洲。

俄罗斯各联邦大区人口

1989年,西伯利亚联邦区共有人口2523.6万,到了2002年,这个数字就变成了2427.7万,将近96万的人口流失了。

2002年以后,人口流失也没有减弱的迹象。从2002年到2010年这8年间,又有180万人离开了他们出生长大的西伯利亚。如今西伯利亚联邦区人口下降到2000万人以下,远东边疆区人口也从800万下降到600万。30年时间接近1000万人离开远东。

俄国的东方领土,因为人口太少行政功能区相对于欧洲部分划分的很粗糙

转机

2008年以后,当时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提出了要复兴西伯利亚铁路,拨了几十亿亿卢布。虽然口号喊的山响,但这点钱也就能保住现有线路的维护。沿线上万公里的铁路+海量基础设施翻新这点钱根本不够。当时俄高层估计也就是做做姿态安抚远东的老百姓,当时的重心是欧洲。

2022年后形势变了,因为乌克兰和西方反目。俄罗斯领导人又转向了东方,西伯利亚铁路的年货运量8000万吨,俄罗斯希望未来提升到1.3亿吨。这个不难达到,不用再修复线,只要俄铁合理安排车辆调度就可以。

如果远期到2亿吨以上,则需要费点钱改造了。其实中国这里技术、资金、劳动力都有,就看俄国人的决心了。当然也要看泽连斯基,他能在西线拖住俄军。俄国高层更能在东线度让一些利益。

满洲里口岸排长队的货车

虽然我不喜欢这个买办的乌克兰政府,但是对于中国利益来说,泽连斯基可以配享太庙。

泽连斯基

俄乌冲突以来,今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未来可能会站上4000亿。东北地区可以获得更多的俄国出口的廉价电力、资源。22年光东北接收了30亿度俄电,俄电进口价格略低于3毛一度,优化了东北的电力成本(国内火电上网电价在0.37元左右)。现在中俄边境人民又免签了,今后的物资交流人员往来更加方便。

东北黑河地区的早餐点生意都好了起来

西伯利亚廉价能源,矿产正好满足中国的发展需求。

中俄两国经济结构互补合作共赢是可以发挥1+1》2的效果的,随着中国资金、货物的输入,西伯利亚远东持续失血的情况会改善。中国东北也会受益于迅速发展的中俄贸易,今年东三省的经济表现优于全国其他地区。在经历了几十年的人口、产业流失后,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的境况可能都会慢慢好转。

90年代以后的东北也有一段艰难的时光(电视剧漫长的季节 范伟饰演的工人骑车经过即将倒闭的工厂)

今天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和西方对俄罗斯极深的敌视,俄罗斯被迫转向东方,这条百年铁路地位更加重要,成了俄罗斯的大后方。远东的口岸成了从中国获取现金流、产品的香饽饽。

除了西伯利亚铁路,拓展北极航线也成了俄罗斯突破封锁的另一步大棋。这里将大大绕开对中俄不友好的地缘环境。

夏天从摩尔曼斯克港口出发走北冰洋路线前往东亚的北极路线

西伯利亚铁路的命运也说明了一个大国不容易被轻易打到,现在看着不值钱的边陲很可能在未来是国家喘息的救命稻草。

新西伯利亚市的俄罗斯女生在虎牙直播,另一种融入东亚经济圈的模式

除了国家战略的重要性,西伯利亚铁路沿线至今依然保存着古代传承下来的自然景观,同时逐渐自东向西的旅途中,地理风物的不断变化,更是对我们眼睛和心灵一种赏心悦目的关照。

对于游客来说,走完这9288公里也是一个不错的体验。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