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我国从2013年开始推进棚改。然后由于2015年开启的全国战略去楼市库存需要,棚改进入大规模爆发期,平均每年保持600万套以上的改造速度。因棚改而补偿建设的安置房就达到近5000万套,这还不包括大量现金补偿的。可以说,在这期间被棚改的居民无疑是最幸运的,很多人因此而改变了家庭几代人的命运。
不过,随着最后3年棚改攻坚计划的推进(2018年-2021年),实际在2020年底就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了所有计划,棚改几乎等同于拆迁,意味着大规模的拆迁暂告一段落。这个时间点,基本与2019年7月住建部黄艳副部长宣布“即将告别大拆大建”相吻合。虽然说现在还有棚改,但都是零星的了,比如2022年棚改开工了134万套,2023年也只有159万套,摊到每个省份、每座城市、每个小区,其实就很少了。
是不是意味着未来就没有再拆迁造富的机会了呢?
老实说,房子都会变老变旧,无论是房型,还是品质等,都会逐渐变得与不断发展的居住需求不相适应。这样的房子,卖不好卖,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即便卖掉,还得贴一大笔存款才能置换,辛苦工作一辈子都给房子“霍霍”了。
所谓时也命也,没想到这两年房地产市场下行太多。不仅恒大、碧桂园等大型房企债务相继违约,连万科这样的“优等生”也因庞大的债务到期的理由,而不断向债主们申请还款展期。可以说,大部分房企因销售下滑而不得不面临更严峻的形势。更为重要的是,债务问题蔓延到上下游产业链,危及的是整个金融系统。
可以说,救房企就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不过,虽然国家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最为重要的金融支持—融资白名单对接,但效果从现在看来,可能并不是此前想象的那般美好,数据显示:
根据中国经营报的信息,2024年2月份,典型房企的融资规模同环比均出现明显下滑,均接近-50%的降幅,65家房企218亿的融资额,也创造了近3年的单月新低。看到没有?现在房企不仅没有因为政策而获得更多资金,反而减少了。原因很简单,喊话是一回事,但银行为了自保,总能找到理由不向房企“输血”。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其实大家都知道,万科优等生的“劫数”表明,不是房企本身经营不善,而是房地产市场确实太差了,如果没有销售回款,即便再优秀,能坚持1年、2年,还能长期坚持下去?对此,国家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情于理,说救房企维护金融安全也好,说救楼市保经济增长目标实现也罢,救是自上而下的信念。如何救?能出的招几乎都出了,必须出屡试不爽的“绝招”才管用,那还得是“拆迁”二字。
关注相关信息的应该知道,笔者也撰写过相关分析,从今年开始,国家新启动“三大工程”,这项被视为房地产新模式的工作已经在重点推进了,其中城中村改造,从地方公开的报道看,把拆迁都列为优先级,像深圳都有40%的城市界面纳入改造之列,可以想象一下未来将有多少房子被拆迁重建。但今天我们说的是另一项与拆迁有关的信息,与大多数人都有关。
根据中央住建部日前的表态信息显示,住建部倪部长说了这样一段振奋人心的话:
稳定市场的任务依然艰巨,而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看,城镇仍有300多亿平方米存量住房需要更新改造,房地产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今年再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建设一批完整社区。
这两句话的信息量很丰富,但如果仅从字面意思,你会感觉不到什么。如果结合当下的环境,以及前后政策的联系,或让我们豁然开朗,明白其中的奥义,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现在楼市确实困难,既然说“稳市场任务依然艰巨”,直白地说,现在市场还没稳嘛,绝不是一些媒体夸张的报道,说什么楼市又火了,官方掌握最为真实的大数据,说没稳就是没稳,而且想稳住也不容易。怎么办呢?
接着就是第二句话,从城镇化进程看,我国城镇还有300多亿平米存量住房需要更新改造。这里有两层意思:
一是提城镇化进程,啥意思?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6.2%,差不多已经过了整个进程的4/5,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将越来越少,越来越慢;
二是96%的城市人已经有房了,但说房地产还有很大空间,这空间就来源于对存量房的更新改造。300多亿平米什么概念?按一套100平米算,那就是1亿多套房子,差不多20万个小区体量。算下来,大城市有上千个、小城市也有上百个老旧小区要更新改造,今年一年要更新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一句话,大面积的拆迁又来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更新改造如果仅仅是涂涂抹抹,那才能产生几个GDP,怎么能说房地产还有巨大发展空间呢?看人看心,听话听音,虽然不能把更新改造完全等同于拆迁,但如果要产生大量GDP,带动多个行业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要尽快拯救房地产于水火,只能尽快且最大限度地拆迁。“三大工程”已经肩负了一部分拆迁任务,而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又必须承担更为艰巨的任务(消除存量旧房的同时,以释放更多的购房需求)。
但考虑到财力,不可能把所有小区同时都拆掉,凡事有轻重缓急,讲究个优先级。从目前释放的信息看,这两类房子很可能列入优先拆迁之列。
一类是,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发现不太适合居住的危房。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出现地基下沉,墙体开裂,房屋严重损坏,承重件已经属于危险构件等等,已经影响居住安全,按照住建部的意思,这类房子肯定是优先拆迁的。道理很简单,如果通过外力作用再修缮,很可能对原房屋造成更多损害,再改造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只有拆迁一条路可走。
另一类是,预制板房。按照住建部的要求,住房发展以绿色、低碳、智能、安全为目标,要建设适合大家需求的好房子,很显然,预制板房主要是上个世纪的产品,年代久远,保温、隔热、绿色、低碳和科技属性基本都不具备,而且安全性也存疑,自然应被列入优先拆迁之列。目前,全国唯一“共富示范区”浙江省,已经将预制板房列入全拆重建之列,有了住建部的定调,作为经验推广,相信其他地方也会相继跟进实施。
当然,没有列入优先级的也不用焦虑,按照住建部倪部长的话说,住房发展归根结底是要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随着时间推移,只要有财力,那些居住舒适度不高,具有拆迁价值的房子也是会拆迁的。
一般来说,优先拆迁记住两个原则就行:
一是从算经济账的角度考虑。房子总楼层低,地段也可以,总户数少,同样的地块,补偿总额相对较少,如果还还位于市区核心地段,政府、开发商都能赚,自然会抢着拆迁的,你不急,他们都会急。
二是被房地产和城市发展需要。像这轮楼市出了那么多支持政策,但效果不明显,最终只能通过拆迁来激发市场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正如前面所言,城市化已经进入后半程,刚性需求已经不那么多了,要想保持行业健康平稳发展的话,未来拆迁可能会成为常态,就像抽水池一样,放一点水出去,就必须补一点,否则,水池就会干涸。
所以,从发展趋势来说,拆迁有先后之分,但确实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支持拆预制板破楼,给老百姓安全感。
预制板的房子住着确实不安全
79年预制板房在住
大家手里几套房了,拆迁款也不会再买房了。现在房价都到了大家的上限了。为什么房价挺不住了?是因为刚需少了,房子没有投资价值或风险大于收益了。现在棚改谁出拆迁款?地方债的情况春节的年终奖就是最好的体现。
预制板房都在市中心老小区多层,拆了建高层合算,有利。
关键是钱
建设有四十年应是棚改的,不能一刀切,但二三十年的就可以维修。四十年的都是水泥外场内是瓦管。
把十年以上的老房子全部拆了
拆迁是为了大家更美好的生活,现住房空置率太高,拆迁补偿,能买新住房,解决空置房,老百姓手里有钱了可以消费,拉动内需,需求多了,制造业就可以复活了,大家有工作了……,良性循环
看样是超过30年的都得拆了。
用什么招也没用了现在没有那么多孩子了人口不增长房子卖给谁啊
房龄32年的预制板房也没有拆迁,安全隐患很大[哭哭][哭哭][哭哭]
拆迁款够买房吗?
预制板房全部拆掉,不用原地建楼
我们这些小城市预制板房怎么没有什么动静,住着都心惊胆战的
建了近40年的房子应该拆了。
支持把地震区的预制板房统一拆除,重建[点赞]
拆除老房子,拉动商品房的销售。利国利民!
我们这些小城市预制板房怎么没有什么动静
我不喜欢拆迁,给地方重新盖房子最香[抠鼻]
不拆迁都没人买房子🏠了
预制板楼房确实是应该拆了,又老旧,环境卫生也很差!!
沈阳彩电塔周边都是老房子,
继续瞎搞,静等房子白菜价
好事,预制板房关乎民生安全问题。
注意!新一轮‘拆迁潮’来袭,2024年起,这2类房子又要吃香了!
40年预制板拆不拆,18线城市有的是,
房产由拆迁来补洞。越补洞越大,
好房子住了 面积缩小了 你搬吗 拆吗? 这就是老旧小区拆迁的现状
难怪我们这40年小区抹外墙,只抹了一幢就停了,连所有的钢架都不见了。
傻子才想上楼住[笑着哭][笑着哭]
拆了给房票,不买就废了
原拆原建,上海就有,要自己贴💰的,要们自己集资了,那更不划算[捂脸哭]
预制板结构20年以上必须逐步拆除。
我家楼房都46年了,也没个动静
拆了做停车场,或者做地摊摆卖聚集地,久而久之就变成旺地了。
拆迁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城市发展,城市的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底气,相辅相成的
20年是老房子了,产权70年,看不懂
目前现状是越是城市中心,越老破小。越偏远地区越高大上。过去不计划,开发商在偏远空地盖房子,成本低,利润大。
大学家属区区的老房子还是蛮多的,有的延伸到筒子楼时代
预制板房就应该列入全拆重建之中,逐步有计划的重建更新。
其实现在这样的情况很好搞旧城改造,只要地方有足够的商品房,拿出来给那些愿意拆迁或者搬迁的户主转移到新城区,房子可以先不拆,只要人转移过去了,一栋楼一片区域剩下那几户也坚持不了多久就不得不面对现实而且又有几个人愿意住在没有人气的地方?晚上不怕吗?
县城老旧平房区多了,什么时候拆
盘活二手房市场才是王道
预制板房能掋住6级地震吗?
拆改太快对社会的拉动是很大但留太许多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