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博物馆之“惠州名人馆”7

声夫评旅游 2024-12-04 21:05:03
惠州博物馆之“惠州名人馆”7

作者 昇夫 字数 928

本篇3位:怀迪、智敫、郑士良

19.唐代高僧——怀迪

怀迪,生卒年不详,唐代循州(惠州)人,著名佛经翻译家。早年入罗浮山南楼寺(即延祥寺)求法,学习佛教经论。怀迪虚心向梵僧学习梵文梵语,造诣颇深。唐中宗神龙二年(706),梵僧菩提流志在长安翻译《大宝积寺》,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成书一百二十卷进上。唐玄宗闻怀迪之名,召他进京对此经进行论证,事毕南归。唐玄宗开元年间,梵僧般刺密缔(中文名极量)从印度带来一箱多罗叶经,请怀迪帮助翻译。怀迪受笔经旨,缉缀文理,成书十卷,以《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名之,并由朝廷南使带入京师。怀迪《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是佛教禅宗主要经典之一,怀迪此举为中国禅宗后来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事迹载《大宋高僧传》)

怀迪

20.隋代高僧——智敫

智敫,生卒年不详,隋代循州(惠州)人,初为循州平等寺僧。南朝梁武帝时,天竺僧真谛来华,创岭南佛教“摄论俱舍派”,以《摄大乘论》和《俱舍论》为宗旨。智敫和道尼等二十人“并掇拾文疏,于堂听受”,成为真谛的弟子。师父真谛和师兄智恺相继病逝后,智敫率众僧尼返循州“共传香火,令弘摄、舍两论,誓不断绝。”隋开皇十二年(592),岭南酋长王仲宣逆反,焚循州及智敫僧房,文疏经卷尽毁。后广州刺史令智敫任广、循两州僧正,负责管理两州(时广东只设广、循两州)僧侣事务。越五年,智敫解僧正之职,返循州道场寺(即舍利道场,故址在后所街西出口附近),讲述《摄大乘论》,得法者二十五人。仁寿元年(600)遘疾,终于本寺。(事迹载《续高僧传》)

智敫

21.三洲田起义领导人——郑士良

郑士良(1864-1901),字安医,号弼臣,归善(今惠州)淡水人。1900年,当北方义和团运动全面展开,八国联军武装入侵之时,孙中山决定由郑士良率领邓子瑜、黄福、黄耀庭、黄江喜等在惠州三洲田山寨发动起义,郑士良负责指挥,郑到惠州后,联络惠、潮、嘉各属会党和绿林首领,集合于三洲田,待香港方面运来枪械,即行起义。

三洲田起义暴发后,先后击败佛子坳、永湖、增光、多祝等地清军,迫近惠州府、县两城。后由于日本新任首相伊藤博文禁止日本驻台湾总督帮助中国党人,致使起义军物资弹药供应中断。郑士良在外无援军,内乏弹药的情况下,被迫解散队伍后避往香港。

1901年,郑士良在香港琼林酒楼中毒身亡,葬于香港薄扶林道基督教坟场。(《广东辛亥革命史料》《惠州名人》有传)

郑士良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