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被刺杀,点燃了巴尔干地区的紧张局势,战争随即爆发。1915年5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席卷了整个欧洲,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
随着战斗的升级,前线兵员短缺成为严重问题。为了填补人力缺口,欧洲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决定征召大量劳工。中国的劳动力被视为解决战争困境的“救命稻草”。
1916年,袁世凯去世,副总统黎元洪上任。此时的中华民国,北洋军阀割席断交,中央政府名存实亡,外部势力的干预更是让局势复杂。面对欧洲的战争,黎元洪坚持中立,但总理段祺瑞却积极寻求参战,以巩固自己的权力。
在国际压力下,黎元洪最终在1917年对德宣战,尽管他心中对战争的前景充满疑虑。为了应对兵员不足的问题,民国政府决定以工代兵,开始招募劳工前往欧洲。许多无知的劳工在“安全”和“高薪”的诱惑下,踏上了前往战场的征途。
这些劳工的命运充满悲剧。他们不仅在后方承担艰苦的劳动,许多人还被迫参与前线的战斗。自1915年起,约14万中国劳工被派往法国,经历了战争的洗礼。战后,许多劳工因合同限制,无法立即回国,甚至有部分人选择留在国外安家。
这些被征召的中国劳工,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们的牺牲与贡献,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升,也改变了世界对中国人的看法。
中华民国因派遣劳工而成为战胜国之一。中国劳工在一战中的经历,铭刻了民族的印记,也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埋下了伏笔。愿后人铭记这段历史,珍惜和平,奋勇向前。