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有毛病吗?

踏浪乘风课程 2024-09-29 21:55:03

首先,这句话是新中国初期国内幼儿教育大师陈鹤琴老先生自勉的话语。陈老先生的教育理念里,教育没有分数偏见,也没有学科教育偏见,教育纯粹就是育人。针对人,采取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因材施教,这是一种大情怀的教育观。在当时的教育背景下,这句话折射出陈老先生高尚的教育情怀。

然而,时代变化了,教育观却是越来越极端与狭隘。

以至于在今天,人们谈到教育,就是校园里的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等考试学科,而且,当代的学科教育也只是通过大量的背诵、做题来提高分数排名。可以说,今天的教育衡量人才的标准就是考试分数高、会考试。所以,在今天的教育背景下,尽管涌现了不少的“精英”大学生,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差生。

是学生的问题?老师的问题?都不是,是教育大环境出了问题,是对学校教育的评价方式出了问题。使得当代的教育出现了很多越来越严重的矛盾:

第一,每所学校都投资巨大,兴建了图书馆和实验室,然而,如果放给学生太多的时间自由阅读、学会实践探索,确实可以整体提高民族的阅读水平和实验探索能力,可是,同样我会严重影响到考试分数的提高。所以,图书馆、实验室等功能室建设基本上就成了一种“败家子”行为,投资巨大,利用率却很低,甚至为“0”。

第二,现代教育的内卷和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课外辅导班几乎成为常态,穷人家的孩子出路越来越窄。高分低能,成为国内教育的常态,穷人家的孩子即使考上大学,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同时,学习的精力主要用在背书和做题上,实用性的本领提升却几乎为零。比如,莫言老师没有进行过专业的文学教育,也没有背诵过一大堆让人头疼的文学创作理论。然而,却是在底层民众喜闻乐见的说书活动中汲取文学的养料,尝试编故事表达,最终磨练出国内第一枚诺贝尔文学奖,反观今天即使清华北大的高材生们,或许理论水平真的很高,却很难有出众的文学成就。再比如,前几年,英国的高材生慕名来参加国内的高考,最终全部铩羽而归,及格都谈不上。英国有着国际一流的教育学府,难道是英国的教育如此不堪?学生费尽努力,最终却只是培养了一大堆按照国内的高考标准来衡量全是差生的学生?其实,不单单是英国学霸,即使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学霸、即使世界上成就最出色的文学大师、科学家如果放到国内高考的评价体系里来考,估计没有一个不是差生的。而且,反观古往今来的诸多历史名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也许在唐朝那个注重诗歌创作的时代里可以名噪一时,在今天,即使只考语文一门,他们能及格?

所以,差生这个词,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不同的评价体制里有着不同的理解。

原本,教育的准则在于育人,在于因材施教。给有文学天赋、热衷于读书写作的孩子更多的时间去自由阅读、大量写作,培养思想力;让有科学天赋的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科学书籍阅读、大量从事科学实践探索;让爱好音乐、绘画的孩子才能得到认可,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磨炼自己的才能;让资质平庸的可以学习一些手工、木匠、厨师才能……

然而,当代的教育却把所有人都关在几十平米的教室里,用相同的学科要求、相同的考试方式只是训练他们背书、做题的能力。而且,门门都要学,门门都优秀,最终却让门门学科教育沦落成纸上谈兵,如此,即使有着各种各样天赋的孩子,加在他们身上的要求多了,难免最后也只是沦落成了教育界的差生!

把教书当成了教育,这种极端狭隘的教育认知之下,即使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位历史名人来了也是差生,这样苛刻的要求放在今天的孩子们身上,能没有差生吗?

0 阅读:70
评论列表
  • 2024-10-14 21:16

    上一年的钱还欠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