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首顶峰元宵节诗词,最璀璨的灯火最凄凉的人间

呵呵呵文化 2024-03-12 16:51:11

本文约9600字。

元宵节,又称元夕,上元节。正月即元月,夜为宵,故称“元宵”。又按“三元”之说,为“上元”。

元宵节源于上古时期民间开灯祭神祈福,于西汉时期已经渐成规模。

东汉时期,佛教西来,汉明帝下令正月十五夜“燃灯表佛”。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笃信佛教,正月十五夜宫中更是大兴张灯结彩。

隋唐时期,经济文化大兴,宫中民间普遍“燃灯供佛”,元宵节张灯成为法定。《隋书·柳彧传》记载:“每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

自此之后,元宵节盛极一时。

元宵节作为庆祝国泰民安,彰显与民同乐的最重要的节日,自然是灯火璀璨,鱼龙歌舞,万民同乐。

在这个人间烟火最璀璨的夜晚,除了万众瞩目的火树银花,香车星雨,却还有隐藏在人心深处的最无奈的生死别离和人生凄冷……

一、“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人生意境

稼轩《青玉案》一出,元宵节诗词皆可废。

公元1174年(淳熙元年),辛弃疾因滁州功绩,升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后为叶衡推荐,接连提升。虽然政运亨通,辛弃疾心中还我河山,抗金复国的雄才大略一直没有任何进展。

这一年的元宵佳节,南宋繁华远胜于往昔,同在歌舞升平中的辛弃疾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的上半阙完全是描绘元宵节当夜歌舞升平的绮丽景象。

“花千树”、“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玉壶”、“鱼龙舞”,这些琳琅满目的繁华景象让人应接不暇。元宵佳节,千家万户都走出家门,欢度这个普天同庆的美好节日。

这一年,南宋虽然积贫积弱,但城市繁华却一时无二。

在这样无限风光,无限繁华的世界中,到底蕴含了什么?

词的下半阙给出了答案。

一开始就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美人,“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按理说,这样繁华的街上,应该有很多这样雾鬓云鬟,袅袅婷婷的美女。词人一眼看中的这个美女一定与众不同,是非常符合他平日里审美标准,甚至是日思夜想的。

只是看到了她一眼,随后就消失在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词人“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后,踪影难觅,已经绝望的时候,突然“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绝望的时候,发现她的一瞬间,是永恒。

那个瞬间是人生精华凝结的精彩,是悲喜莫名的交加。

那些“花千树”、“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玉壶”、“鱼龙舞”,林林总总,表面上繁华的一切都是这一瞬间的背景。

这个美人到底是谁?她就是词人自己,或者说是词人心底一直的渴望—还我河山的壮志理想。

找寻了半生的理想,却在不经意处,一个灯火暗淡依稀的地方发现了她。“美人”意象的复杂性造就了整首词的内涵的复杂性,整首词的主旨及意蕴亦由此而得到升华。这种复杂性尤其体现在末句的“灯火阑珊处”上。

阑珊的灯火恰表明了词人心中的孤寂及其所处政治环境的阴暗。

阑珊的灯火是词人还我河山的理想,南宋的汴州远不如临安繁华,然而如何破落,词人也不忍去想,不愿去写,便只说是灯火阑珊,却更添了一缕凄然之感,而临安的灯再亮也照不到旧都汴京,南宋的繁华说到底不过是虚假的偏安罢了,整个中原地区更不知有多少人在金兵的蹂躏下苦苦挣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为最高境界。不光在辛弃疾的心中,他的理想如此,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评价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图1 一夜鱼龙舞

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之恨无常

公元1036年(景祐三年),二十九岁的欧阳修在元夕之日,为了怀念他的第二任妻子杨氏,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生查子·元夕》。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词跟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有异曲同工之妙。

全词共八句,一共两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去年的元夕夜。元夕之夜,灯亮如昼,街上热闹非凡,女主人公和情郎相约在黄昏柳树之下,共度甜蜜之夜。

第二个场景,今年的元夕夜,街上仍然热闹非凡,灯亮如昼。但是,黄昏的柳树下却只剩下了孤独的女主人公自己,昔日的情郎已经不知何处。女主人公回忆起去年的今日,不禁悲从中来,泪洒衣衫。

两个场景对比直接强烈,人生遭遇的大起大落,怎能不让人“泪洒春衫袖”。

美好的元夕节,热闹非凡的花市更衬托出了女主人公物是人非的人生悲剧,从灯亮如昼到黄昏柳梢的光线变化似乎也预示了悲剧的开始。

全词除了最后一句,都是描写重阳节这一天,女词人的生活细节,本来平常的生活场景,就是因为“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色彩。”这首词词人看到的一切,都是悲凉的,凄婉的,妙在通篇不着一个悲字,但那种幽幽的叹息和凄冷通篇皆是。

卓人月在《古今词统》评价道:“元曲之称绝者,不过得此法。”

卓人月和徐士俊认为,元曲中那些“称绝”的作品,都是仿效欧阳修这首词而来,可见其对这首词的赞誉,也可见这首词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每读到欧阳公此篇,总是不禁想起金庸先生《飞狐外传》里的《恨无常》那一篇,人生永隔,无法表达。

三、“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之冷清寂寞

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秋,苏轼被从杭州调往密州(今山东省潍坊市)任知州。

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时值上元节,苏轼看灯赏月,怀念杭州,作此词。

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名为写密州上元,词的上半阙却先写杭州上元节。

词人从杭州而来,杭州与密州相比,无论城市绮罗繁华,还是山水之间诗情画意,那都是云泥之别。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说的是杭州上元节至少热闹三到五天,那几天都是灯火辉煌,人山人海。一轮明月在天,街上游人如织,盛装出行。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是讲官宦富贵人家出行,那是如何的排场,侧面也写出当时杭州富贵人家较多,所以常见。“尘随马”写的是杭州气候宜人,如此盛大的出行,也没有一丝的尘土。

词的下半阙是密州上元节的情景,也是词人此刻眼前的场景。

“寂寞山城人老也”,先一句话高度概括了目前的这座城和这个人,也就是自己。密州是“寂寞山城”,而自己在这座寂寞山城里,也已经变老(苏轼当时仅38岁)。

“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是讲词人好不容易听到有热闹的声音,追过去一看,原来却是村民正在农田祭祀,祈求来年丰年。就是这里农民祈年的场面和箫鼓之声,让词人久久不愿离去,他也在盼望着来年的风调雨顺。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不知不觉,祭祀结束了,箫鼓之声没有了,上元节的密州只剩下“火冷灯稀”和满天飞霜。抬头而看,郊外彤云四垂,阴霾欲雪,显然是有“瑞雪兆丰年”的希望。

这首词表面上是怀念杭州上元节的热闹非凡,感慨密州的寂寞清冷,实际上也寄托了词人作为一城之长,对密州城的寄托和对老百姓的祈福。

王洪在《唐宋词精华分卷》评价道:“小词以白描手法勾画了两地不同的上元节,宛如互相比照的两幅风俗画,钱塘的繁闹,正为古朴清寂的山城作了反衬,也隐隐透露了作者初临山城的寂落感。”

四、“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之今昔之慨

公元1147年(绍兴十七年),已经六十一岁的李清照一直飘零在杭州,这一日,又是上元节,李清照心中有感,写下这首千古名篇。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词的上半阙是在写现在杭州上元节的盛况。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写的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一片绚丽。但紧接着一句“人在何处”,却宕开去,是一声充满迷惘与痛苦的长叹。这里包含着词人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的意念活动。置身表面上依然热闹繁华的临安,恍惚又回到“中州盛日”,但旋即又意识到这只不过是一时的幻觉,因而不由自主地发出“人在何处”的叹息。这是一个饱经丧乱的人似曾相识的情景面前产生的一时的感情活动,看似突兀,实则含蕴丰富,耐人咀嚼。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转笔写初春之景,浓浓的烟霭,柳色似乎深了一些,不知谁家笛子吹奏出哀怨的《梅花落》,这眼前的春意究竟有多少呢?

“几许”是不定之词,具体运用时,意常侧重于少。“春意知几许”,实际上是说春意尚浅。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却又突作转折,说即使这样,难道就没有风雨吗?这种突然而起的“忧愁风雨”的心理状态,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深重的国难家愁所形成的特殊心境。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词人的晚景虽然凄凉,但由于她的才名家世,杭州城中还是有一些贵家妇女乘着香车宝马邀她去参加元宵的诗酒盛会。只因心绪落寞,她都婉言推辞了。这几句看似平淡,却恰好透露出词人饱经忧患后近乎漠然的心理状态。

词的下半阙开始追忆当年在汴京的盛状。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自己有的是闲暇游乐的时间,而最重视的是元宵佳节。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写当年的着意穿戴打扮,既切合青春少女的特点,充分体现那时候无忧无虑的游赏兴致,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汴京的繁华热闹。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历尽国破家倾、夫亡亲逝之痛,词人不但由当年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也老了,对外面的热闹繁华提不起兴致,懒得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却又笔锋一转,词人一方面担心面对元宵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想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

这种矛盾心理,看来似乎透露出她对生活还有所追恋的向往,但骨子里却蕴含着无限的孤寂悲凉。面对现实的繁华热闹,她却只能隔帘笑语声中聊温旧梦。

张端义在《贵耳集》评价道:“词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至于‘染柳烟轻,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气象更好。后叠云:‘于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皆以寻常语度人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人调者难。”

五、“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之自我解嘲

李商隐几乎一生在“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之中,终生不得志。这一年元宵佳节,独在外地的他,写下了这首《观灯夜行》。

观灯夜行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讲的是诗人在元宵节这一天,想象中的京城的盛况。上元佳节,月色下的长安城,华灯异彩,热闹非凡。宝马香车把通衢的大道都堵的水泄不通。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讲的是诗人这一天却赋闲在外地,没脸也没没缘亲身目睹京城之繁华,只好在乡下,羞愧的跟着村民们参加祭祀紫姑的活动。

反应出诗人不愿赋闲无所事事,希望跻身士林的殷切心情。

图2 长安上元节

六、“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之上元盛景

公元705年(神龙元年),武则天神龙之际,正月十五夜京城大放花灯,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观灯者人山人海。文士数百人赋诗纪事,当时以苏味道、郭利贞、崔液三人所作为绝唱,此首诗即为苏味道所作。

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诗的第一、二句的是洛阳城内,整体的节日氛围。

“火树银花合”,是说元宵节唐朝都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各式各样花灯挂满街头,像一棵棵开满鲜花的树,一排排,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一个“合”字说明灯火之繁富,就像要向人们围拢过来。

“星桥铁锁开”,平日紧锁的城门也被打开了,因为护城河两岸彩灯高挂,看起来就像天上的银河,所以此处说“星河”。

诗的后边开始分开叙述不同人群的情形。

富人贵族们“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所到之处,无不尘土飞杨。

歌姬们“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都打扮的花枝招展,唱着《梅花落》。

游人们“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好不容易一年之中,才有这么几天的不禁之夜,不知不觉已至深更半夜,但欢腾的人群仍然乐而忘返,希望这一年一度的良辰美景不要匆匆过去。

这首诗道出了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美好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是任何朝代都不会改变的。

屈复在《唐诗成法》评价道:“此诗人传诵已久,他作莫及者。元夜情景,包括已尽,笔致流动。天下游人,今古同情,结句遂成绝调。”

纪昀在《瀛奎律髓汇评》评价道:“三、四自然有味,确是元夜真景,不可移之他处。夜游得神处尤在出句,出句得神处尤在“暗”字。”

七、“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之上元节春意

公元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到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赴任,路途遥远,幼子夭折,加上路费已尽,苏轼上书希望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

公元1085年(元丰八年),在等候的这些日子里,苏轼在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过了一个上元节。

南乡子·宿州上元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

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潇潇春雨中,人们骑马乘车到郊外观赏春光。初春时节,人们按捺不住节日的欣喜之情争相出游了。

“小雨如酥落便收”的“收”字极为传神。干枯的土地一旦洒上小雨,即刻就吸收尽净,一个“收”字,把土地写活了。同时承接“小雨如酥”,可以想见春雨的绵软细微。

“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游客如云,小雨如酥,已令人消魂。加上还有清润可口的美酒供作者开怀痛饮,此情此景,不禁叫人留连忘返。“江东归老客”,用范蠡弃官归隐的典故,词人以此自况,暗含着作者厌倦仕途、向往人间清景的情愫。

词下半阙写宿州的元宵节夜景。

“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两句分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观。仰望天空,火炮礼花,腾空而起,如同迭相进发的团团星球。一个“乱”字,点出星火灿烂、目不暇接的热闹景象。再看地上,青山如黛,春水荡漾。

“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是极言宿州上元春日风光佳丽,胜似仙乡,而且比神仙居住的地方还要温煦可人。“白云乡”是用典。《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于帝乡。”

“第一州”即指宿州。表面看是盛赞宿州,实则有双关意。“白云乡”也暗指朝廷所在的地方。这里流露了作者对在朝中被排挤、被冷落的伤感。言在此意在彼,深有寄托。

八、“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之人去楼空

南宋时期的某一个上元节,刘克庄托戏作,抒发人生感慨。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写元宵夜晚灯火通明、锣鼓声不决的繁盛景象。

“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写景象不改,而自己则已入中年,情味自别,虽旷达如陈敬叟者亦不可免,衬托了作者自己的孤独。“中年”二字颇有无奈沧桑之感,诗人感叹仕途险恶,虽元宵佳节景物依旧,却人近中年,已失掉青年时代的豪兴。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调转笔锋写闺情。这里是悬想陈敬叟之妻在家画眉拜月,盼夫早归,而陈敬叟却留滞临安,当夜阑人静之时,亦不免愁肠渐生。标题写“戏”,便是指调侃友人夫妻恩爱,反衬自己的寂寞,暗寓着羡慕之情。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与开头两句相呼应,点出主旨:欢乐时,人们可暂时忘却忧伤,但当欢乐过后,孤寂之感便会重新萦绕心头,突出自己忧愁的心绪,昭示出盛筵必散的哲理,有感伤之味。这两句写出一种繁华过后是冷寂,欢乐终了入悲愁的情景与体验。一个“渐”字,慢慢道出作者委曲幽怨之情

全诗借景生情,层层递进,最后道出人生沧桑,繁华过后的失落。人生真实体验,含蓄其间。

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评价道:“后村序《陈敬叟集》云,‘旷达如列御寇、庄周,饮酒如阮嗣宗、李太白,笔札如谷子云,行草篆隶如张颠、李潮,乐府如温飞卿、韩致光。’推许甚至。此词云戏赠者,殆以敬叟之旷达,而情入中年,易萦旧感,人归良夜,渐入愁乡,其襟怀亦不异常人,故戏赠之。”

九、“玉辇端门,红旗夜市,凭君休说”之世事纷纷

南宋期间,岳飞蒙冤而死,靖康之耻犹在心头,张孝祥在这一年的上元节,写下这首词。

柳梢青·元宵何高士说京师旧事

今年元夕,探尽江梅,都无消息。草市梢头,柳庄深处,雪花如席。

一尊邻里相过,也随分、移时换节。玉辇端门,红旗夜市,凭君休说。

“今年元夕,探尽江梅,都无消息”,说的是今年元宵节晚上,探尽江边的梅花,都没有听到汴京收复的消息。

“草市梢头,柳庄深处,雪花如席”,草市尽头,柳庄的深处,雪花落在地上,如同席子一样。

“一尊邻里相过,也随分、移时换节”,一尊邻居不相上下,但是战乱后却也要移时换节了。

“玉辇端门,红旗夜市,凭君休说”,不要再去说当年靖康之变时皇上被俘,汴京城里人们在晚上竖起红旗盼望皇上回来的事情了。

张孝祥短短的一生内,一直致力于收复河山的鸿图大愿中,这首词是他在上元节这一天听何高士讲起京城的旧事,心中有感。

十、“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之辉煌气势

中唐时期的一个上元节,擅长写盛大场景的诗人张祜写下这篇《正月十五夜灯》。

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便是总写这种“帝京”中家家出门观灯、处处灯火明亮的壮观场面。其中,“千门开锁”四字,可谓是诗人的匠心独运之处,既形容万人空巷的情景,又用动作描写将人们喜迎佳节的雀跃心情具象化了,使得读者仿佛能看见家家户户开门关门、与家人相携上街以及一路谈笑、指指点点的生动画面。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众多宫女联袂起舞,歌声、乐声直上九天,人们的啧啧赞叹声、欢笑声不绝于耳。诗人选取了他眼中最具代表性的元宵节特征,来凸显这一夜的盛大和多彩,文笔简练,却非常精确传神。

诗人张祜早期的作品多流连光景,这首诗也反应出他早期诗作的特点。

黄周星在《唐诗快》评价道:“令人眉飞色舞矣,那得不高声喝彩。”

图3 万灯明

十一、“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之明月依旧

小序中所说的“中斋”,乃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幕僚邓剡之号。

宋亡之后,邓剡于上元节聚客叙旧,客散之后写了一首《忆秦娥》赠给刘辰翁,当时,刘辰翁就写了这首步韵的和作。

忆秦娥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词的上半阙写景,写的是元宵之夜风雪交加,行人断绝的凄凉景象。

南宋时期的京城杭州,是天下最繁华的都城之一,每到元宵节,杭州城车水马龙,灯火璀璨,何等繁华。而现在江山依旧,繁华不在,只有漫天的“风和雪”。

词的下半写情,看到现在如此惨境,不禁怀念故国,感慨物是人非。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二句,承上生发,直抒胸臆,感慨系之。人生百年,本已十分短暂,偏又经受了国破家亡、生离死别的深哀大痛;尽管人们都不再去故都观灯欢度佳节了,自己却还要跟知己好友面对故国的明月“感旧”、“寄情”。

江山剧变,明月如故,只能对月凭吊,寄怀故国了。一个“犹”字,既表达了永念故国的执着深情,也流露出莫可奈何的悲凉心境。词意发展到此,可谓沉痛至极。词人面对着“当时月”,故国情景,纷拥而来,眼前处境,却无比悲凉。这两句对仗工整,情景交融,把“当时月”之善解人意和词人之悲凄坚贞交织起来了,意境苍凉,余味绵绵。

全词辞情哀苦,音调悲怆,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体现了宋亡后遗民的惨痛心情。

徐培均评价道:“词虽题作‘春感’,实为元宵抒怀,语言流畅,感情沉郁,是南宋末年思想性较强,艺术性较高的作品之一。”

十二、“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之含蓄哀愤

公元1225年(正大二年/宝庆元年), 一代文宗元好问不满权国史院编修的冷官生活,问请假回到登封,这一天到在汴京欢度上元节,看到汴京如此繁华景象,写下这首《京都元夕》。

京都元夕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写京都元夕的热闹场面,"袨服华妆"写出了游人们穿着鲜明华丽,“六街灯火”写出了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的景象,街上的人们的装束和举动表现出汴京一派繁华、升平的气象。

后两句笔锋一转,用“长衫我亦何为者”对“炫服华妆”,写到落魄的自己竟然也随游人追欢逐乐。一个隐晦的发问,包含着辛酸的自嘲,严峻的自责,同时也是对前面所铺叙的场景的否定。

表现了诗人对此时金朝的偏安处境的嘲讽,也表达了对繁华背后危机的担忧。

当时金兵被蒙古兵节节击退,此诗展现了游人在元宵节游玩的景象,写出了元夕夜的盛世繁华,手法上,用乐景抒哀愤之情,长衫和炫服华妆的对比,含蓄动人,意味深长。

十三、“星粲实灯连九市,水流香毂渡千门”之繁华盛世

北宋时期的一个元宵节,晏殊写下这篇《元夕》。

元夕

星粲实灯连九市,水流香毂渡千门。

姮娥似有随人意,柳示花前月半昏。

全诗描写了星光璀璨的宝灯照耀着九座城市,水流在花轮香车下穿越千门,表现出繁华盛世的景象。

同时,诗中也出现了姮娥和月亮的描写,增添了一份婉约与柔美的意境。整体表现了一幅美丽繁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唯美悠远的氛围。

晏殊身为宰相,毕生只会写这些婉约之诗词,也可见北宋一斑。

十四、“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之梦归汴京

北宋时期,贺铸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有志难展,郁闷在心。他经常怀念京城,怀念在那里度过的一段少年侠气、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日思夜想,梦绕魂牵。

这首词就是写梦中京城元宵节的欢乐情景,以及梦醒后的凄清之境和失落之感,含蓄地表达了一种抚今追昔、怀才不遇的情绪。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词的上半阙是写梦境。

“紫府东风放夜时”,在梦中,词人仿佛又置身于东京热闹繁盛的元宵之夜。“紫府”指整个汴京。“放夜”,解除夜禁。古代都市实行宵禁,闹市绝行人。唐以后,逢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首句用词华丽欢快,使整个梦境处于欢乐美妙的氛围之中。

“步莲秾李伴人归”,尽情游览之后,词人仿佛和一个女子相伴而归。这女子步态多姿,好像一步一朵莲花;这女子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虽是曲终人散、天色将晓的时光,但节日的痕迹仍处处可见。“五更”暗示笙歌彻夜,喧闹时间之长;“十里”点出东京处处繁华,欢度佳节范围之广。从侧面烘托出东京元宵佳节的欢腾热闹,给人留下了想象余地,收到了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也符合梦境似断似续、似真似幻的实际情况。

词的下半阙写梦醒之后的情景,与上片形成鲜明对比。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一觉醒来,笙歌、灯火、佳人全都子虚乌有。眼前是炉香袅袅,处境孤凄,脑海中梦境历历,回味无穷。

“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凤凰城阙”远在天边,当年的生活亦不再来。“知何处”表达了一种怅惘之情。词人把目光望向窗外,梦中的灯月,心中的京城都看不到;稀疏的晨星中,一只孤雁鸣叫着飞过。这许是眼前景的实写,却更具象征和比喻。

远离京城,有志难展的词人不正像那只失群的孤雁吗?读者自然会冲破这一凄清画面的本身,而体味出词人抚今追昔、郁闷失意的心绪。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