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只有两位手握重兵的军阀始终没有出兵抗日,他们是谁?

元剑锋之上 2024-12-12 00:18:47

文 | 亓钦

编辑 | 亓钦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族陷入全面战争的深渊,面对日军铁蹄的步步紧逼,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地方军阀纷纷搁置内斗,共赴国难,令人遗憾的是,在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抗战中,却有两位手握重兵的军阀始终按兵不动。

他们一个盘踞西南偏远地区,一个控制西北辽阔疆域,在抗战的八年里,他们都未派一兵一卒上前线,表现出令人唏嘘的消极态度。是什么让这两位地方势力选择袖手旁观?他们究竟是如何在这场民族危机中盘算自己的利益?

西康的“守土者”

抗战时期,刘文辉作为四川军阀中的一员,控制着西康省及川西部分地区,他虽然地处偏远,但手握重兵,影响力不可小觑,但刘文辉的抗战态度却始终消极,甚至被外界讽刺为“坐山观虎斗”。

刘文辉出身于四川军阀世家,早年通过激烈的“二刘之战”与堂侄刘湘争夺四川地盘,最终败退至西康,虽然失去了四川的中心权力,但他凭借地理优势在西康站稳脚跟,牢牢控制了川西和西康省。

抗战爆发后,刘文辉认为西康地处偏远,日军难以直接威胁到自己的地盘,他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避免过多牵涉到全国抗战事务,对他来说,守住西康这片“最后的根据地”比派兵支援更重要。

有一次,国民政府派人催促刘文辉增派部队支援抗战,据说,当时刘文辉淡然回应:“抗战是大事,但西康更是我一生的根基。”这句话足以看出他对地盘的重视。

在抗战期间,全国各地都在为前线筹集经费,蒋介石更是多次向地方军阀施压,希望他们贡献物资,刘文辉却始终态度冷淡,仅象征性地捐出50万银元作为抗战经费。

这笔钱在普通人眼中或许是一笔巨款,但相比刘文辉掌握的资源,显得微不足道,更令人不满的是,他一边向国民政府敷衍交差,一边继续在西康收取重税,巩固地方财政,这种“表面抗战,实则观望”的态度,让刘文辉受到了各界的批评。

刘文辉选择按兵不动,除了地盘和经济的考虑外,与蒋介石的复杂关系也不无关联,早在抗战前,蒋介石就试图削弱四川军阀的势力,而刘文辉也因此对蒋心存戒心。

在蒋介石看来,刘文辉是一个难以掌控的地方势力,而在刘文辉眼中,蒋介石的频繁调兵和经济掣肘更像是削弱他的手段,双方互不信任,最终导致刘文辉在抗战中更加消极。

尽管刘文辉表面上对抗战冷漠,但他并非没有政治考量,他敏锐地意识到,抗战结束后,中国的政治格局可能发生巨大变化,于是,他开始暗中接触中共,支持一些爱国人士在西康开展抗日活动。

这种行为既是对抗战的有限支持,也是一种政治上的长远布局。刘文辉希望通过与中共的联系,为自己留下一条退路,这种左右逢源的策略,虽然让他在抗战中显得消极,却也让他在战后获得了新的政治机会。

新疆的“独裁者”

与刘文辉一样,盛世才也是抗战时期按兵不动的军阀之一,他控制的新疆虽然地处边陲,但地理位置特殊,资源丰富,在民族危机的关头,盛世才的选择却让人失望。

抗战全面爆发后,盛世才认为日军的主要目标是华北和东南沿海,而新疆地处西北边陲,不会成为战火波及的重点区域,他以此为借口,按兵不动,完全没有派兵支援抗日前线的意图。

据史料记载,当时盛世才的亲信曾劝他主动支援抗战,以展现爱国之心,盛世才却冷笑道:“新疆地广人稀,敌人打不到这里,我为何要去趟这浑水?”这一言论充分暴露了他的利己主义思想。

盛世才在抗战期间的另一个重要选择是投靠苏联,他于1938年秘密加入苏联共产党,成为“苏联同志”,在苏联的支持下,盛世才获得了大量物资援助,包括先进武器和750万金卢布的贷款。

这些资源并没有用于支援抗战,而是被盛世才用来加强自己的军队和统治,他利用苏联的支持镇压异己,巩固了自己在新疆的地位,这种“借力打力”的策略虽然让盛世才的权力更加稳固,却也让他在抗战中显得冷漠自私。

盛世才在抗战中的态度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打仗不能亏本。”他认为,参战不仅会耗费兵力,还可能削弱自己的地盘。

因此,他选择按兵不动,坐看战局发展,甚至在抗战后期,当全国上下都在为胜利而欢呼时,盛世才依然没有派出一兵一卒,他的这种消极态度,让他被国人批评为“抗日伪装者”。

两人的命运

抗战结束后,刘文辉与盛世才的人生轨迹出现了巨大的分野,尽管他们都曾按兵不动,但最终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抗战胜利后,刘文辉的地位逐渐受到蒋介石的削弱,面对蒋的步步紧逼,他选择与中共合作,于1949年和平起义,由于这种顺应历史潮流的行为,刘文辉在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得以在政治上保留一席之地。

相比之下,盛世才的结局则要凄凉得多,二战后,他与苏联决裂,转而投靠蒋介石,随着国民党的失败,盛世才随蒋撤往台湾,在台湾,他遭到冷遇,生活贫困,最终于1970年孤独病逝。

刘文辉与盛世才在抗战期间按兵不动的行为,暴露了地方军阀在民族危机面前的自私与短视,历史的评判并未因此一刀切。

刘文辉因顺应历史大势而获得善终,而盛世才则因频繁变节被历史所抛弃,这一段往事告诉我们,只有站在民族大义的一边,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